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九曲棹歌》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朱熹《九曲棹歌》

武夷山上有仙灵,山下寒流曲曲清。

欲识个中奇绝处,棹歌闲听两三声。

 

【注释】

(1)此诗当是作者晚年所作。武夷山九曲溪之第五曲,为平林渡一带,水流平缓,丹霞林立,溪北耸立隐屏峰,峰下有紫阳学院,朱熹晚年创办,并在此讲学十年,为武夷山风景区精华之一。

(2)仙灵:武夷山名,与神仙有不解之缘。相传道教说,武夷山神为汉武夷君,掌管土地和人民,山因此得名。各路地仙修炼功成后,均要聚会武夷山,经过考核、脱胎换骨,才能进入天上仙班。

(3)曲曲清:武夷奇胜在山,尤在水。武夷之水精华就在九曲清溪,玉带盘绕,环结成曲,形成“曲曲山回转,峰峰水抱溪”的九曲胜景。

(4)棹歌:舟人撑筏划桨时唱的歌。

【赏析心得】

人们传统的看法,朱熹是一个道貌岸然的理学先生,总是在书院里正儿八经地讲授那些四书五经。读了这首诗后,很多人脑中或许就要改变一点他的形象了。

“武夷山上有仙灵,山下寒流曲曲清。”开首两句,作者就点出武夷山的特点就在于,山上有仙灵、山下九曲清。“欲识个中奇绝处,棹歌闲听两三声。”后两句,作者似乎就在卖“关子”、打“广告”了。他说,九曲溪中的九曲清流,每曲都有绝胜之景,要想知道吗?那就“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耐心地听听舟人引吭高歌的两三声吧(竹筏奔流如梭,也就只来得及听到两三声)!九曲第一曲,大王奇峰拔地而起,武夷宫前宽畅豁达,半山之腰的多处岩穴为真人修炼之处,藏有许多升天后的“神仙蜕骨”;第二曲,玉女峰下,碧流成渊,为仙女淋浴的浴香潭;第三曲,溪水左折如钩,小藏峰有虹桥奇观,山腰穴内藏有艘艘千年仙舟;第四曲,大藏峰横空盘立,卧龙潭上仙钓台,隔溪相望;第五曲,水流平缓,丹霞林立,峭拔挺秀的隐屏峰下武夷精舍,书声琅琅,这就是作者创办讲学的紫阳书院。后面四曲,非岩即滩,溪水清澈、曲曲奇景、美不胜收。

孝宗淳熙十年(1183)秋,闲居在山阴的五十九岁的陆游,听说比他小五岁的朱熹在武夷山办学、收学生,特地写了《寄题朱元晦武夷精舍》绝句五首给他,其中有一首云:“身闲剩觉溪山好,心静尤知日月长。天下苍生未苏息,忧公遂与世相忘。”诗中批评朱熹只在山中讲学,不顾人民痛苦,忘记了南宋内忧外患的严峻现实。其实,陆游的板子应打在南宋皇帝和权臣身上,无论是朱熹还是弃辛疾,他们呕歌祖国秀丽山河都没有错,他们并非不忧国忧民,而是当朝者迫使他们报国无门。朱熹十八岁登进士第,五十年宦途不可谓不长,可是在朝时却不满四十天。晚年遇韩侂胄执政,曾以其学为伪学,被严禁传播,乃到福建长溪去躲避。这样的处境叫他怎么去报国忧民?九曲唱棹歌,紫阳读书声,也算是他在无奈中的有所作为吧!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