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劝学篇
荀子
君子曰(1): 学不可以已(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3);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4),輮以为轮(5),其曲中规(6)。虽有槁曝,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7)。故木受绳则直(8),金就砺则利(9),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10),则知明而行无过矣(11)。……
吾尝终日而思矣(12),不如须臾之所学也(13); 吾尝跂而望矣(14),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15);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16),而闻者彰(17)。假舆马者(18),非利足也(19),而致千里(20);假舟楫者(21),非能水也(22),而绝江河(23)。君子生非异也(24),善假于物也(25)。……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26);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27)。故不积跬步(28),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29),不能十步;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30)。锲而舍之,朽木不折(31);锲而不舍,金石可镂(3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八跪而二螯(33),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34)。……
〔注释〕(1)君子: 指有道德有知识的人。(2)学不可以已: 求学不可以让它停止,即学习是无止境的。已: 停止。(3)青: 靛(dian)青,一种染料。取: 提取。前一个 “青” 字是名词,后一个 “青” 字是形容词。于: 前一个“于”字当 “从”讲,后一个“于”字表差比(即此胜于彼),相当于“比……还(更)……”。蓝: 蓝草,也叫蓼蓝,叶子可制染料。(4)中(zhong)绳: 合乎墨线取直的要求。中:符合。绳: 木工取直用的墨线。(5)輮(rou)以为轮: (把它)弯曲成车轮。輮: 使直的东西弯曲。为: 成为。(6)其曲中规: 它弯曲的程度符合圆规取圆的要求。规: 圆规。(7)有: 又。槁: 枯干。曝(pu):晒。挺: 直。然:这样。(8)受绳: 用墨线量过。(9)金: 金属,这里指金属制成的刀剑。就: 靠近,这里指磨。砺(li): 磨刀石。利:锋利。(10)博学而日参(san)省(xing)乎己: 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再三地对照检查自己。参: 同“三” ,再三,多次。省: 反省,检查。乎: 于。(11)知: 同“智”。知明: 明白道理的意思。(12)吾尝终日而思: 我曾经一天到晚地思考。尝: 曾经。(13)须臾(yu): 片刻。(14)跂(qi)而望: 踮起脚尖来望。(15)见者远: 距离很远的人都能看见。(16)加疾: 加强。疾:这里指声音激扬。(17)彰: 清楚明白。(18)假: 凭借,利用。舆: 车。(19)利足: 脚走得快。(20)致:达到。(21)舟: 船。楫(ji): 桨。(22)能水: 会游泳。(23)绝:横渡。(24)生(xing): 同 “性” ,指人的禀性、能力。(25)善假于物:善于利用外物。这里指善于学习。(26)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积水成渊(yuan ),蛟龙生焉: 积土成为高山,(能使气候变化)风雨就会从山里兴起;积水成为深潭,蛟龙就会在深潭里生长。这是古人对自然现象的幼稚理解。焉: (在)这里。(27)神明: 精神和智慧。圣心:圣人的思想。备: 具备。(28)跬(kui)步: 半步。古人以跨出一脚为跬,再跨出一脚为步。(29)骐(qi)骥(ji): 骏马。(30)驽马: 劣马。十驾: 马拉着车走一天的路程叫一驾。功: 成功,效果。不舍:不止。(31)锲(qie):用刀刻。舍: 停止。(32)镂(lou): 雕刻。(33)跪: 足。螯(ao): 第一对足,形如钳。(34)蟮: 黄蟮。躁: 浮躁不安定。
〔鉴赏〕荀子的《劝学》是历来为人们所传诵的名篇,其中有些警句,已成为勉励学习常用的成语。这里节选三段,其在原文中本不相连,但是意脉一贯,可以独立成篇。
文章开篇就郑重地写道: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这不但是《劝学》篇的第一句,也是整个《荀子》著作的第一句。为什么首先提出学习问题呢?因为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必须用礼义来矫正,所以他特别重视学习。“性恶论”是荀子社会政治思想的出发点,他在著作中首先提出学习不可以停止,就是想抓住关键,解决根本问题。因为他十分重视这个问题,所以他把自己的见解,通过“君子”之口提出来,以示郑重。在措辞上,他不说应该不断学习,而说学习不可以停止,这对纠正人们学习上常犯的不能持之以恒的毛病,更有针对性。从学派传统来说,儒家一向劝导人们好好学习,如《论语》的第一句就说: “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 ”荀子自称是孔子的继承人,他的著作第一句也说: “学不可以已。”这从表面上看,只是继承了儒家的“劝学”传统,其实他强调的程度显然不同。因为在孔子看来,“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 (《论语·季氏》)而荀子则认为礼义道德和系统知识,只有靠后天学习才能获得。所以,荀子是在新的认识论基础上,发展了儒家的“劝学”传统,把学习的重要性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就行文来说,开头就提出了中心论点,语言简劲,命意深广,因而很自然地引出了下文的滔滔阐述。文章先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来比喻任何人通过发愤学习,都能进步,今日之我可以胜过昨日之我,学生也可以超过老师。这两个比喻,使学习的人受到很大的启发和鼓舞。不过,要能“青于蓝”、“寒于水”,决不是“今日学,明日辍”所能办到的,必须不断地学,也就是说: “学不可以已”。所以,这两个比喻深刻有力地说明了中心论点,催人奋进。接着,文章进一步设喻,从根本上阐明道理: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曝,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这正如梁启超所说,意思是“喻人之才质,非由先天本性而定,乃后起人功而定也” (见《荀子柬释》引)。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 的,但学习可以使人由 “恶”变“善” ,因此,他强调“輮”的作用。