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松年·相见欢》原文赏析
九日种菊西岩,云根石缝,金葩玉蕊遍之。夜置酒前轩,花间列蜜烛,风泉悲鸣,炉香蓊于岩穴。故人陈公辅坐石横琴,萧然有尘外趣,要余作数语,使清音者度之
云闲晚溜琅琅。泛炉香。一段斜川松菊瘦而芳。
人如鹄,琴如玉,月如霜。一曲清商人物两相忘。
这首小令仅有三十六字,却创造出一个耐人留连品味的境界。这个境界的主要审美特征,只是一个字:清。泉水清澈,月光清冽,其清在色,清与浊相对。水流琅琅,琴质如玉,其清在声,清与杂相对。青松挺立,黄菊离披,其清在骨,清瘦与肥腻相对。炉香袅袅,菊香沁人,其清在气,清淡与甜俗相对。总之,词中意象,无一不清。外在的清景与无机心、无名利之想的人的心灵,内外相映,遂觉冰心玉壶,表里澄澈。
清境之中,词人又用点示性笔墨,借千古隐逸之祖陶渊明为诗境点缀。“一段斜川松菊”,似用典非用典,稍稍提掇,韵致得来不觉。陶渊明曾“与二三邻曲,同游斜川”,并有诗纪其事。这里提及斜川,一是因为眼前挚友相聚,情趣不减当年陶氏之游;但更重要的是斜川是与陶渊明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提及斜川,就能唤起对陶渊明清旷高古的精神风貌的感知。陶渊明多次咏叹过松与菊。《和郭主簿》其二云:“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这种高洁的风致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萧闲心境,是作者心折和读者熟悉的,稍加点示,便如轩窗洞开,清风洒然,不期而至。
和多数词作不同,这首词里几乎没有什么抒情的字眼,纯乎写景。作者没有表示对扰扰红尘、名缰利锁的厌倦,也没有表述自己的耿介独立、隐居避世之志,只是淡墨白描,绘出一幅清景,却使人自觉其中乃陶渊明、林和靖一类人物。闲云松菊,非象征也非寄托,而其中自有意趣。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