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每个王朝统治的年代稍一长久,统治者本身往往就逐渐地昏庸腐败下去,于是政治黑暗,贪污横行,老百姓在层层剥削下,一天一天地迫近死亡,最后就是孟子所说的“老弱转乎沟壑,壮者铤而走险”。历史上的许多“盗贼”,实际上就是这些良民。
当良民变成“盗贼”的时候,统治者为了和缓人民的愤怒,维持动摇的统治政权,除了特别昏庸腐败的暴君而外,总是要设法安抚一下的,安抚的第一着大半是下罪己诏。
这种心理,根本就不是为了老百姓,所以罪己诏是极少兑现的;而老百姓呢,大概也知道是个骗局,要闹事还是闹下去,决不因此而就真的“和缓”下来。
不过罪己诏有时也很有趣,那种假惺惺的痛哭流涕,自己责备自己,有时竟简直不像皇帝口吻了。比如说《旧唐书·德宗本纪》里竟有这么一通罪己诏:
“小子长于深宫之中,暗于经国之务,积习易溺①,居安忘危,不知稼穑之艰难,不恤征戍之劳苦。致泽靡下究②,情不上通,事既壅隔,人怀疑阻。犹昧省己,遂用兴戎。征师四方,转饷千里。赋车藉马③,远近骚然;行赍居送④,众庶劳止⑤。力役不息,田莱⑥多荒。暴令峻于诛求⑦,疲民空于杼轴⑧,转死沟壑,离去乡里,邑里丘墟,人烟断绝。天谴于上而朕不寤,人怨于下而朕不知……”
这样卑词下气的诏书,确是历来少见。因此纵使假惺惺的痛哭流涕,纵使是不能兑现的支票,但他总还算是坦白公开地向人民认错了。
假如我们仅就这点来说,那么唐德宗较诸历史上那些暴君们是要好得多,因为在那些暴君的时代,明明是贪污横行,却偏说是吏治澄清;明明是百姓流离,却偏说民生安乐;明明是灾荒遍地,却偏说物阜丰登;明明是国势危殆,却偏说天下太平。一意文过饰非,强词夺理,终于是弄到国破家亡而后已,他们实在是不及唐德宗万一的。
据说前些年美国有位漫画家把罗斯福画成一个猴子,罗斯福看了不但不生气,反而买了许多本赠给他的朋友,当作一件有趣的事,让大家笑乐一番。
这虽然是一件小事,却很可表现罗斯福和美国人民的民主精神。因为在美国人民看来,所谓“总统”也者,不过一个公仆,除了管理政务而外,他和老百姓并没有什么不同。所以老百姓敢于和他开玩笑,而他也乐于接受老百姓的玩笑,大家都像是亲切的朋友一样。
但这事如若发生在专制独裁政治下可就大有问题了,这位漫画家是会因此而砍头的!手头便有一例,见徐祯卿《剪胜野闻》:
“(明)太祖尝微行京城中,闻一老媪密呼上为老头儿,帝大
怒。……亟传令召五城兵马司总诸军至。曰:‘张士诚小窃江东,吴民至今呼为张王:今朕为天子,此邦诸民呼联为老头儿何也!’即命籍没⑨民家甚众。”
“老头儿”并不是什么侮辱名词,相反的,倒还含有若干尊敬的意思,然而竟因此处以“籍没”之罚!倘那时民间将太祖也画成猴子模样(该是猪的模样,看明太祖画像,那张嘴确像猪),那就不知该兴起怎样的大狱来了。
说到这里,却又想起传说纪昀也曾经背面称过清高宗为“老头子”,凑巧被高宗听到了,幸亏纪昀口才敏捷,引经据典地解释一番,才免于罪。
这倒并不是清高宗比明太祖宽大,而是鲁迅先生所说的奴才爬上了主子的地位,其虐待奴隶较之主子更甚这一真理的证明。
话已说远,只是开开玩笑原是件微乎其微的事,却也可以从这里面看出民主与不民主来。
(一九四四年十月二十九日)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