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司马迁·鸿门宴》全文|原文注解与大意翻译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汉·司马迁·鸿门宴》全文|原文注解与大意翻译

汉· 司马迁



沛公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11)(12)(13)。”项羽大怒曰:“旦日(14)(15)士卒(16),为(17)击破沛公军!”当(18)是时(19),项羽兵四十万,在(20)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范增(21)(22)项羽曰:“沛公居(23)山东(24)时,贪(25)(26)财货(27),好(28)美姬(29)。今人关,财物(30)无所(31)取,妇女无所幸(32),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33),皆为(34)龙虎(35),成五采(36),此天子(37)气也。急击勿(38)(39)!”

楚左尹(40)项伯(41)者,项羽季父(42)也,素(43)(44)留侯张良(45)。张良是(46)时从(47)沛公,项伯乃(48)夜驰(49)(50)沛公军(51)(52)见张良,具告以事(53),欲呼张良与(54)(55)(56),曰:“毋(57)(58)俱死(59)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60),沛公今事有急(61),亡去(62)不义(63),不可不语(64)。”良乃(65)入,具(66)告沛公。沛公大(67)(68),曰:“为(69)(70)奈何(71)?”张良曰:“谁为(72)大王为此计(73)(74)?”曰:“鲰生(75)(76)我曰:‘距(77)关,毋(78)(79)诸侯(80),秦地可尽(81)(82)也。’故听之(83)。”良曰:“料(84)大王士卒足以当(85)项王乎?”沛公默然(86),曰:“固(87)不如也。且(88)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89)(90)项伯,言(91)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92)与项伯有故(93)?”张良曰:“秦时与臣游(94),项伯杀人,臣活(95)(96);今事有急,故幸(97)来告良(98)。”沛公曰:“孰与(99)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100)我呼入(101),吾得(102)(103)(104)(105)。”张良出,要(106)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107)(108)酒为寿(109),约(110)(111)婚姻(112),曰:“吾入关,秋毫(113)不敢有所(114)(115),籍(116)吏民,封府库(117),而待将军。所以(118)遣将守关者(119),备他盗之(120)出入(121)与非常(122)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愿伯(123)具言臣(124)(125)不敢倍(126)德也。”项伯许诺(127),谓沛公曰:“旦日(128)不可不蚤(129)自来谢(130)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131),至军(132)中,具(133)以沛公言(134)报项王,因(135)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136)岂敢(137)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138),不义也。不如因(139)(140)(141)之。”项王许诺。

沛公旦日(142)(143)百余骑(144)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145)与将军(146)戮力(147)而攻秦,将军战河北(148),臣战河南,然不自意(149)能先入关破秦,得复(150)见将军于此(151)。今者(152)有小人之言(153),令将军与臣有郤(154)……”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155)。不然(156),籍(157)何以(158)至此?”项王即日因(159)留沛公与饮(160)。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161)(162)。范增数(163)(164)项王,举所(165)佩玉块(166)以示之(167)(168)(169),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170)项庄(171),谓曰(172):“君王为人不忍。若(173)入前(174)为寿(175),寿毕,请以剑舞(176),因(177)击沛公于坐(178),杀之。不(179)(180),若属(181)皆且(182)为所虏(183)。”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184)为乐,请(185)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186)沛公,庄不得(187)击。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188)。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 臣请入,与之(189)同命(190)。”哙即带剑拥(191)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192)欲止(193)不内(194)。樊哙侧其(195)盾以(196)撞,卫士仆地(197)。哙遂(198)入,披(199)(200)西向立,瞋目(201)视项王,头发上(202)指,目眦(203)(204)裂。项王按剑(205)而跽(206)曰:“客(207)何为者(208)?”张良曰:“沛公之参乘(209)樊哙者也(210)。”项王曰:“壮士!——赐之(211)卮酒。”则与(212)斗卮酒。哙拜(213)(214),起,立而饮之(215)。项王曰:“赐之(216)彘肩(217)。”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218)(219)盾于地,加彘肩上(220),拔剑切而啖(221)(222)。项王曰:“壮士! 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223)不避,卮酒安(224)(225)辞! 夫(226)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227)人如恐不胜(228),天下皆叛之(229)。怀王(230)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231)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232)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233)遣将守关者(234),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235)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236)听细说(237),欲诛(238)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239)。窃(240)(241)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242)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243),沛公起如(244)厕,因(245)招樊哙出。

