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苏轼·石苍舒醉墨堂》诗词原文|题解|赏析|配图
题解
苏轼是大书法家,他写有多篇诗谈到书法。如《凤翔八观》里《石鼓文》、《次韵子由论书》等,这些诗都谈到了书法,而《石苍舒醉墨堂》这首诗纯粹蹈虚落笔,尤其特殊。
原文
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粗记可以休。
何用草书夸神速,开卷惝恍令人愁?
我尝好之每自笑,君有此病何能廖!
自言其中有《至乐》,适意无异《逍遥游》。
近者作堂名“醉墨”,如饮美酒消百忧。
乃知柳子语不妄,病耆土炭①如珍羞。
君于此艺亦云至,堆墙败笔如山丘。
兴来一挥百纸尽,骏马倏忽踏九州。
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
胡为议论独见假,只字片纸皆藏收?
不减钟张君自足,下方罗赵我亦优。
不须临池更苦学,完取绢素充衾裯。
注释
①病嗜土炭:《柳河东集》卷三四《报崔黯秀才论为文书》:“凡人好辞工书,皆病癖也……吾尝见病心腹人,有思啖土炭嗜酸咸者,不得则大戚。”
赏读
这首诗是苏轼早期七古名篇。诗的起首本应恭维石苍舒草书出众,却偏说草书无用,根本不用学。采用了反说的方式。这种方式前人称之为“骂题格”。“人生识字忧患始”充满了牢骚,这牢骚是和苏轼那段时间的感受分不开的。苏轼在凤翔前期,知府宋选对他很照顾。宋选离任后,由陈希亮接任。陈对属下好挑剔,甚至连苏轼起草的文件,他总要横加涂抹。苏轼对此很不满,在诗里有所表现。苏轼的牢骚还在于对王安石的变法的不满,虽没同之闹翻,但心里有牢骚,所以借这首诗冲口而出,实在有点令人吃惊。那么“忧患”何在呢?作者一点即收,让读者自己领会。项羽认为字不过用来记记姓名而已,不值得学,诗人巧妙地运用了项羽这个典故而不露用典痕迹。识字本是多余之事,更何况识草字、写草字、又写得龙飞凤舞,让人打开卷子一看惊叹不已,岂不更不对吗?
“我尝好之每自笑,君有此病何能瘳!”由我到对方,采用对比方法。“君有此病”明批暗表,暗示着石苍舒草书功底之深,而真正赞美对方草书功底之深则是七、八两句,九、十两句正面点明以“醉墨”取堂名的用意,如“饮美酒清百忧”。接下两句“乃知柳子语不妄,病嗜土炭如珍羞”回应第六句“君有此病何能瘳”,看似批评,实则夸奖。真正的赞美对方是“君子此艺亦云至,堆墙败笔如山正。兴来一挥百纸尽,骏马悠忽踏九州”,精通草书是由于苦练而得,才有了“兴来一挥百纸尽,骏马悠忽踏九州”的高深造诣,而这两句诗又和篇首“神速”句相呼应,一正写,一比喻。
接下“我书”四句写自己,呼应“我尝好之”句。“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是诗人谦抑,表明不成规矩。“点画”句与“倘恍”句相应,接下反问为何对我书如此偏爱,“只字片纸皆藏收?”这看似自我否定,实有自负书法之意。用反诘语气表现出来,最后四句诗都用了写字的典故。怀素说:“王右军云,吾真书过钟而草不减张。仆以为真不如钟,草不及张。”“不减钟张”句即翻用这个典故赞美了石苍舒。张伯英自称“上比崔杜不足,下比罗赵有余”。张芝家里的衣帛,必定先用来写字,然后才染色做衣服。他临池学书,每天在池里洗笔,池水都是黑色。结尾两句反用此典,回应篇首四句,出神入化,紧扣本题。
这首七古诗,语言形象生动、结构波澜起伏,正说反说兼用,既把题意说透又没有多余的话,把叙事议论抒情完全融为一炉,体现了苏诗风格特色。
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
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
