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苏 轼·八月十五看潮》高考古诗鉴赏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宋]苏 轼

 万人鼓噪慑吴侬,犹似浮江老阿童。

欲识潮头高几许?越山浑在浪花中。

[注释]

吴侬:吴人称我为侬。

[鉴赏导示]

这首诗作于神宗熙宁六年(1073)中秋,作者当时任杭州通判。因八月十五日观潮作诗五首(本诗是第三首),写在安济亭上。前三首并无讥讽,至第四首言弄潮人贪官中利物,其间有溺而死者,故朝旨禁断。又谓上好兴水利,不知利少害多,正如斥卤之地变为桑田,为事之必不可成者。后来的“乌台诗案”,将后两首诗作为证据,指控作者谤讪朝廷,想置作者于死地,形成了前所未有的诗狱。这首诗淋漓恣肆,不落常轨,由此可见苏诗在风格上英爽豪迈的特色。

[鉴赏]

杭州湾钱塘江的八月大海潮,是自古以来的著名景观。每年中秋时节,东海涌入江口的大潮比平时的潮水要更为奇特,更加壮丽。那潮头汹涌澎湃,有如万马奔腾,令人惊心动魄。苏轼在担任杭州通判的时候,曾专程前往观看,并吟成五首七绝,这是其中的第二首。

这首意在正面描述钱塘江海潮的威势,既写了听觉,又写了视觉;有虚写,亦有实写。且精用典故,巧造意境,能令没见过钱塘海潮的人也形象地感受到它的气势和力量。前两句从两个角度描述大潮的威势,其中暗用了两个典故。作者先写所闻,写大潮翻江倒海,呼啸奔来,吼声连天,有如万人鼓噪,令观潮者震惊恐惧。这里的“吴侬”指老百姓,“万人鼓噪”典出《左传》。春秋时吴越对寨,越军设计深夜攻吴,借声助威,在战鼓声中万众呼喊前进。吴军闻声惊恐交加,兵败如山倒。既而作者再写所见,说是潮头奔啸之气势,又有如当年西晋水军以千万战船顺流东下,一气攻下东吴都城建业,阿童便是当时西晋名将王俊的小名。这两个角度都是从海潮的气势着笔,是实景虚写。接下去的三、四两句是实景实写,作者运用想象,描述了越中一带的山峰,它们好像浮在浪花之间,这又进一步烘托了海潮的威势。

全诗视听结合,虚实结合,用典浑成,气魄宏伟,不愧为咏钱塘潮诗中的佼佼者。

[鉴赏要点]

[1]名句:“欲识潮头高几许?越山浑在浪花中。”[2]视听结合、虚实结合的写法。[3]用典浑成。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