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高阜2
寒家敞垣上藤萝3,见者多赏其初夏展放时,新绿如染,叶叶鳞次,微风过去,作碧波千万顷。而某更领略秋冬之际,霜深宇净,落叶满庭阶,如在万山深处,令人意思孤远。因意此萝为先君手植4,至今三十余载。先君见背已二十余年5,犹令某对之肃肃6,不敢作凡近想。生我之教训,固何时已乎7!
敢请先生为书“萝栖”字,以宠其居8,志不忘也9。
1 周减斋:周亮工,字减斋。清代著名书法家。2 高阜(生卒年不详):字康生,工画水仙。有《萝栖稿》。3 敝:破败。垣(yuan):矮墙。藤萝:即紫藤,高大木质藤本,供观赏,亦有药用价值。4 先君:自称去世的父亲。5 见背:谓父母去世。6 肃肃:恭敬貌。7 已:止。8 宠其居:增加居室的尊荣。9 志:标志。不忘:指不忘先君。
【析点】 求人赐馈的信札,历代不乏。但多过分拘于礼而失于情、流于俗。高阜这封求人为居处题额的短函,构思新巧,以情动人,令人耳目为之一新。
信中先描述藤萝在不同季节的不同风貌。初夏时,“新绿如染,叶叶鳞次”,碧波荡漾;秋冬之际,“霜深宇净,落叶满庭阶,如在万山深处”。笔触简洁明净,格调清新自然。但作者的真意不在单纯的景物描写,而是寓情于景,由藤萝牵溯出对亡父的一往深情。他不同于“见者”之赏,而对秋冬之际的藤萝情有独钟,是因其“令人意思孤远”——藤叶的凋零,使作者自然联想到人事的代谢;尤其“此萝为先君手植”,更令他睹物思亲,情动于衷。三十多年前父亲亲手栽下的藤萝如今已“作碧波千万顷”。其间大自然多少风雨,人世间又历经多少沧桑! 父亲仙逝虽已逾廿载,但对先父的尊崇与思念却伴随藤萝的成长与伸延,终始不渝。
作者笔下藤萝,在写实性之外,别寓深意。藤萝在结构上,是串缀全文的线索;在情感上,是联结死者与生者的藤线;在作者心中,高洁平和的藤萝同时又是亡父人品的象征,生命的延续。因此,“萝栖”二字便具有了不同寻常的意义,它寄托了作者对亡父的无限怀念之情。面对这样一封饱寓深情的求字信,周减斋先生想必要为之感动而欣然提笔的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