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①——苏轼
题解
苏轼得脱“乌台诗案”之狱,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在去黄州途中所作的《梅花二首》写得非常凄苦。读之,催人泪下,其一曰:“春来空谷水潺潺,的砾梅花草棘间。一夜东风吹石裂,半随飞雪度吴山。”其二曰:“何人把酒慰深幽,开自无聊落更愁。幸有清溪三百曲,不辞相送到黄州。”梅花开于草棘中,无人欣赏,已够无聊了;而又为“东风”摧落,或随飞雪度关山,或随清溪流黄州,自然更令人愁苦。流露出哀怨凄凉之感。到黄州后次年“正月二十日往歧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金于女王城东禅庄院”,以此为题作七律一首,最后两句“去年今日关山路、细雨梅花正断魂”,指的就是元丰三年苏轼去黄州途中作《梅花二首》的情景,是在正月二十日。元丰四年正月二十日作了上面为题的诗,元丰五年正月二十日作此诗。上面这些诗表现了苏轼身处逆境而能超然旷达执着于现实人生的精神境界。
原文
东风未肯入东门,走马还寻去岁村。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江城白酒三杯酽,野老苍颜一笑温②。
已约年年为此会,故人不用赋《招魂》③。
注释
①潘、郭二生:潘,潘大临;一说是潘丙(潘大临之叔),沽酒为生。郭,郭遘,卖药为业。均是苏轼在黄州的朋友。女王城:指黄州州治东十五里的永安城,俗称女王城。一说是楚王城的讹称。前韵:指苏轼元丰四年所作的《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送余于女王城东禅庄院》诗。 ②酽:浓,味厚。 ③赋《招魂》:古有招回死者灵魂的丧礼,也可招生者之魂。《楚辞》有《招魂》篇,相传宋玉因屈原忠而遭斥,魂魄逸散,作此篇以招回其魂。赋《招魂》,即写《招魂》,喻指招作者回京。
赏读
第一句是据去年所感而发。“东风”为春之信使。现在城里居住的苏轼一点都没有感到春意,恐怕是“东风未肯入东门”吧?为什么“未肯入东门”呢?妙在诗人没有作答。诗人忽然想起去年今日“出郊寻春”的情景,还是出门去故地寻春吧;又是“走马”而去。所以有了次句“走马还寻去岁村”。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忽出警句,没有去写寻春所获。清人纪昀评说:“三、四深警”。人如侯鸟,随信息而动。鸿雁南来北往,看看如此在宇宙中也不留下什么痕迹。人如候鸟正在于此,不过人间的信息比自然气候要复杂得多;人有感而动,其中一切经历、一切思绪,也只如春梦一般,时过境迁了无痕迹。苏轼之所以有“人似秋鸿”、“事如春梦”之感,是因为他遭受过乌台诗案的打击,又正处在被贬之时,只有把这一切往事、留恋和烦恼,都推向“春梦了无痕”的虚无境地,才能解脱这失意中的痛苦。
“江城白洒三杯酽,野老苍颜一笑温”,味道醇厚的江城白酒,笑意温和的野老苍颜。具体指这次春游的欢聚畅饮,同时也是苏轼在黄州生活乐趣的真实写照。他是以此为乐,甚至要以此为归宿了。所以,诗的最后说:“已约年年为此会,故人不用赋《招魂》”,诗人在告慰故人:我在黄州过得很好,已和这里的朋友们约定每年作此寻春之游,你们不必为我的处境担忧,也不必为召我还京多操心,道出了他的真情实感。
苏轼一生几经起落,他在最失意最痛苦之时,总在努力使自己和大家都得到安慰,都生活的愉快,笑对人生,使他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灾难,经过乌台诗案他对起复还朝已失去了信心,在这首诗的结尾可以看出他的心境。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