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国语》·诸稽郢行成于吴
(吴语)
吴王夫差乃告诸大夫曰:“孤将有大志于齐, 吾将许越成, 而无拂吾虑 【1】。 若越既改, 吾又何求?若其不改, 反行吾振旅焉 【2】。”申胥谏曰:“不可许也。夫越非实忠心好吴也, 又非慑畏吾甲兵之强也。 大夫种勇而善谋, 将还玩吴国于股掌之上【3】, 以得其志。 夫固知君王之盖威以好胜也【4】, 故婉约其辞,以从逸王志【5】, 使淫乐于诸夏之国, 以自伤也。 使吾甲兵钝弊, 民人离落, 而日以憔悴, 然后安受吾烬。 夫越王好信以爱民, 四方归之, 年谷时熟, 日长炎炎。 及吾犹可以战也, 为虺弗摧【6】, 为蛇将若何?”吴王曰:“大夫奚隆于越? 越曾足以为大虞乎【7】? 若无越, 则吾何以春秋曜吾军士【8】?”乃许之成。
将盟, 越王又使诸稽郢辞曰:“以盟为有益乎, 前盟口血未干, 足以结信矣。 以盟为无益乎, 君王舍甲兵之威以临使之, 而胡重于鬼神而自轻也?”吴王乃许之, 荒成不盟【9】。
【注释】
【1】 而: 通“尔”, 人称代词, 你们。
【2】 反: 通“返”。
【3】 还玩: 还, 通“旋”。 还玩, 玩弄。
【4】 盖威: 尚威, 崇尚威力。
【5】 从逸: 放纵安逸。 从, 通“纵”。
【6】 虺(hui): 小蛇。
【7】曾:竟然。大虞,大忧,大虑。
【8】曜:同“耀”,炫耀。
【9】荒:虚空,没有实际行动。
【赏析】
这篇文章是上一篇文章的继续,上一篇写越国以缓兵之计,保存实力,伺机战胜吴国。这篇紧接上篇内容,叙述吴国大夫申胥对吴越两国形势的分析,识破了越国求和的意图,劝阻吴王夫差与越媾和。前后文章联系起来看,虽各自成篇,却前后相连。文种和申胥的分析判断竟不谋而合,利害攸关,洞若观火。但吴王夫差骄傲轻敌,不纳忠言,种下亡国祸根,招致最后失败。这篇文章通过吴王夫差许越成,大夫申胥谏阻,诸稽郢辞盟几个情节,反映了三个人不同的身份和立场,简明而形象。
第一段写吴王夫差许越成,大夫申胥谏阻,这是突出主题的重点部分。诸稽郢求和之行,使吴王的侈心达到极点,于是他明确告诉诸大夫:“孤将有志于齐。”即把目标从越国转向齐国,使吴越两军对峙的局面得到缓解,这正是越国求和目的所在。“吾将许越成,而无拂吾虑。”意思是说我的主意已定,不需要任何人劝阻。文章的开始就明确交代了吴王拒谏的态度,表现出吴王骄傲轻敌的思想,可以说刻画人物性格突出鲜明,直截了当。下面吴王的两句话是对这一形象的进一步补充。吴王认为既然越国诚心服事吴国,就不应该再有什么要求。如果不是这样,讨伐齐国之后,再回师伐越不迟。言外之意,接受越国求和是合情合理的。由此看来,吴王确实听信了诸稽郢的求和之辞,大夫文种也确实抓住了吴王的弱点。那么吴王的拒谏和申胥的进谏自然形成矛盾的对立面。一个是“许越成”,一个是“不可许”,这两种截然不同态度的鲜明对比,表现出君王和臣子之间不同的出发点。申胥的谏词不是一味去讲大道理,而是首先戳破越国求和意图,然后从分析两国形势入手,企图使吴王冲昏的头脑警醒,能够看清形势,提出正确主张。在文法上,申胥进谏和文种献谋的布局谋篇如出一辙,两文参照对读可以看出,《诸稽郢行成于吴》写大夫文种献谋,开始是总括一句:吴和越的存亡,是天意,不用战。本文申胥进谏时先总说,越国求和,并不是真心爱吴,也不是惧吴。文种举申胥,华登之例,说明吴国强大,越国不可轻易出师。申胥则举文种之例,直破其奸,他看出文种有勇有谋,“将还玩吴国于股掌之上,以得其志。”