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左传》·烛之武退秦师》鉴赏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古文观止·《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僖公三十年)



晋侯、秦伯围郑【1】,以其无礼于晋【2】,且贰于楚也【3】。晋军函陵【4】,秦军汜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5】:“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 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 犹不如人; 今老矣, 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 今急而求子, 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 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 【6】, 见秦伯。曰:“秦、晋围郑, 郑既知亡矣。若郑亡而有益于君, 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7】, 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 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8】, 行李之往来, 共其乏困 【9】, 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10】, 许君焦、瑕【11】, 朝济而夕设版焉【12】, 君之所知也。夫晋, 何厌之有? 既东封郑 【13】, 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14】, 将焉取之? 阙秦以利晋, 唯君图之。”秦伯说【15】, 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 乃还。

子犯请击之【16】。公曰:“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17】。因人之力而敝之, 不仁; 失其所与, 不知【18】; 以乱易整【19】, 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注释】

【1】 晋侯: 晋文公。秦伯: 秦穆公。

【2】 无礼于晋: 指晋文公为公子时在外流亡, 经过郑国, 郑文公没有按礼节接待他。

【3】 贰于楚: 对晋有二心而亲近楚。

【4】 军: 驻军。

【5】 佚之狐: 郑大夫。郑伯:郑文公。

【6】 缒 (zhui): 这里指用绳子缚住身体, 从城墙上往下放。

【7】 越国以鄙远: 鄙, 边邑, 这里作动词用; 全句可译为: 越过一个国家 (晋), 把边远的 (郑) 地方作秦之边邑。

【8】: 东道主: 东方道路上招待宿食的主人。

【9】 行李, 古代掌管外交的官员, 可译为使者。共, 同“供”。

【10】 尝为晋君赐: 指秦穆公曾经帮助晋惠公回国即位。赐: 恩德。

【11】 焦、瑕: 地名, 今河南三门峡市一带。

【12】朝济而夕设版焉:朝晨渡河回国,傍晚就筑城以备秦,言背约之速。

【13】封:疆界。

【14】阙(que):损害。

【15】说:同“悦”。

【16】子犯:晋大夫,即狐偃。

【17】微:非,没有。夫(fu)人:那个人,指秦穆公。

【18】知,同“智”。

【19】以乱易整,不武:把两国的和睦相处变为互相攻打,这不算武勇。



【赏析】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僖公三十年,晋秦围郑,这段话点明晋侯、秦伯攻打郑国的原因,一是晋侯为公子在外流亡时,曾经过郑国,而郑文公却没有按礼节接待他;二是僖公二十八年,晋楚城濮之战时,郑国曾帮助楚国攻打晋国。因此,无论是私恨还是国仇,晋国都欲置郑国于死地而后快。春秋战国时期,晋秦均为一代大国,而郑国自庄公以后,国势日衰,因此,面对以强大的秦国为援的晋军的进犯,弱小的郑国犹如泰山压顶,不堪一击。“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函陵、汜南均属郑国领土,转眼均为对方所占,足见晋、秦两军来势凶猛,一时气氛紧张万分。

但是,晋秦围郑,真正抱着强烈攻打郑国欲望的,却只是挟着国恨私仇的晋国,秦国仅仅是以援军的面目出现。如何尽最大可能争取秦国,化敌为友,就成为处于岌岌可危之中的郑国的唯一希望。而晋军函陵,秦军汜南,两军分开驻扎,这使得郑国的这一线希望有了实现的可能。机遇虽然给成功提供了契机,但机遇并不意味着现实,如何把握机遇,化机遇为现实,对人生事业来说,乃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在强兵压境、一触即发的紧急关头,要能够把握住争取秦国。利用秦国,以至最后化于戈为玉帛,这对郑国来说,实在是如履薄冰,十分渺茫。因为秦国现在是晋国的盟友,且晋秦业已兵至城下,无论是条件还是时间,对郑国来说,都是极为不利的。由此我们可以设想,能够在这种间不容发的危急时刻,把握住这万分之一的渺茫希望的人,其胆识魄力,一定是超群出众的。

古人说:“一字千金”,意指名家大作,其中字字玑珠,绝无闲笔。这篇文章中,开篇寥寥数语,既点出了战争爆发的原因,敌我双方的力量,又为后文“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了许多伏笔,且渲染创造了一个有声有色的环境气氛。用笔简洁、凝练、含蓄,誉之以“一字千金”,绝非虚饰。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 师必退。’”“国危矣”, 承上而来, 再次强调郑国的危险境地。“若使烛之武见秦君, 师必退。”师, 这里是指来犯的军队, 见秦伯而退敌军, 表现出佚之狐对形势的洞察力和预见性。能够在危难之中发现成功的机遇和可能, 自然有运筹帷幄之才;能够把握并实现这种机遇的人, 无疑具有决胜于千里之外的英雄气魄。如果说佚之狐是慧眼伯乐, 那么完成此任者则无疑是千里骏马。在这里, 佚之狐推荐了烛之武。从而一下子引起读者的强烈关注, 烛之武何许人也? 他能完成此任吗?

