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弘范十首·木兰花慢》原文赏析
征 南
混鱼龙人海,快一夕,起鲲鹏。驾万里长风,高掀北海,直入南溟。生平许身报国,等人间、生死一毫轻。落日旌旗万里,秋风鼓角连营。
炎方灰冷已如冰, 余烬淡孤星。 铜柱新功, 玉关奇节,特请高缨。胸中凛然冰雪,任蛮烟瘴雾不须惊。整顿乾坤事了,归来虎拜龙庭。
张弘范于1273年随阿尔哈雅(旧作阿里海牙)破襄阳,1276年随巴延(旧作伯颜)破临安,屡立战功。1278年6月以江东宣慰使身份入朝。“请于帝曰:‘张世杰立广王于海上,闽广响应,宜进取之。’帝以弘范为蒙古、汉军都元帅,陛辞,奏曰:‘国制,无汉人典蒙古军者。臣汉人,恐乖节度,猝难成功,愿得亲信蒙古大臣与俱。’帝曰: ‘尔忆而父与察罕之事乎?其破安丰也,汝父留兵守之。察罕不肯,师既南而城复为宋有,进退几失据,汝父至不胜其悔恨也,由委任不专。今岂可使汝复有汝父之悔乎?’ 赐锦衣、玉带。弘范辞曰:‘奉命远征,无所事于衣带也。苟以剑甲为赐,则臣得仗国威灵率不听者,臣得其职矣。’帝壮之,出上方剑以赐,曰: ‘剑,汝副也,有不用命者,以此处之。’” (《续资治通鉴》卷184)
这首词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抒写的。这时张弘范四十初度,正值英年,佩印南征,踌躇满志。词是豪情满怀的。
词一起三句,“混鱼龙人海,快一夕,起鲲鹏”,总揽人海茫茫,鱼龙混杂,而一夕快意,鲲化为鹏。化用庄子文意而以极精炼语言出之,词有气势,意亦饱满。“驾万里长风,高掀北海,直入南溟”,说是鲲鹏也可助威,当系一己写照,喻统帅大军南征,是点题。“生平许身报国,等人间、生死一毫轻。”大抒豪情,看淡生死,实际上是认为报国而死,死有重于泰山,而碌碌而死则轻于毫毛。为国而忘身之意。“落日旌旗万里,秋风鼓角连营”,描写军威之盛,万里连营。落日秋风,旌旗鼓角,军容军声与大自然绮丽肃杀的景色相配合,极显出壮美之至。统帅雄师,何等得意。实际上以景寓情,景中有张弘范的风采在。
下阕一起从对方写来,用比意,喻宋室南逃,已如死灰之冷,余火将殆,孤星欲落。真是“炎方灰冷已如冰,余烬淡孤星”,以自然景色象征垂危宋室,极为贴切。“爱铜柱新功,玉关奇节,特请高缨”,三句转写自己仰慕古人之建功立业,有请缨之举,显出身份。“胸中凛然冰雪,任蛮烟瘴雾不须惊。”表明心迹,不畏艰难。以南方之瘴气毒雾,说明此行之险阻。但“冰雪”之心,早有准备,以正压邪,先声夺人,先发制人,两句有千钧之力,显然收到胜利的效果。末结以“整顿乾坤事了,归来虎拜龙庭。”是预期,亦是事实。张弘范于崖山之役,最后破了宋军,宋君臣投海而死。宋亡。张弘范则凯旋北归。元代完成了统一的大业。
这首词,直抒胸臆,尤多想象之辞,但又紧扣着现实落墨,以显出军容之盛,统帅之威风。全词仅 “炎方”两句写宋方,表明其没落。余则写请缨壮举,不畏险阻,预期胜算。词是以铺叙胜,用比喻、用想象,均恰到好处。张弘范与文天祥相对垒,词风均激昂慷慨。不过文以不屈成仁,张则凯旋告归。英雄惜英雄,各有千秋。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