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步高《贺新郎》爱国诗词鉴赏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 王步高

秋夜呈芝麓先生

掷帽悲歌发,正倚幌,孤秋独眺,凤城双阙。一片玉河桥下水,宛转玲珑如雪。其上有、秦时明月。我在京华沦落久,恨吴盐、只点离人发。家何在?在天末。 凭高对景心俱折。关情处,燕昭乐毅,一时人物。白雁横天如箭叫,叫尽古今豪杰。都只被、江山磨灭。明到无终山下去,拓弓弦,渴饮黄獐血。长杨赋,竟何益?

陈维崧

这首词作于陈维崧中年旅居京师时,当时龚鼎孳正长期在京中任职。芝麓是龚鼎孳的字。在此以前,康熙元年(1662),汉奸吴三桂杀了南明王朝的最后一个皇帝桂王朱由榔。郑成功也卒于台湾。康熙三年,抗清名将张煌言也被俘遇害。至康熙六年(1667)康熙皇帝亲政。经过二三十年的动乱,抗清复明力量被剿灭干净,清朝统治已在中国确立。曾对抗清复明斗争抱同情支持态度的陈维崧最后一点希望也破灭了。面对清朝统治,一腔忧愤,国恨家仇,使他夜不成寐,写下这首悲怆激越的爱国词章。

起句"掷帽"而发"悲歌",即给全词笼罩上一层悲凉的气氛。这是一个孤寂的秋夜,词人正在高楼上,倚着窗独自眺望京都的宫殿城阙。伤春悲秋,本是离居之人常有的感情,何况在这国破家亡以后,一"孤",一"独",为下文客居思家,作了铺垫。对于明的覆亡,清人入关,汉族的许多士大夫感情上都不易接受,但何以陈维崧特别悲慨呢?这与他的家世有关。他的祖父陈于廷,明末官左都御史,曾是东林党的中坚人物。其父陈贞慧,是坚持民族气节的明遗民。明亡以后,他埋身土室,十年不入城市。1644年明亡时,陈维崧也已二十一岁。清军入关,使他饱尝了亡国之苦。入清以后,他长期未入宦途,客游四方,穷困潦倒。这样的身世经历,使他对明王朝始终怀着深深的眷恋。故独眺这故都宫阙,自然涌起家国兴亡之感。"凤城",又名丹风城,指京城。因秦穆公女弄玉吹箫引风,风凰落于京都而得名。

"一片"以下四句,为倚幌独眺所见之景。一是桥下之水,泛着粼粼水波;二是天上一轮明月,正照着当头。这四句景物,实是再平常不过,词人却以不平常语出之。这水不是平常之水,而是玉河桥下水。"玉河桥"三字含有深意。据《一统志》:顺天府玉河桥在府南玉河上,一跨长安东街,一跨文德坊街,一近城垣。玉河,即明清故宫外之御河,又名玉泉,源出北京西北之玉泉山。这水从皇宫太液池流来,它就成了人世沧桑的见证。"玲珑如雪",语出宋许棐《茉莉》诗:"荔枝香裹玲珑雪。"这月也非普通之月,而是"秦时明月"。此语出王昌龄《出塞》诗"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这自不待言,人们也会明白,这首诗下面还有两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如今"胡马"不仅度了"阴山",而且坐上龙庭,词中虽未点明此意,但言外的怀旧伤今之情却是体会得到的。