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246)陈平(247)召沛公。沛公曰:“今者(248)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249)不顾细谨(250),大礼(251)不辞(252)小让(253)。如今人方为(254)刀俎(255),我为鱼肉,何(256)辞为(257)?”于是遂去。乃(258)令张良留谢。良问曰:“大王来何操(259)?”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260)一双,欲与(261)亚父。会(262)(263)怒,不敢献。公(264)为我献之。”张良曰:“谨(265)诺。”当(266)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267)四十里。沛公则置(268)车骑(269),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270)、靳强(271)、纪信(272)等四人持剑盾步(273)(274),从郦山(275)下,道(276)芷阳(277)(278)行。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279)我至军中,公乃(280)入。”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281)桮杓(282),不能辞。谨(283)使臣良奉(284)白璧一双,再拜(285)献大王足下(286),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287)足下。”项王曰:“沛公安(288)在?”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289)(290),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291)。亚父受玉斗,置之地(292),拔剑撞而破之,曰:“唉! 竖子(293)不足与谋(294)! 夺项王天下者,必(295)沛公也。吾属(296)(297)为之(298)虏矣!”

沛公至军,立(299)诛杀(300)曹无伤。




【注释】沛公:即刘邦,在沛(今江苏沛县)起兵,攻下沛之后,号称“沛公”。

军:名词作动词,驻扎。

霸上:地名,在今陕西西安东。

得:表示情况或条件允许。

左司马:官名,军中执法官。

言于……曰:对……说。言,主动跟人说。于,介词,对。

王(wàng):称王,动词。“王”后省了介词“于”(在)。

关中:地名,函谷关以西,在今陕西一带。

使:动词,任用。

子婴:即秦王子婴。刘邦攻入武关,秦相赵高杀了秦二世胡亥,立二世从兄弟子婴为秦王,秦王杀了赵高,驻兵蓝田关。刘邦用张良计,破了蓝田关。前206年10月,子婴向刘邦投降,其实后来并未为相。

(11)尽:副词,都,完全,全部。

(12)有:被动词,被占有。

(13)之:指珍宝。

(14)旦日:明日。

(15)飨(xiǎng):用酒肉招待别人,这里是犒劳的意思。

(16)士卒:这里泛指士兵。仔细分辨,步兵叫卒,坐在战车上的叫士。

(17)为(wèi):介词,替,给。后边省去了宾语“之”(项羽自称)。

(18)当:处在(某时或某地),介词。

(19)是时:《汉书·高帝纪》载,“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号百万;沛公兵十万,号二十万,力不敌。”