文种提出自己的主张:“约辞行成,”“以广侈吴王之心。”而申胥则及时戳穿:“夫固知君王之盖威以好胜也。故婉约其辞,以从逸王志。”文种认为“既罢弊其民,而天夺之食”。越国就可以“安受其烬”。申胥的分析却和文种不谋而合,识破越国求和的目的是“使淫乐于诸夏之国,以自伤也。使吾甲兵钝弊,民人离落, 而日以憔悴, 然后安受吾烬”。诸夏之国, 指中原各国。 烬, 灰烬,这里指残局。 从两篇文章中比较, 文种的谋辞和申胥的谏辞, 二人谋国之智如出一辙, 却又处处针锋相对, 是英雄所见略同。 这样对照写, 既相互映衬, 又足相映发, 使两个人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申胥在揭穿越国求和意图之后, 用发语词“夫”启始, 转入分析越国形势。“夫越王好信以爱民”,是说越王不好胜而好信, 不尚威而爱民, 和吴王的尚威好胜恰成对照。“四方归之”是表明越王深得人心。“年谷时熟”是说越不仅得民心还深得天意。“日长炎炎”, 炎炎, 势盛之貌。烘托出越国蒸蒸日上的大好形势, 反衬出吴国的日益衰颓。“及吾犹可以战也”,“及”字承上文, 由彼及己。 意思是说趁现在还能打败他们的时候, 就应该消灭他们。 越日益强, 吴日益衰, 将来恐怕欲战而不及。 这句话透出了紧迫和危急, 是为引起吴王警惕。 接着又用比喻来强调”, 为虺拂摧, 为蛇将若何。”在充分揭露对方, 正确分析对方之后, 用贴切恰当的比喻, 使申胥的一番话人情入理, 更加透辟。 那么吴王的态度如何呢, 作者仅用了吴王的三问作了充分的交代。 第一问表现出吴王全然不以越国为意。 第二问突出了吴王的轻敌思想。 第三问反映吴王崇尚武力, 炫耀军威的好胜心理。 虽然是疑问句, 却是无疑而问, 表现出吴王的否定态度。 是吴王的心理描写集中凝练之笔。 尤其是“春秋曜吾军士”一句, 更是如画如图, 吴王的好大喜功、 视危机而不见, 耀武扬威之气无不跃然纸上。 尽管申胥如此进谏, 吴王却拒而不纳, 接受了越国求和, 种下亡国祸根。 这段写申胥进谏言辞雄辩, 深谋远虑。 吴王拒谏,骄傲轻肆, 不纳忠言。 申胥的忠诚和吴王的顽固形成强烈对比。
第二段写诸稽郢辞盟。 和上一篇求和比较, 越使一反卑顺谦恭地婉约之态, 在写法上使文章避免了平铺直叙。 当吴王接受求和, 将要举行结盟仪式时, 越王又派诸稽郢辞盟。 既请盟又辞盟, 正如申胥一言说中, 是戏弄吴国。“前盟口血未干, 足以结信矣。”口血未干”比喻定盟时间不长, 足可取信, 不需要再举行结盟仪式。 求和的目的达到了, 诸稽郢的语气也从谦卑乞哀转为不卑不亢, 可谓见风使舵。 而吴王此时侈心已极, 即使有百人谏诤, 也无济于事。 吴国成了“还玩”之物, 被越国牵着鼻子走, 却全然不觉, 后果可想而知。 诸稽郢辞盟的这段话进一步用激将法, 迫使吴王没有再举行结盟仪式, 铸成终身大错。 后来吴王不接受申胥的意见被越国消灭, 越王勾践采纳文种建议因而称霸中原, 成为千古流传的故事。
这篇文章在写作上, 应该和前篇结合起来统观, 作者在特定的环境和矛盾斗争中, 通过人物的语言来描写人物, 表现人物性格。 写文种的深谙心理, 足智多谋; 写诸稽郢的以屈求伸, 婉约谦卑; 写申胥的老谋深算,直破其奸; 写吴王的轻敌拒谏, 一意孤行; 这些都在人物语言之间的对话中, 充分显示出来。 文章字锤句炼, 人物栩栩如生。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