诗词鉴赏《两宋词·周密·献仙音》周 密
周 密
吊雪香亭梅①
松雪飘寒,岭云吹冻,红破数椒春浅②。衬舞台荒,浣妆池冷③,凄凉市朝轻换④。叹花与人凋谢,依依岁华晚。共凄黯。问东风、几番吹梦? 应惯识当年,翠屏金辇⑤。一片古今愁,但废绿、平烟空远。无语消魂,对斜阳、衰草泪满。又西泠残笛⑥,低送数声春怨。
注释 ①雪香亭:在杭州集芳园内。周密《武林旧事》载集芳园在葛岭,“葛岭原系张婉仪园,后归太后,殿内有古梅老松甚多。理宗赐贾平章。旧有清胜堂、望江亭、雪香亭等”。②红破数椒:椒树开红花,以此比喻含苞初绽的红梅。③衬舞台、浣妆池:集芳园内池台名。④市朝:指朝廷。晋陶渊明《岁暮和张常侍》:“市朝凄旧人,骤骥感悲泉。”⑤翠屏金辇:指代皇帝后妃乘坐的车。⑥西泠:西湖西泠桥。
鉴赏 这又是周密词集中一首咏梅的词。然而此词虽是咏梅,其意却不在梅花,也不在雪香亭,而是在哀悼为梅花与雪香亭见证的人世衰亡与朝代更替。词题中用“吊”,是凭吊的意思,暗示着将融悲慨辛酸于咏梅词笔。
“松雪飘寒,岭云吹冻”,用工稳的笔法写出眼前天寒地冻之景。“红破”一句格外引人注目,一来“红破”作为动词,与“吹冻”“飘寒”共同形成一种力量,推进这首词作向悲伤凄凉的意境前行,二来以“数椒”形容梅花的蓓蕾,以“红破”强调红梅的绽放惊破了初春的烟云,是很别致的想象。“衬舞台荒,浣妆池冷”,逐步由首句的纯粹写景到融情入景。“衬舞台”和“浣妆池”是园内的池台名,可是这“衬舞”与“浣妆”本身就容易引发我们关于歌舞升平、宫女梳妆的联想。“冷”原是生理的感觉,此处却写“浣妆池冷”,既是赋予荒废的池台以凄凉之感,又写出了池台边伫立的词人内心的寒意。“凄凉市朝轻换”,以简约之笔直接道出千古伤心之事。自端平元年(1234),蒙古先后三次发动大规模侵宋战争,其间有屈辱求和,有奋起抵抗,直到祥兴二年(1279)年南宋幼帝压山蹈海,宣告宋亡。这四十多年中战争的惨烈与悲壮怎是“轻”字可以形容。然而一生纵贯在乱世硝烟中的词人,却偏偏用“轻换”来一笔带过多年的风霜,或许正是历经动乱之后的灰心与疲倦所致。“叹花与人凋谢,依依岁华晚”,有如一声叹息。前言是国亡之恨,此句是身世之伤。岁华已晚,花凋人老。凋亡的不仅是从前的花,从前的人,也是那一个朝代。
雪景梅花图 【明】 张彦 江苏苏州博物馆藏
过片“共凄黯”将词意推向天地同悲的凄凉。“问东风”一句,始着笔回首往昔。周密此番凭吊的雪香亭原是南宋皇室的宫苑。潜说友《咸淳临安志》中记载过此园的盛况:“在清波门外,……尝恭请两宫临幸,光宗皇帝奉三宫,宁宗皇帝奉成肃皇太后,亦皆同幸。”皇室的赏玩为此景致增添过几许荣耀。光宗、宁宗时代的词人姜夔来此园中赏梅时,曾写道:“御苑接湖波,松下春风细。云绿峨峨玉万枝,别有仙风味。”(《卜算子》)可见当年的雪香亭与“玉万枝”的梅花该是何等盛美。“应惯识当年,翠屏金辇”便是指当年帝王后妃赏梅之繁华盛事。然词意陡然转入今日的凄凉:“一片古今愁,但废绿、平烟空远。”“废绿”正与“翠屏”形成鲜明对比。词人的心绪在这古今的兴衰消歇中陷入“愁”境,于是“无语销魂,对斜阳、衰草泪满”。歇拍以凄凉忧伤的残笛声结束,谁人在吹一曲《梅花落》的幽怨笛声?西泠冷照,春怨哀伤,梅花静静地开放在这弹指兴亡的历史尘埃中。
雪香亭的梅花,曾是南宋皇室赏玩的对象,而今南宋覆灭,皇室凋零,雪香亭也已是断壁残垣,唯有这零星梅花还在“红破数椒春浅”。身为南宋遗民的周密,在天寒地冻的天气独自前来凭吊这亭中的梅花,恰如《诗经·王风·黍离》中所写:“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他凭吊的不是梅花,而是南宋。这首词也被陈廷焯评价为:“即杜诗‘回首可怜歌舞地’之意,以词发之,更觉凄婉。”(《白雨斋词话·卷二》)(黄阿莎)
集评 清·陈廷焯:“草窗词刻意学清真句法字法,居然逼似,惟气体终觉不逮,其高者可步武梅溪,次亦平视竹屋。”(《词则·大雅集》卷三)
俞陛云:“起笔写梅亭寒景,便带凄音,由荒亭说到朝市,由朝市说到看花之人,如峡猿之次第三声。后阕言‘翠屏金辇’,何等繁华,而贞元朝士无多,惟历劫寒梅,犹亲见当年之盛,与汉苑铜仙、隋堤杨柳,同恋前朝。结句‘西泠残笛’,寓余感于无穷矣。”(《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链接 《献仙音》词牌。《献仙音》,即为《法曲献仙音》,又名《越女镜心》,原为唐代的法曲,后用为词调。双调,九十二字,仄韵。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