"我在京华沦落久"以下五句,由家国之恨进而写自己的身世之感。一"久"字,有着深长的怨愤。明亡的巨变,对陈维崧的打击十分沉重,也使他的生活境遇一落千丈。在国恨家愁的煎熬下,他已是两鬓斑自。而家乡却远在千里之外的天边。自己惶惶如丧家之犬,孤苦无依。"吴盐",此处形容白发。唐肃宗时,盐铁铸钱使第五琦于两淮所煮盐,以洁白著名,后来指这里的盐为吴盐。这里词人也暗用了李贺《还自会稽歌》中:"吴霜点归鬓,身与塘蒲晚"的成句。词人何以客中思乡,这与他当时的处境有关。他当时已到了干谒求生的地步。他作于同一时期的诗《春日范龙仙前辈相约……》中曰:"四十男儿学干谒,朝游江淮暮吴越。漫将衣食累朱门,讵有文章动金阙。倦游屡岁赋归欤,故人相值不唏嘘。劝我莫作千里客,留我共读三冬书。"看来此词比诗写作时间更晚些,思乡之情也显得更为急切。

换头句以"凭高对景"四字收束上文,以"心俱折"三字转入伤今怀古。"关情处",指京华山水。这里战国时也曾是燕国的首都。自然会想到燕昭王的故事:设黄金台招纳贤士,又以乐毅为将军,又联合秦、楚、赵、韩、魏几国合力攻齐,甚至攻下齐都临淄。故云"燕昭乐毅,一时人物。"陆龟蒙《又酬次韵袭美早春病中书事》诗云:"酒香偏入梦,花落最关情。"而使词人触景动情的是当今再也找不出燕昭王那样雄才大略、招纳贤士的君主,也不会有乐毅那样为国雪耻的大将军了。这时,传来一声白雁的叫声。"白雁",据《续墨客挥犀》:"北方有白雁,似雁而小,色白,秋深则来,至则霜降,河北人谓之霜信。"杜甫有诗谓"故国霜前白雁来。"范成大也有诗谓:"年年客路黄花酒,日日乡心白雁诗。"词中用"白雁",既可能是实见,也切合时令。白雁横天,发出响箭一般的叫声,似乎呼叫着被江山磨灭的燕昭乐毅那样的古今豪杰。这里似有更深的含义在。"江山磨灭"的不仅是燕昭乐毅那样的古人,还应包括史可法、郑成功、张煌言以至陈贞慧那样一些抗清复明的志士。而"江山磨灭"句中的江山,应是暗指大明江山。

"明到无终山下去"两句,词人不忘国耻,直抒报国豪气。"无终山",在河北蓟县北,一名翁同山。《搜神记》载:"阳雍伯,洛阳人,至性笃孝。父母没,葬于无终山,遂家焉。山高八十里,上无水,雍伯作义浆于坂头,行者皆饮之。"无终山山高无水,词人欲"渴饮黄獐血。"此句语出《汉书·王莽传》:"饥食虏肉,渴饮其血",表现出词人英雄气概。正如陈廷焯所言:"雄劲之气,横扫千人。"

结句引用汉代杨雄著《长杨赋》事。长杨为秦旧宫,汉时又加修饰,宫在陕西周至县东南三十里,宫中有垂杨数亩,因以为宫名。扬雄曾随汉成帝羽猎,因帝王羽猎而影响了农业生产,扬雄故作赋以讽。词中谓"《长杨赋》,竟何益",是联系上文说的,应当"拓弓弦"去战斗,写点讽刺性文章是无用的。

这是陈维崧词中一首杰作,其爱国的情感是通过运用典故来表达的。最重要的是要联系他引用古事、古人来领会他弦外之音,言外之意。相形之下,龚鼎孳的和词则苍白无力得多。词中谓:"羁宦薄游俱失意","作达狂歌吾事足"。甚至暗作规劝之语:"问人间,几斗荆高血。行乐耳,苦无益。"龚鼎孳为明崇祯七年进士,授兵科给事中。李自成攻下东京,他投降了,任直指使职。清兵入关,多尔衮进驻北京,他又降清,任吏科右给事中。康熙间官至礼部尚书。他曾与吴伟业、钱谦益并称"江左三大家",对清初文坛有一定影响,其人品、气节却是一无可取的。陈维崧把这样一首气干云霄的佳作,呈给了他,实在是呈错了人。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