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鹗·角招》原文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厉鹗·角招》原文赏析

予与赵谷林长安别三年矣。戊午初冬,谷林自北归,相见于邗城,尘衣风帽,同话旧游,凄然枨触予怀也。家山渐近,又复薄遽分手。予归杭当在冬杪,谷林家西池梅花下,谈宴之乐,计日可待,因用白石老仙自度曲所云黄钟清角调者,制一阕寄之

话离索,相逢又是,江天雁影寥廓。近来偏忆着,並马去程,茅店山郭。情怀最恶,向旧日、淮南栖讬。看尽人间迎送,似官道柳垂垂,任西风梳掠。

休莫,琴移别调,尘销古怨,此意真如疟。梦归烟漠漠,题扇书裙,三年前约。吴船乍泊,早问取、疏梅池阁。为怕寒香瘦削,想翻笑。我归迟,延春酌。

赵谷林,即赵昱,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原名殿昂,字功千,号谷林。乾隆初荐试鸿博不遇。与其弟信,号意林,皆有诗名,时称“二林”。作者与赵昱为同乡诗友,交往唱和甚多。“戊午”,即乾隆三年(1738)。是年初冬,赵昱从北方返归,与作者在邗城(今扬州)相会,同话旧游之情,然而很快又要分手,不禁凄然伤怀,感触万端,于是乃用宋人姜夔《角招》词调作此阕以抒写离别情怀。

“话离索”一句既扣紧词题起笔,又笼罩全篇。“相逢又是,江天雁影寥廓”。不仅把既喜相逢,又伤离别的特殊心曲宣泄出来,而且点出了江天寥廓,群雁南飞的初冬季节。“近来”三句,词人宕开笔墨,由眼前景色转向回忆昔日並马同行的情景。这里虽然没有温廷筠《商山早行》“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那样形象地表现出山区旅人早行的意象,但“茅店山郭”一句则写出了羁旅野况的富有特征性的景物。

“情怀最恶”二句,承上由景及情。作者在乾隆丙辰(1736)元年,赴京荐试博学鸿词,以违式而未被录用。而在这之前三年,即雍正十一年(1733),又在淮南安身,曾作《澡兰香·癸丑淮南重午用吴梦窗韵》词。“癸丑”,即雍正十一年。因此这里的最恶的情怀,蕴含着功名失落与佳人失约的凄楚复杂的心绪。

“看尽人间”三句,由追忆转入眼前实景。“官道”,指官府开凿和修缮的道路。白居易《得微之到官后书备知通州之事,怅然有感因成四章》:“虫蛇白昼拦官道,蚊蟆黄昏扑郡楼。”当然这里没有虫蛇挡道的可怖景象,而是以官道两旁垂柳任西风吹拂的动态,用来比喻人间的频繁交往迎送。“看尽”二字,蕴含着人间世态炎凉的无限酸辛!

换头,“休莫”以下四句,承上渲染人间的迎送,而用了 “休莫”这个否定词,表明个中滋味是词人所不愿品尝的,这种琴曲变调,尘迹消怨的忽热忽冷的感受,真象是生了寒热病一样。“梦归”三句,转向思归家山,而运用两个典故,表明前约必归的心迹。

一是“题扇”,用晋王羲之的故事。相传王羲之在绍兴蕺(Jí)山遇见一位老年妇人,手持六角竹扇兜售。羲之把它拿过来在竹扇上各写五个字。老妇人开始有点生气,面有愠色。羲之就对她说明,这是王右军写的字,每把扇子可以卖百钱。于是老妇人照他的话说了,一时人们争相买扇。事见《晋书·王羲之传》。二是“书裙”,用王献之的故事。晋宋时有位羊欣,年十二岁时,王献之任吴兴太守。年幼的羊欣尤其喜爱写隶书,献之知道后很喜欢他。一次献之在夏天到县城羊欣家,看到他身着新绢裙,正在睡觉。于是献之“书裙数幅而去”。事见《宋书·羊欣传》。赵昱兄弟工书善画,这里用典是表明三年前所约挥笔书写的风雅之事,不仅切题,而且显得十分自然。“吴船乍泊”二句,与上文“梦归” 相接应。问,犹向。取,语助辞,犹着。载归的吴船还在停泊,而自己的一颗归心早已向着友人家的西池梅花。

结尾“为怕”三句,把词序中“予归杭当在冬杪,谷林家西池梅花下,谈宴之乐,计日可待”的情思转化为艺术的意象,耐人玩味。“寒香”,指梅香。杜牧《早春寄岳州李使君》:“寒香一树梅”。而这里以瘦损、消瘦来形容,又与反笑我归迟相连接,使审美客体带上一层感情色彩。最后以相邀共饮春酒作结,与篇首“话离索”遥相呼应,离而又合,弦外之响,情意真挚,而富有浓厚的生活情趣。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