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操南《永遇乐》爱国诗词鉴赏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 刘操南

登丹凤楼怀陈忠愍公

放眼东南,苍茫万感、奔赴栏底。斗大孤城,当年曾此、笳鼓屯千骑。劫灰飞尽,怒潮如雪,犹卷三军痛泪。满江头、阵云团黑,蛟龙敢啮残垒。 登临狂客,高歌散发,唤得英魂都起。天意倘教、欲平此虏,肯令将军死。只今回首,笙歌依旧,一片残山剩水。伤心处,青天无语,夕阳千里。

周星誉

这是一曲饶于评论史实政治性的凭吊之作。作者登吴淞口丹凤楼,缅怀抗英将军的壮烈牺牲,激发了民族义愤,从而谱奏了一曲爱国主义的慷慨悲歌。

丹凤楼原在上海县城东北角的城垣上,面临黄埔江。陈忠愍公即陈化成。福建同安县人。鸦片战争时,他任江南提督,守吴淞口。1842年,英国军舰进犯吴淞,陈化成领兵守西炮台,击沉敌舰七艘,英寇败退。后以上海县教场、东北城和东炮台陆续失守。敌人集中兵力来攻西炮台,陈化成重伤后,还亲自燃放大炮。终以流血过多阵亡殉国。作者于1847年路过此城,登上城楼远望吴淞口头,缅怀先烈,高歌当哭,赋此哀词。

这词叙事、抒情、议论相间。上片缅怀先烈,充满悲愤,写抗英将士战争的壮烈与惨烈;下片问天招魂,交织着作者义愤与悲愤的复杂心理。开头三句,提挈全词;结尾抒其内心感伤。全词以苍凉沉郁之语,抒其忧时伤世之情。缅怀先烈,轸念国事,凭栏高歌,感人至深。

上片开头三句:“放眼东南,苍茫万感,奔赴栏底。”鸦片之战,英寇先犯中国东南,继侵天津大沽。这场反侵略的战争,作者胸怀全局,来看问题。登上吴淞口的丹凤楼,极目远眺东南大地,不禁感慨万千。次四句:“斗大孤城,当年曾此,笳鼓屯千骑。”这块弹丸之地,实是中国作战战略上的咽喉之区,屯驻重兵。用“笳鼓屯千骑”,点出军阵之壮。显示在这鸦片之战中,中国原是有着雄厚的实力,足以背城一战。次三句:“劫灰飞尽,怒潮如雪,犹卷三军痛泪。”抗英将士在侵略者炮火面前:“劫灰飞尽”,“怒潮如雪”。浴血奋战,前仆后继。飞字怒字,写出战斗的激烈。至于身临绝境,犹自奋不顾身,天地为之久低昂。滔滔淞江,卷起千堆雪浪,与三军洒下的滂沱的痛泪,融成一片。次三句:“满江头,阵云团黑,蛟龙敢啮残垒。”这时敌人气焰嚣张;“阵云团黑”,战士坚守残垒,更见英雄的大无畏精神。在险恶的形势下,战斗形势,从壮烈濒于惨烈。

下片首三句:“登临狂客,高歌散发,唤得英魂都起。”作者慷慨抒怀,语言豪迈,境界辽阔。浩气填膺,衷心地礼赞着英雄的悲壮行为。可歌可泣,要在冥冥中唤起国殇的英魂。次三句:“天意倘教,欲平此虏,肯令将军死。”宕开一笔,笔锋一转。问这悲剧从何而来的?是天意吗?问天所以诘天?这个责任应由谁来承担呢?说“天意”吧?天意真要平定寇虏,怎能让这将军白白地牺牲?这不仅是作者抒发对侵略的义愤塞膺;同时,也是曲折地反映着作者对屈膝求和的谴责。文词顿起波澜。作者心理由义愤而转入忧伤与悲愤。次三句:“只今回首,笙歌依旧,一片残山剩水。”点出他的所以忧伤与悲愤的所在。清朝统治者与英国签订和约,使山河破碎。“一片残山剩水”,形成荒凉景象。同时,他们犹是声色犬马,笙歌作乐。这是“天意”吗?真的不堪“回首”!结尾三句:“伤心处,青天无语,夕阳千里。”面对现实,只能伤心,看着千里夕阳,默默无语。联系辛弃疾词:“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两人感慨程度有异,情绪则同,真的千古同声一哭。从而作者感到帝国的没落与哀伤。“青天无语,夕阳千里。”作者近视吴淞,放眼全国,产生深广的忧愤。他的心理遂由义愤转而为悲愤。词的思想内涵,也就随着深刻和升华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