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王安石
余观八司马皆天下之奇材也2,一为叔文所诱,遂陷于不义3,至今士大夫欲为君子者,皆羞道而喜攻之。然此八人者既困矣,无所用于世,往往能自强以求别于后世4,而其名卒不废焉。而所谓欲为君子者,吾多见其初而已,要其终能勿与世俯仰以自别于小人者少耳5,复何议于彼哉!
1柳宗元传:指《新唐书·柳宗元传》。2八司马:柳宗元、刘禹锡、韩泰、韩晔、凌准、程异、韦执谊等八人,参加唐顺宗永贞年间王伾、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不久革新失败,八人都被贬为边远地区的“司马”,后人称之为“八司马”。3“一为”二句:指追随王叔文,参加其革新。永贞革新是具有进步意义的,王安石此见并不公正。4别于后世:意即有所作为,有别于后世之小人。5要:总。与世俯仰:与世俗同流合污。
【析点】 封建时代的政治革新运动往往长时期得不到人们的理解,甚至遭到种种攻讦,中唐时期的永贞革新更是如此,且不论在当时“八司马”所受的种种迫害,新、旧《唐书》对之都持贬辞,此后的士大夫们也多攻击柳宗元等“八司马”。就连“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王安石,对永贞革新所持的态度也是错误的,因而对柳宗元等“八司马”的看法也不公允。然而他敬佩“八司马”在文学上的建树,成就了柳宗元、刘禹锡这样著名的文学家,这一点他与唐代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中的见解是一致的。王安石还热情肯定“八司马”身处困境不甘沉沦的自强精神。这些较之世俗的传统之见,毕竟是又进了一步。特别是他为“八司马”受到攻击鸣不平,指责那些攻击者“欲为君子”,实为小人,根本没有资格议论“八司马”,这是对“八司马”的辩护,对传统世俗之见的抗争,在这一点上,才体现了这位改革家的风徽。
短文对“八司马”由肯定其为“奇才”转而为对他们的惋惜,又转而为赞扬他们“自强”,再转而为对小人的指责。层层转折,波澜起伏,沈德潜评王安石《读孟尝君传》的“语语转,笔笔紧”六字,用来评述本文之写法,似是更为恰当的。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