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诗词鉴赏《孽海情天对联》
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
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偿。
要理解这副对联的含义,先要弄清横联“孽海情天”的意思。孽,罪恶,俗谓“罪孽”。佛家认为情欲是罪恶苦难的根源,所以又有“情孽”之说。“天”,指小说中说的“离恨天”。这样,横联就是:人们因感情纠葛而沉沦于罪恶海洋之中不能自拔的意思。
对联是对上述横联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和后边的判词、曲子一样,具有揭示人物未来命运的意思,绝非泛泛地劝人们清心寡欲,以求超脱“孽海”之意。如果那样狭隘地理解,就难免有意或无意地贬低了这部伟大现实主义巨著的思想价值。
“厚地高天”源出《诗经·小雅·正月》:“谓天盖高,不敢不局;谓地盖厚,不敢不蹐。”局,通“跼”,拘束、戒慎之意;跼(ji),有小步行走、畏缩之意。后来就用这两句话说明天地虽然广阔,人却受到禁锢,不能自由自在。这是指封建制度对青年男女的约束桎梏。“堪叹古今情不尽”, “古今情不尽”是“厚地高天”造致的结果,这当然令人惋叹。“情”,指男女之间的爱情,也包括人与人之间正当的感情;“不尽”犹言“不完”, “完”不是“完了”之意,而是说“不完整”,引申为“不圆满”。小说的主人公贾宝玉和林黛玉以及和他们生活在一起的那些青年男女,特别是那些少女们,尽管遭际和结局各不相同,但只要涉及“情”字,有哪一个是称心如意的?且不说贾府以及他们亲戚中那些少妇千金,就是晴雯、司棋、芳官、龄官等铮铮刚烈的女性,哪一个不是因为“情不尽”而含着绵绵长恨离开人世或“弃绝尘缘”(出家做尼姑)?在严酷的封建统治枷锁桎梏下,统治阶级、即“主子”们中的妇女尚且备受摧残,身为奴隶的丫环们连支配自己身体的权力都没有,统治者当然更不允许她们有自己的“感情”。贾赦看中了鸳鸯,遭到拒绝后,大发雷霆:“……凭他嫁到谁家去,也难出我的手心。除非他死了,或是终身不嫁男人,我就伏了他。”高鹗在后续四十回中写贾母寿终后,只能让“鸳鸯女殉主登太虚”,否则就无法逃脱贾赦的魔掌,这是不以鸳鸯的感情为转移的。也就是说,一涉及到“情”,对封建制度统治下的少女们、特别是丫环们,就只有“苦情”,她们或“伤情”或“殉情”,因此作者的结论就只能是“古今情不尽”。
这副对联和前边的“太虚幻境”对联一样,同样有预示小说中人物命运的意思,不过这里说得更具体些,对联中的“情不尽”、“债难偿”可以理解为对在“厚地高天”的牢笼中所有追求自由幸福的青年男女的命运的说明,也不要忘了,小说中的“痴男”只是贾宝玉一人,“怨女”则以林黛玉最典型。前边提到的几个因为“情不尽”而酿成悲剧的“小人物”,与宝、黛的悲剧都有关联,而其中与他们的命运息息相关的就是晴雯。从前的批注者说:“晴雯者,情文也。”尽管她在全书中所占篇幅不及与之相对立的袭人的二分之一,但她的一生却堪称一首极哀艳的诗篇。鉴于本辞典对专咏晴雯的“金陵十二钗”又副册判词其一和贾宝玉的《芙蓉女儿诔》另有赏析文字,这里只是说一说晴雯与黛玉同样有“堪叹”之处。晴雯不但性格与黛玉相似,“眉眼”也有些象,命运又相同。“俏丫鬟抱屈夭风流”,晴雯骤然遭到横暴的摧残而死;“苦绛珠魂归离恨天”,黛玉如一朵小花终至枯萎衰败。晴雯之死预言了宝玉和黛玉的恋爱最终必然以失败为结局。晴雯之“情不尽”,意味着宝、黛之情最终也是“不尽”。
下联的“风月债难偿”是对上联“古今情不尽”的补充和说明,也是“情不尽”造致的必然结果。风月,原意本指美好的景色,用来比喻男女之间的爱情。以欠账还债来喻感情纠葛,这就等于说不幸的爱情难免要付出痛苦的代价。这当然主要指林黛玉报答知己相爱的恩遇,流尽了终生的泪水,她用她的整个生涯唱了一首缠绵哀艳的恋歌。黛玉没有如愿以偿,这就是作者惋叹的“风月债难偿”。
联系小说的内容,想想曹雪芹的身世,就不难理解,对联中是饱含着作者的深情的。惋叹他笔下的那些小儿女们的不幸命运,也是在哀怨他自身的遭际。曹雪芹十六岁时,正遇宫廷选秀女,他倾心爱慕的女子竺香玉被选入宫,后来成了雍正的皇后。曹雪芹对此痛苦之极,所以在《红楼梦》中寄托了他对竺香玉的一片深沉的思念之情。第十九回中作者借宝玉给黛玉讲小耗子用分身法偷香芋的故事,使读者了解黛玉实际上是香玉的化身;而小说中的元春、迎春、晴雯、秦可卿、龄官、香菱、妙玉等人物或像貌或性格皆与黛玉有酷似之处。作者把竺香玉的身世隐写在黛玉和其他人物身上,把自身的不幸寓于小说的悲剧故事中,“古今情不尽”、“风月债难偿”,其中实在饱含着曹雪芹对自己命运的惋叹。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