(20)在:动词,驻扎在。

(21)范增:项羽谋士,辅佐项羽完成霸业,项羽尊称他为“亚父”。后因项羽中了刘邦的反间计,被夺权,于是愤然离去,至彭城(今江苏铜山),背生毒疮而死。

(22)说(shuì):劝告,劝说。

(23)居:处,在。

(24)山东:指崤山以东,函谷关在它的西边,故山东泛指函谷关以东。

(25)贪:贪恋。

(26)于:介词,表对象。

(27)财货:都指财物,与今义有别。

(28)好(hào):动词,喜爱。

(29)美姬(jī):美女。

(30)财物:名词状语,表动作对象。

(31)无所:动宾结构,没什么。

(32)幸:封建君主对妇女的宠爱叫“幸”。

(33)气:指云彩星斗的变化。

(34)为:是,呈现。

(35)龙虎:象征天子。迷信说“真龙天子”所在的地方,天空中有一种异样的云气。

(36)五采:指青黄赤白黑五种颜色。采,通“彩”。古人认为五彩云出现则天子出,所以说“此天子气也”。

(37)天子:皇帝,天帝之子。

(38)勿:禁止副词,不要。

(39)击、失:后边都省去了宾语“之”(分别代刘邦和时机)。

(40)左尹:楚国官名,是令尹(别国称相)的助理。

(41)项伯:名缠,字伯,被封为射阳(在今江苏宝应一带)侯。

(42)季父:父辈中年龄最小的。古代兄弟排列从老大到老四依次称为:伯、仲、叔、季。

(43)素:向来。

(44)善:形容词作动词,与……友好。

(45)留侯张良:字子房,刘邦的谋士,被封为留(今江苏沛县东南)侯,是刘邦的功臣。

(46)是:近指代词,这。

(47)从:跟随。

(48)乃:副词,就。

(49)驰:使劲打马快跑。

(50)之:动词,到。

(51)军:军营,营盘,名词。

(52)私:私自。

(53)具告以事:即“以事具告之”。具,通“俱”,副词,全部。

(54)与:后边省了宾语“之”(代项伯)。

(55)俱:副词,一起。

(56)去:离开。

(57)毋:同“勿”,不要。

(58)从:跟随,后边省了宾语“之”(代刘邦)。

(59)俱死:一同死。

(60)臣为韩王送沛公:张良曾劝项梁立韩公子成为韩王,后来张良就做了韩王的申徒(相当于国相),刘邦从洛阳南行,张良率兵随之,刘邦让韩王成留守,自己就同张良西入武关。这里张良托辞说“为韩王送沛公”,是向项伯表示他和刘邦的关系。臣,张良对项伯自称臣,表示自谦。为(wèi),替,介词。

(61)急:形容词作名词,急难。

(62)亡去:逃走离开。

(63)义:信义。

(64)语(yù):告诉。

(65)乃:副词,于是,就。

(66)具:通“俱”,副词,全部。

(67)大:副词,表程度,十分。

(68)惊:惊慌。

(69)为:介词,用法同“于”,对。

(70)之:指项羽将大举进攻的事。

(71)奈何:或写作“若何”、“如何”。怎么办,怎么对付。

(72)为(wèi):介词,给,替。后一个“为”(wéi),动词,献,出。

(73)此计:指“固守函谷关,勿内诸侯军”。

(74)者:句末语助词,表疑问语气。

(75)鲰(zōu)生:《新方言·释言》:“古人凡言短小,义兼愚陋。高祖骂人,一曰鲰生,二曰竖儒,三曰腐儒,皆同意。”故“鲰生”为方言词,意为鄙陋的小人。

(76)说(shuì):劝告。

(77)距:通“拒”,抵御,把守。

(78)毋:副词,不。《张良传》作“无”,可证。

(79)内:同“纳”,接纳。

(80)诸侯:指其他率兵攻秦的人。

(81)尽:副词,都。

(82)王(wàng):动词,称王。

(83)之:代词,代鲰生的话。

(84)料:动词,估计。

(85)当(dāng):对等,比得上,抵挡。

(86)默然:闭口不说话。

(87)固:副词,本来。

(88)且:副词,将。

(89)往:到……去。

(90)谓:告诉,后边不直接引语,这一点与“曰”不同。

(91)言:主动对人说。

(92)安:疑问副词,怎么。

(93)故:旧交。

(94)游:这里指交往。

(95)活:自动词作使动词,使……活,救。

(96)之:代项伯。

(97)幸:表敬副词,表示对方这样使我感到幸运。幸亏,幸而。

(98)良:自称名,表谦恭。

(99)孰与:文言惯用格式,即“跟……比,谁……”。

(100)为(wèi):替。

(101)呼入:即“呼之入”。

(102)得:犹“当”。

(103)兄:名词作状语,表示对人的态度,像对待兄长一样。

(104)事:侍奉。

(105)之:代项伯。

(106)要:通“邀”,邀请。

(107)奉:献,进。

(108)卮(zhī):饮酒的器具,圆形无足,肚大口圆,与今天的酒杯并不相当,在这里译作“杯”,用作量词,前边不用数词,这是古人习惯。

(109)为寿:即“为之寿”。寿,动词,特指敬酒或赠礼物向人祝寿。故《汉书·高帝纪》注说:“凡言为寿,谓进爵于尊者而献无疆之寿。”敬酒时献祝颂之词都可叫“寿”。

(110)约:动词,结。

(111)为:动词,成。

(112)婚姻:亲(qìng)家,女方父亲叫婚,男方父亲叫姻。

(113)秋毫:本指鸟兽秋天初生的细毛,用以比喻细微的东西。这里比喻财物。

(114)所:结构助词,与动词“近”组成名词性词组,指代“接近”的财物,作“有”的宾语。

(115)近:动词,接近。

(116)籍:簿籍,即官吏民册和户籍册。在这里用作动词,给……登记造册。

(117)府库:这里都指财物仓库。府,收藏图籍文书之处;库,收藏兵车之处。

(118)所以:表原因的固定格式。

(119)者:表提顿的语气词,用在因果复句中的原因分句之后,常与“所以”配合,构成“所以……者”的格式,表示提起下文和句间停顿。

(120)之: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21)出入:偏义复词,义在“入”。

(122)非常:意外事故。

(123)伯:项伯的字。在这里刘邦称项伯的字,表尊敬。

(124)臣:自称,则表谦称。

(125)之:同“备他盗之出入”的“之”,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26)倍:通“背”,背弃。

