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鸤鸠》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鸤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

鸤鸠在桑,其子在梅。淑人君子,其带伊丝,其带伊丝,其弁伊骐。

鸤鸠在桑,其子在棘。淑人君子,其仪不忒。其仪不忒,正是四国。

鸤鸠在桑,其子在榛。淑人君子,正是国人。正是国人,胡不万年。

《鸤鸠》这首诗,是诗人对理想中的“淑人君子”的赞颂,而这种寄怀于子虚乌有的理想,恰恰是对在位的统治者的讽刺乃至鞭挞。

全诗四章都是以“鸤鸠在桑”起兴。鸤,鸤鸠,即布谷鸟。诗人着意地描写了鸤鸠的形象。写它“其子七兮”,七,言其多。春秋时就有鸤鸠养子平均的传说,它对那么多的小鸟都能公平地喂养。写小鸟在它的哺育下无忧无虑地生活,在梅树旁、枣树上、榛树间快乐地跳跃飞翔。好一派长幼相依、和谐安宁的晏如景象!接下去,每章的第三句都转向对“淑人君子”的描绘。写他“其仪一兮”、“心如结兮”,威仪赫赫,坚如磐石;写他“其带伊丝”、“其弁伊骐”,系着白丝镶的丝带,戴着青黑色的皮帽;写他“其仪不忒”、“正是四国”,仪容端庄,是四方的榜样;写他“正是国人”、“胡不万年”,他是全国人民的依靠,人民将会祝他万寿无疆。读到这里,我们完全明白诗人以鸤鸠起兴作比的目的在于渴望得到“淑人君子”来治理国家。

诗中充满了鸟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相亲相爱、快活自由的明丽图景,这实际上正是诗人理想中的世界。黑格尔说过:“外在形状的用处就在指引到这意境”。诗人发挥了极丰富的想象与联想,鸤鸠的形象不仅在于起兴,而且为“淑人君子”的出场创造了一种意境。

诗人这么丰富的想象从哪里发端呢?俄国作家冈察洛夫说得好:“想象将永远是艺术家的手段,至于艺术家的目的,哪怕是无意识的、被动的或隐蔽的目的都是追求某些理想,譬如说,追求把他观察到的现象加以改善,追求以最好的事物代替最坏的事物。这种最好的事物便是理想,艺术家摆脱不了它,特别是当它除了智力之外,还有热情的时候。”他揭示了诗人把追求理想的热情化作想象的动力的奥秘。《鸤鸠》的作者面对贵族统治者的黑暗腐朽,在胸中久已郁积着某种急待发泄的感受或情感。这种感受与情感独钟于作者所盼望出现的“淑人君子”身上,又借鸤鸠的形象表现了出来。刘勰在《文心雕龙》所说的“神与象通,情变所孕。物以貌求,心以理应”,便是对此极精到的概括。

这也就是我们不能将鸤鸠的形象仅仅看作是起兴的原因。“淑人君子”的形象也不是诗人偶然提及,而是他的审美理想的集中体现。我们应该把这一切当成审美对象去欣赏,也应该把这一切当作对目前现实的嘲讽去思考。那些“不君”之君,“不称其服”之臣,当然无法与“淑人君子”相比;其实,就是那些“其子七兮”的鸤鸠,他们又何尝比得上呢?

全诗的内容并不是平铺直叙,而是意在象中;也并不让人感到扑朔迷离,而是整一鲜明。四章诗结构相同,但并不呆板单调。在每章中描写“淑人君子”的句子都重复使用,如“其仪一兮”、“其带伊丝”、“其仪不忒”、“正是国人”等句。这在修辞中既为复叠,又是顶针。读起来有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味道。

高尔基在评价民族文化时曾指出:“你在这里可以看到丰富的形象,确切的比拟,有迷人力量的朴素和形容的动人之美。”同样,在这首曹国民歌中,我们也找到了它们。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