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艺术技巧·立意切题《突接》原文|注释|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立意切题《突接》原文|注释|赏析|汇评

【依据】

又有突接法,如《醉歌行》突接“春光澹沲秦东亭”,《简薛华醉歌》突接“气酣日落西风来”,上写情欲尽未尽,忽入写景,激壮苍凉,神色俱王,皆此老独开生面处。(沈德潜《说诗晬语》卷上)

【诗例】

醉歌行



杜甫



陆机二十作文赋,汝更小年能缀文。

总角草书又神速,世上儿子徒纷纷。

骅骝作驹已汗血,鸷鸟举翮连青云。

词源倒倾三峡水,笔阵独扫千人军。

只今年才十六七,射策君门期第一。

旧穿杨叶真自知,暂蹶霜蹄未为失。

偶然擢秀非难取,会是排风有毛质。

汝身已见唾成珠,汝伯何由发如漆。

春光澹沲秦东亭,渚蒲芽白水荇青。

风吹客衣日杲杲,树搅离思花冥冥。

酒尽沙头双玉瓶,众宾皆醉我独醒。

乃知贫贱别更苦,吞声踯躅涕泪零。



【解析】

写景言情、物化心境是我国古典诗歌中惯用的技法。具体运用时,一般是上下句或上下联情景结合各有侧重。如荆轲《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上句写风寒水冷之景,下句写慷慨赴死之情;杜甫 《登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上联写登楼所见之景,下联写只身漂泊之情。杜甫的《醉歌行》也是写景抒情之作,可是不是将情和景紧密结合着写,而是采用“突接”法,在长篇抒情、欲尽未尽之时,出其不意,忽入写景,即以写景突接写情,使景与情的关系在突转中格外醒目,景对情的衬托作用也就更为突出。

《醉歌行》是杜甫送侄儿杜勤落第归乡时写的。全诗分三层,每层八句。在前二层里,首用陆机20岁妙解情理心识文体而作《文赋》之典,极赞杜勤才华出众,并以骅骝作驹、鸷鸟腾云喻杜勤少负奇气;接着说骅骝蹶蹄,惜侄儿怀才不遇,说鸷鸟排风,望侄儿峥嵘有日,多方宽解杜勤落第的苦闷失意。第二层末二句合到自身:“汝身已见唾成珠,汝伯何由发如漆。”侄儿已长大成人咳唾成珠,自己青春不再老大无成,不禁黯然神伤,正如浦起龙《读杜心解》云:“以半老人送少年,以落魄人送下第,情绪自尔缠绵。”写情至此,隐约可闻呜咽,无限伤感自寓其中,作者欲言又止,突然笔锋一转接写别时之景:“春光澹沲秦东亭,渚蒲芽白水荇青。风吹客衣日杲杲,树搅离思花冥冥。”春光淡荡,蒲荇方新,面对动人春色,本应欢喜愉悦,可是侄儿失志之憾、自己迟暮之感再加上客中惜别之情,使作者愁思难遣,乐的景物气氛反衬哀的心境,倍添哀情,正所谓“良辰美景奈何天”,这种无可奈何的失意心情又外化为物,“化景物为情思”(周伯比《四虚序》),春天的美景不但没能赏心悦目使作者产生美感,反而受作者主观情绪的影响,变得“极其惨黯”,风吹客衣,树搅离思,丽日鲜花不再是美的意象而是染上离思成了愁的象征。诗的最末,明点醉歌之意:“乃知贫贱别更苦,吞声踯躅涕泪零。”百感交集,愁思难收。

王夫之《姜斋诗话》说: “夫景以情合,情以景生,初不相离,唯意所适。截分两橛,则情不足兴,而景非其景。”诗法之妙,在于景情不分。通观《醉歌行》全篇,写情未尽突接写景,写景之后复又抒情,将景与前后之情结合起来看,这一突接之景,在诗中起了两种作用:一是衬托,用春色和侄儿落第相映衬,加强对侄儿怀才不遇的惋惜之情;用春色和自己发不如漆相映衬,表现韶华易逝的人生感慨;用春色与离愁别绪相映衬,更突出了孤寂落寞之感。这里,很好地运用了美感的差异性,以心态和环境的矛盾来渲染烘托内心的失意,从而更加突出了失意。二是转折,此诗首赞侄儿之才,中慰侄儿之遇,至此,如果直接惜侄儿之别,则嫌生硬。现在通过写景,将惜别之情寓于景中,然后再直抒离情,这样不但显得技法圆润,而且觉得蕴藉含蓄灵活自然。

杜甫的《简薛华醉歌》先叙薛华文章有神,自己万事可伤,突然接着写景:“气酣日落西风来,愿吹野水添金杯”,以写景突接叙事,从日落西风来转到愿西风吹来野水添金杯,使自己能尽量借酒浇愁。这里的突接,主要起转折作用。

明朝陆时雍《诗镜总论》评价杜诗说:“蕴藉最深,有馀地,有馀情,情中有景,景外含情,一咏三讽,味之不尽。”杜诗对突接法的运用,除了达到这种一般的审美效果外,往往还有特殊的作用,使未尽之情更为激越,使忽写之景更为苍凉,此所谓“激壮苍凉,神色俱王”。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