(127)诺:答应的声音,表示同意。

(128)旦日:明日。

(129)蚤:通“早”。

(130)谢:道歉,请罪。

(131)去:离开。

(132)军:军营。

(133)具:同“俱”,全部。

(134)言:话语。

(135)因:副词,趁机。

(136)公:尊称项羽。

(137)敢:犹“能”。

(138)之:代沛公。

(139)因:副词,趁机。

(140)善:副词,好好。

(141)遇:款待。

(142)旦日:明日。

(143)从:使……跟从,使动用法。

(144)骑:一人一马,名词。

(145)臣:自称,表谦称。

(146)将军:称人官职,表敬称。

(147)戮力:合力。戮,并,合。

(148)战河北:即“战于河北”。河,黄河。

(149)自意:自料。

(150)复:又。

(151)于此:在这里。

(152)者:语助词,表提顿。

(153)言:指流言飞语。

(154)郤(xì):通“隙”,隔阂,嫌怨,指感情上的裂缝。

(155)之:音节助词,无义。

(156)不然:如果不是这样。然,代词,这样,指曹无伤告密。

(157)籍:项羽的名,对人自称名,表谦恭。

(158)何以:即“以何”,凭什么。疑问代词作介词的宾语,前置。

(159)因:语气副词,就。

(160)与饮:即“与之饮”。

(161)东向、南向、北向、西向:即向东、向南、向北、向西。东向为主坐。余类推。

(162)侍:在尊者旁边陪着。

(163)数(shuò):多次。

(164)目:名词作动词,使眼色。

(165)所:特殊的指代词。

(166)玉玦(jué):半环形的佩玉。

(167)之:代项羽。

(168)者:句中语助词,表提顿。

(169)三:非确指数词,表虚数。

(170)召:喊到跟前。

(171)项庄:项羽的堂弟。

(172)谓曰:即“谓之曰”(“之”代项庄),对……说。

(173)若:你。

(174)前:方位名词作动词,上前。

(175)为寿:为之寿,给他祝酒。寿,动词,祝酒。

(176)以剑舞:用剑舞,舞剑。

(177)因:副词,趁便。

(178)坐:通“座”。

(179)不:同“否”。

(180)者:语助词。

(181)若属:你们这些人。属,类,用在人称代词后表复数。

(182)且:副词,将,将要。

(183)为所虏:即“为之所虏”。

(184)无以:没有什么可以用来。

(185)请:动词,请允许我。

(186)翼蔽:状谓结构,像鸟翅一样遮蔽、掩护。翼,名词作状语。

(187)得:能。

(188)樊哙(kuài):刘邦的部下。沛县人,以屠狗为业,后从刘邦起兵,多有战功,封为贤成君。刘邦入咸阳后想进驻秦宫,樊哙谏止,刘邦才还军霸上。汉立后被封为舞阳侯,迁左丞相,死后谥武。

(189)之:代词,指刘邦。

(190)同命:同生共死,等于说“为他拼命”。

(191)拥:持,执,拿。

(192)交戟之卫士:拿戟交叉着守卫军门的卫士。戟,像树枝斜出的一种兵器。

(193)止:使动词,使……止,后面省略宾语“之”。

(194)内:同“纳”,放他进去。

(195)其:代樊哙。

(196)以:顺承连词,同“而”。

(197)仆地:即“仆于地”。仆,倒下。

(198)遂:副词,于是。

(199)披:用手分开。

(200)帷:无顶的幕布,帐篷之一。

(201)瞋(chēn)目:圆睁双眼。

(202)上: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上。

(203)眦(zì):眼角,此指眼眶。

(204)尽:副词,全部。

(205)按剑:手压在剑把上。

(206)跽(jì):挺直身子长跪。古人席地而坐,坐时双膝着地,双脚朝后并齐,臀部落在脚后跟上。跽就是抬起臀部,直腰挺身,双膝还在地上,如今天所说的“长跪”。按剑而跽,这是一种警备的姿势。

