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硕人其颀,衣锦褧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
(二)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三)硕人敖敖,说于农郊;四牡有骄,朱镳镳;翟茀以朝。大夫夙退,无使君劳。
(四)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鳣鲔发发;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朅。
〔注释〕 硕人:高大、美丽的人。颀(qí):形容身长。 褧(jiǒnɡ)衣:出嫁所穿外衣。 谭:古国名,在今山东历城县东南。维:其。私:姊妹丈夫的称谓。 荑(tí):始生的白茅嫩芽。 蝤蛴(qiúqí):天牛的幼虫,身长而白。 瓠(hù)犀:葫芦的籽。 螓(qín):似蝉小虫,额广而方。 倩:笑时两腮显露的酒窝。 敖敖:形容高挑。 说(shuì):同“税”,停止。农郊:近郊。 (fén):马嚼两端的装饰。镳(biāo)镳:盛大、鲜艳。 翟茀(dí fú):山鸡羽饰的车。 活(ɡuō)活:水流声。 罛(ɡū):鱼网。(huò):网入水声。 鳣(zhān):鲤鱼。鲔(wěi):鲟鱼。发(bō)发:鱼尾扇动声。 葭(jiā):芦苇。菼(tǎn):似苇而小。揭揭:长、高貌。 姜:齐君姓。孽(niè)孽:衣饰华贵貌。 朅(jié):英武高大。
〔鉴赏〕 《硕人》是《卫风》的第三篇,全诗四章,主旨在于“闵庄姜”。庄姜是卫庄公的妃子,从卫庄公在位的时间(前759年—前735年)来看,这首诗大致作于公元前8世纪中叶。因为“庄公惑于嬖妾,使骄上僭。庄姜贤而不答,终以无子,国人闵而忧之(《毛诗序》)”。这段史实《左传·鲁隐公三年》中也有相同的记载,“卫庄公娶于齐东宫得臣之妹,曰庄姜。美而无子,卫人所为赋《硕人》也”。人们往往对美好的事物得不到珍惜和爱护寄予深深的同情和惋惜,何况是貌美端庄而备受冷落的一国之母呢?目下以贵族阶级的审美情趣看待这首诗的庸俗论调,我们认为是与对美不懈追求和尊重的人文精神背道而驰的。
对庄姜的同情与歌咏,诗人不是直抒胸臆,而是运用赋的写法,铺排摹写她出嫁时的盛况和美貌,反衬她目前受到的冷落。第一章首先以“硕人其颀”点出主人公。“硕人”即高挑美丽的女子。对此,朱自清考证说“大人犹美人,古人‘硕’、‘美’二字为赞美男女之统词,故男亦称美,女亦称硕”(《古诗歌笺释三种》)。接着以“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五个连用的排比详细交待庄姜的高贵身份。这样“极称其族类之贵,以见其为正嫡小君,所宜亲厚,而重叹庄公之昏愿也”,朱熹的分析是符合当时卫人心理的。
庄姜不但地位显赫,而且容貌美丽。第二章有“美人图”之誉, 是中国古代文学中最早细致刻画女性容貌、情态美的篇章。她“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用现代的语言说,纤纤柔软的十指,白嫩光滑的皮肤,白皙细长的脖颈,光洁整齐的皓齿,饱满的额角、弯弯的细眉。这儿的描写很有层次,从手、皮肤、脖颈到牙齿、额角、眉毛,描写越来越细腻,观察越来越细致。但更动人的还在后面,“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嫣然一笑,明眸秋波,动人魂魄!明人钟惺说:“‘巧笑’二句言画美人,不在形体,要得其性情。此章前五句犹状其形体之妙,后二句并其性情处写出矣。”清人孙联奎也为之折服,“《卫风》之咏硕人也,曰‘手如柔荑’云云,犹是以物比物,未见其神。至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则传神写照,正在阿堵,直把个绝世美人活活请出来在书本上滉漾”。笑盈盈的面庞上一双会说话的眼睛,活脱脱一位人间仙子。姚际恒赞誉道:“千古颂美人者无出其右,是为绝唱(《诗经通论》)。”希腊的雕塑维纳斯、达·芬奇笔下的蒙娜丽莎在庄姜的微笑与妙目面前,也会自惭形秽。
第三章铺排迎娶庄姜时的豪华场面:“四牡有骄,朱镳镳,翟茀以朝”;同时还表达了卫国百姓对庄姜发自心底的欢迎,“大夫夙退,无使君劳”,今日国君大婚,不要让政事耽搁了迎娶新娘。这里对婚礼不厌其烦的描绘,意在表明“国人乐得以为庄公之配,故谓诸大夫朝于君者宜早退,无使君劳于政事,不得与夫人相亲,而叹今之不然也(《诗集传》)”。末章描写的是出嫁途中所见所闻,这里对齐地优美的自然风光与勤劳的人民的描写,有力地烘托了送亲队伍的壮观和服饰的豪华。
作为一首赋体诗,本诗行文上最大的特色是极尽铺排叙事之能事。对庄姜家世的介绍、美貌的刻画、黄河及两岸风光的描写,使得全诗文气流畅,富有气势;其次作者善于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尤其是第二章对庄姜外貌的描写;同时诗人还注意了选词炼字,同是写形体的高大,写女子用“敖敖”、男子用“有朅”,既合乎对象的身份又避免了刻板单调;善于运用叠字描摹物象也是本诗的一个特点。末章“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鳣鲔发发;葭菼揭揭”,即滔滔的黄河、哗哗的溪流、的撒网、跳跃的游鱼、萧萧的芦荻,形象生动,声音铿锵,富有立体感和视觉冲击力,仿佛我们也被带到了黄河岸边参加迎亲的队伍。另外韵脚也富于变化,一章中基本上韵脚相同,而各章之间又有差异,这样歌唱起来就容易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形成丰富的联想。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