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山林壑图
元·倪瓒作
纸本水墨
纵九四.六厘米
横三四.九厘米
藏美国纽约大都会美术馆
此轴写于洪武四年(1371)十二月十三日,倪瓒时年六十有六①,受友人伯琬高士之邀,赴常熟作此留念。作者上款五言:
陈蕃悬榻处,徐孺过门时。甘冽言游井,荒凉虞仲祠。
看云聊弄翰,把酒更题诗。此日交欢意,依依去后思。
陈蕃(仲举),东汉桓帝时太尉,曾有礼待贫士徐稚(孺子)的故事。倪瓒以此来比喻自己受伯琬款待之厚爱,因而依依不舍,在其居地作虞山景致。
中国绘画发展至元季,在特定的社会文化氛围下,绘画功能观念逐渐发生变化,由先前侧重于对事物表象摹写,转而趋向重视主观怡情和笔墨上的自娱价值。这幅《虞山林壑图》正是抒写宁静幽闲的情意,是画家个人心境自我审美理想的形象体现。
《虞》图的空间布局不像倪氏《六君子》、《渔庄秋霁》、《秋亭嘉树》等图,而更具他惯用的“一河两岸”的典型特色。不以较单纯的“两横一竖”——近举丛木,河面间隔,远山合拢——来结构画面,而是在“大开合”基础上,充实了沙渚、杂树等景物。“小开合”结构稍见繁复。可见倪瓒至暮年“图式结构”仍不断求其变易。此轴不同于他常画的太湖题材作品,而心境空灵——静、简、清、幽、寒、逸的神韵和情趣却是一致的,充分体现出他以萧疏见长、“以平淡天真为宗”的艺术特色。
布局是作品给予观者的第一印象,《虞》图以那种疏林坡岸的方式来建立画面的空间秩序,不仅交织着对传统章法形式的延续和更新,而且可见倪瓒中年以来形成的独特空间意识的发展轨迹,贵气韵而轻表象,不在布局形式而在把握自然的精神,以超然的处世态度来对待自然。
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谓:“云林画法,大都树木似营丘(李成),寒林、山石宗关仝,皴似北苑(董源),而各有变局。”是轴大抵也是如此。
虞山林壑图
倪氏将简疏荒寒的艺术境界推到极至,笔墨早期秀石平坡,多淡墨润笔,得明润清逸之致。《虞》图坡石峦头淡笔勾勒,干墨皴擦,苍茫浑穆,显示出倪氏晚年在继承董、巨画法基础上强化了干笔的特点,最后以米法横笔为苔,错落有致,加强了画面的节奏韵律。是图在整体上予人以“古淡天然”的艺术感受,清安岐《墨缘汇观》讲此图“坡陀沙脚,野岸空林,深得萧疏清旷之致”。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