(207)客:凡外来者古人都叫“客”。

(208)何为者:干什么的人。何为,干什么。

(209)参乘(cān shèng):又写作“骖乘”,在车右边担任警卫的人,可译作“侍卫官”。

(210)者也:语气词连用,最末一个表示全句语气,这里表陈述语气。

(211)之:代樊哙,近宾语。

(212)与:动词,给。

(213)拜:古代一种礼节,又叫拜手,这里指单腿下跪,双手持酒至胸前,头低到手的位置。

(214)谢:感谢。

(215)之:代酒。

(216)之:代樊哙,近宾语。

(217)彘(zhì)肩:远宾语,猪前腿。彘,大猪。

(218)覆:翻过来。

(219)其:代盾。

(220)加彘肩上:即“加彘肩于其上”。

(221)啖(dàn):吃。

(222)之:代彘肩。

(223)且:语气副词,尚且。

(224)安:反诘副词,哪里,难道。

(225)足:值得。

(226)夫:发语词,无义。

(227)刑:与“杀”同义。

(228)举、胜(shēng):同义,尽。

(229)之:代秦王。

(230)怀王:反秦的诸侯军首领,秦二世二年(前208)六月,刘邦与项梁共立战国时楚怀王的孙子(名心)为王,袭称楚怀王,以号令诸侯。第二年怀王与反秦诸将约定,先入咸阳者王之。后来项羽杀了他。