通过这个比喻,说明即使原来是地地道道的“不善”之人,经过学习,也可以“改变”成完全合乎道德规范的人。这显然是对学习者更大的鼓励。在强调了学习的重要作用后,文章以设喻引出论断:“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木材经过墨线量过就会取直,金属制成的刀剑之类拿到磨刀石上去磨就会锋利,这就好比君子广泛学习,而且每天检查省察自己,就会知识通达,行为没有过错。这样以设喻引出论断,显得更有说服力。论断句中的“日” 字,与起句“学不可以已”的 “已” 字,紧密呼应,突出了要“知明而行无过” ,就必须不断学习,从而有力地阐明了中心论点。开篇至此为第一段。这一段说明了学习在改变人的素质、提高人的智力方面的重大意义。学习意义重大,那么,如何学呢?荀子认为,学习不能单靠坐在房子里苦思冥想,必须利用外界事物,向实际学习。因此,第二段首先说明: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以亲身的体验,通过“终日思” 与 “须臾学” 的对比,强调空想不如学习。而这个与空想相对的“学”字,不言而喻,也就是指利用外界事物,向实际学习。这种对于学习的见解,也是荀子基于他的认识论提出来的。荀子否认孟子所说的人有天生的 “良知” “良能” ,因此他强调从外界实际事物中学习。他在这里提出的“学”的概念,就具有唯物主义因素。接着,连设五喻,展开论证。荀子先从生活经验说起: 站在高处望,比踮起脚见得广阔; 登高招手,顺风呼喊,手臂并非更长了,声音并非更大了,可是人家却能远远地看到,清楚地听到; 可见利用高处、利用顺风的作用之大。推而广之,“假舆马”、“假舟楫”的人,也并非善于走路或擅长游泳,可是他们却能“致千里”、“绝江河”,足见利用交通工具的重要意义。这些都喻示学习要善于利用外物。由于设喻所用的事例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因此读起来不但感到亲切,而且觉得可信。随着不断设喻,阐明的道理越来越深入读者心灵,于是水到渠成地得出了结论: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这就是说,君子之所以会有超过一般人的才德,就是因为他们善于利用外物来好好学习。推论起来,人如果善于利用外物好好学习,也就可以变为有才德的君子。这与第一段所说的青出于蓝、冰寒于水、直木可以“輮”为车轮,意脉是一贯的,结构上也是暗相呼应的。此外,荀子把“所学”与“善假于物”联系起来,“这意味着学习的目的是要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性知识去改造客观世界。” (引自严北溟关于《劝学》的说明)这与他的“制天命”的思想也是联系着的。至此,第二段结束。这一段说明学习必须善于利用外物。然而,在从外界实际事物中学习的时候,还有需要注意的地方,所以,第三段作了进一步的说明。文章先设两喻引出论点: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这说明学习要注意积累。荀子根本不承认“天生圣人” 的说法,他指出人只要努力学习,“积善成德” ,就可以具备圣人的思想。圣人也是不断学习而成的,正如他在《性恶》篇中所说的: “积善不息” ,“涂之人可以为禹” 。他充分强调“积善” 的作用,这与开头提出的 “学不可以已” 也是一脉相承、遥相呼应的。在笔法上,以设喻引出论点,更加强了论点的语势,使论点一出现就具有一定的说服力。接着,文章又进行申述:“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是从反面设喻来说明积累的重要。经过一正一反的设喻,学习要注意积累的道理已初步阐明,但是为了深入说明,文章又反复设喻对比: 先以“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与“驽马十驾,功在不舍”相比,再以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与“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相比,从而充分显示出“不舍”的重大意义,而学习要注意积累的道理,也得到了进一步的证明。当然,学习要做到“不舍” ,要不断积累,那就必须专一,不能浮躁。因此,文章再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能够“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与 “蟹八跪而二螯” ,却“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进行对比,说明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能粗心浮气。这两个比喻,强调了学习必须坚持不懈,并照应了上文的层层论述。第三段至此结束。通过这一段的层层比喻,我们可以清楚地理解学习必须持之以恒。至此,开篇提出的“学不可以已”的中心论点,已得到了深入的阐发和充分的证明。《劝学》的这三段,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指出了学习应该采取的态度和方法。虽然荀子论学的基础是唯心主义的“性恶论” ,但是对批判孟子的“先天道德论”起了积极作用。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荀子不可能懂得人的阶级性,他把礼义当成人人应该具备的道德,并且把符合封建伦理规范的行为叫做“善” ,把不符合的叫做“恶” 。他劝学的目的,实际上是要培养合乎封建统治阶级伦理道德规范的人才,这与我们今天的学习目的有本质的区别。但是,在那新兴地主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全国走向统一的历史时期,是有进步意义的。至于文中阐述的要重视学习以及学习必须“善假于物” 、逐渐积累、持之以恒等见解,就是在今天,对我们来说,也还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和借鉴意义。
文中除少数地方直接说明道理外,几乎都是比喻。通过比喻阐述道理、证明论点,这是本文在写作上的一大特色。由于创造比喻的技巧很高,因此这些比喻精警动人。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脱化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以及“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等等,都被人们当作指导学习的格言来称引。同时,运用比喻的方式方法也灵活多样,阐述一层意思,有的单独设喻,有的连续设喻;有的从正面设喻,有的从反面设喻;有的以比喻互相映衬,有的以比喻进行对比。如此层层推进,上下呼应,使本身表现力很强的比喻,更充分地发挥作用,因而把道理阐述得十分透彻。再说,由于运用比喻,文章的语言显得具体形象、精练有味。而且,随着用比的连续和手法的变换,形成整齐而又富于变化的句式,产生铿锵起伏的节奏,表现出荀子谆谆劝学的激情。因此,这不仅是一篇出色的古代教育论文,而且可以当作一篇文学作品来欣赏。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