宋代严羽 《沧浪诗话》中说:“语忌直, 意忌浅, 脉忌露, 味忌短。”文章中的主要人物, 要做到不直, 不浅, 不露, 不短, 那么先极笔渲染, 在千呼万唤中犹抱琵琶, 未成曲调先有情, 从而使主人公一登场, 就立即成为焦灼等待已久的读者的注意中心。这种技巧, 名之曰“蓄势”, 这种写法对塑造人物的好处, 读者自可以从这篇文章中玩味。

壮士不遇, 英雄陌路, 是中国士人对虚掷人生的无可奈何的悲哀与伤感。“臣之壮也, 犹不如人; 今老矣, 无能为也已。”“犹不如人”, 暗指在盛年时, 未被重用, 遂埋没至今,“今老矣, 无能为也已。”叠用语气词“矣”“也”“已”, 其中委屈感慨溢于言表。但是, 即使在“无能为也已”的状态下, 烛之武在危难之中仍被委之以重任, 其才识卓荦出众已可想而知了。此外, 郑文公能从谏如流, 知过改过, 亡羊补牢, 也是感动烛之武出山的另一原因。“许之”, 指烛之武同意去劝说秦伯, 是该段的总结, 表明在国难当头的形势下, 郑国经上下努力, 消除了内部的分歧隔阂, 齐心御外。

强敌当前, 最重要的是自己切莫乱了方寸。如果自己先六神无主, 莫衷一是, 那么不等对方攻打你, 自己先在内部的矛盾中把自己击溃了。正是基于这个道理, 作者在紧锣密鼓中腾出笔墨, 叙写佚之狐、郑文公、烛之武如何取得一致意见, 从而为“烛之武退秦师”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夜缒而出……”是文章的第三段, 也是文章的重点部分。一般说来,敌我谈判, 双方都有戒备, 只有尽快消除对方的戒心, 才有可能使对方走到谈判桌上来。烛之武深谙此道, 单刀直入,“秦晋围郑, 郑既知亡矣。若郑亡而有益于君, 敢以烦执事。”立即表明自己来意是为秦伯考虑, 从而为进一步打动秦伯提供了可能。

“越国以鄙远, 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邻之厚, 君之薄也。”为一层。烛之武指出秦郑相隔遥远, 因此亡郑只能对晋国有利, 而秦国不但没有利益可言, 反而因“邻之厚”而显得“君之薄也”。鉴于晋秦目前尚是盟国, 烛之武措辞是委婉谨慎的, 他没有立即指出晋秦结盟的虚伪性, 却巧妙地向秦伯点明晋秦毕竟是两国这一事实, 为进一步离间晋秦的关系埋下伏笔。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为一层。这里烛之武暂时按下晋秦关系不提,以免引起对方的敏感。绕过来阐明郑国存在对秦国可能有的种种好处,当然,这些好处的前提就是要秦国放弃进攻郑国。这样,攻郑与友郑,孰利孰弊,自然就摆在秦伯面前。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唯君图之”是又一层。在经过一番拉拢引诱之后,烛之武察颜观色,不失时机地列举阐发晋国背信弃义的事实与野心,赤裸裸地挑拨晋秦关系。由于有了前面委婉动听的一番话语,这里的挑拨当然就不显得刺耳;由于这种挑拨是基于秦国的利害考虑,其中的道理就自然引起秦伯的警醒。

谈判是一门艺术,它不仅需要高超的言谈技巧,同时还需要对形势的明察与洞识,只有这样,才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从而达到说服对方的目的。烛之武的一番言论,简要得体,正表明他既娴于辞令,说理透辟,又见识不凡,令人信服,从而才能大胆地利用晋秦关系,达到了使秦国退师,并与郑国结盟的目的。

原来是自己盟国的秦军,现在转过来却成为敌军郑国的盟友,风云突变。在这种变幻中,晋侯也没有感情冲动,而表现出清醒的理智判断:“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毅然回师。这种忍仇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与谋略,当然也正是晋侯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所在。而反过来讲,说秦伯而退晋师,一石双鸟,一箭双雕,这种结局不也正在烛之武的预料之中吗?

文章篇幅不长,人物众多,作者以“攻郑”“退秦”为矛盾的焦点,以烛之武为人物中心,从而做到繁而不杂,有始有终,层次井然。这种化繁为简、以少御多的写作技巧,实在令人击节叫绝。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