(231)王(wàng):封……为王,统治。

(232)还(huán):返回,退兵。

(233)故:特意。

(234)者:表提顿语气。

(235)而:连词,表并列,可不译。

(236)而:连词,表反诘,却。

(237)细说:小人之言,谗言。细,浅陋之人。

(238)诛:杀。

(239)耳:“而已”,罢了。

(240)窃:表谦副词,私下。

(241)为:动词,认为。

(242)有以:有什么可以用来。以,介词,用来。“有以”和“无以”都是文言中惯用格式。

(243)须臾:一会儿。

(244)如:动词,到……去。

(245)因:副词,趁机。

(246)都尉:武官名,秦时各郡都置有尉,掌一郡治安及军事,汉景帝更名都尉,级别相当于太守。

(247)陈平:阳武(今河南兰考)人,初事项羽,后投刘邦,官至丞相。

(248)今者:这里应译为“现在”。者,语气词。

(249)大行(xíng):大的事业。

(250)谨:行为。

(251)大礼:大的礼节。

(252)辞:争,计较。

(253)让:谦让,礼貌。

(254)为:动词,是。

(255)俎(zǔ):切肉用的砧板。

(256)何:疑问副词,为什么。

(257)为:句末表反诘的语气词。

(258)乃:副词,仅。

(259)何操:即“操何”。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操,拿。

(260)玉斗:玉制酒器。

(261)与:动词,给予。

(262)会:副词,恰巧。

(263)其:代项羽等。后面的“之”同。

(264)公:对张良的尊称。

(265)谨:表敬副词。

(266)当:介词,处在(某时)。

(267)去:距离。

(268)置:弃置不用。

(269)车骑(jì):即随从人员和车马。

(270)夏侯婴:沛人,刘邦旧友。刘邦立为沛公后,夏侯婴当太仆;在攻秦中有功,封为滕公;刘邦称帝后封为汝阴侯。

(271)靳强:曲沃(今山西闻喜东北)人,在刘项斗争中有功,迁为中尉,后封为汾阳侯。

(272)纪信:即纪成,刘邦部将,在荥阳因救刘邦被项羽烧死。

(273)步:徒步。

(274)走:跑。

(275)郦山:即骊山,今陕西临潼东南,鸿门之西。

(276)道:经由,介词。

(277)芷阳:又名霸陵,今陕西长安东。

(278)间(jiàn):名词作状语,从小道。

(279)度(duó):估计。

(280)乃:副词,就。

(281)胜(shēng):受得起。

(282)桮杓(sháo):都是酒器。这里借指酒。桮,同“杯”。

(283)谨:表敬副词,这里可不译出。

(284)奉:义同“捧”,引申为献。

(285)再拜:拜两次,古代隆重的礼节。

(286)足下:称人的敬词。

(287)大将军:指范增。

(288)安:疑问代词,哪儿,作宾语。

(289)督过:责备。

(290)之:代沛公刘邦。

(291)置之坐上:即“置之于坐上”。之,代璧。坐,通“座”。

(292)置之地:即“置之于地”。之,代玉斗。

(293)竖子:骂人的话,意思是愚蠢无能的人。

(294)与谋:即“与之谋”,跟他商量问题。“之”代项羽。

(295)必:副词,一定。

(296)属:类,用在人称代词后表复数。

(297)今:时间副词,犹“即”,马上。

(298)之:代刘邦。

(299)立:时间副词,马上。

(300)诛杀:同义连用,杀死。

【译文】沛公的军队驻扎在霸上,没有能跟项羽相见。沛公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对项羽说:“沛公想占领关中称王,任命子婴做国相,珍宝全都占有了。”项羽大怒道:“明天用酒肉犒劳士兵,给我去打败沛公的军队。”在这时,项羽的军队有四十万人,驻扎在新丰县鸿门;沛公的军队有十万人,驻扎在霸上。范增劝告项羽说:“沛公在山东时,贪图财物,爱好美女。现在进入关中,财物一点都不要,美女一个也不亲近,看来他的野心不小。我曾派人观察他的‘云气’,都是龙虎形状,有五彩的颜色,这可是天子的云气啊。赶快攻打他,不要失掉时机!”

楚军的左尹项伯,是项羽的叔父,一向跟留侯张良要好。张良这时候跟随着刘邦,项伯就连夜骑马赶到刘邦军中,私下会见了张良,把项羽将发动进攻的事全都告诉了他,想叫张良和他一起离开,说:“不要跟着他们一块送死。”张良说:“我替韩王护送沛公到这里,沛公如今有急难,我逃走离开是不讲信义的,我不能不告诉他。”张良就进去,把情况全部告诉了沛公。沛公大吃一惊,说:“对这件事怎么办呢?”张良说:“谁替大王献出闭关这个计策的?”沛公说:“有个浅陋的小人劝我说,‘守住函谷关,不让诸侯的军队进来,就可以占领秦的全境称王了。’所以听了他的话。”张良说:“估计大王的部队能跟项王抗衡吗?”沛公沉默了一会儿,说:“本来就比不上他啊,将怎么办呢?”张良说:“让我去告诉项伯,说您是不敢违背项王意旨的。”沛公说:“你怎么跟项伯有交情的?”张良说:“秦朝的时候,他跟我交往,他杀了人,我救了他;如今有急难,幸亏他来告诉我。”沛公说:“你跟他谁大谁小?”张良说:“他比我大。”沛公说:“你替我请他进来,我要把他当兄长一样对待。”张良出去邀请项伯。项伯就进来见沛公。沛公举起酒杯祝项伯健康,又跟他约定结为儿女亲家,说:“我入关后,财物丝毫不敢据为己有,给官吏和百姓造册登记,封存官库,等待项将军来处理。之所以派部队把守函谷关,是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事故。我日夜盼望项将军到来,怎么敢反叛呢! 希望您向项将军详细说明我是不会忘恩的。”项伯答应下来,对沛公说:“明天不可不早些来向项王道歉。”沛公说:“好。”于是项伯又连夜离去,回到自己军营后,将沛公的话全都转告项王,趁机说道:“沛公不先攻破关中,你怎么能入关呢?如今人家有了大功却去进攻他,这是不合道义的。不如趁他来拜会好好款待他。”项王答应了。

沛公第二天带着一百多人马来拜会项王,到了鸿门,道歉说:“我和将军合力攻秦,将军在黄河北作战,我在黄河南作战,却没有料到自己能先入关破秦,能在这里再次见到您。现在由于小人的谗言,使您我之间产生了隔阂……”项王说:“这是您的左司马曹无伤说的。否则,我怎么会这样呢?”项王当天就留沛公一道喝酒。项羽、项伯面向东坐;亚父面向南坐,——亚父就是范增;沛公面向北坐;张良面向西陪坐。范增多次向项王使眼色,又接连几次举起所佩带的玉玦示意项王杀死沛公,项王却默默地没有反应。范增起身,出去召来项庄,对他说:“君王为人心慈手软。你进去上前给他们祝酒,祝过酒,请求舞剑,借机将沛公击倒在座位上,杀掉他。不这么做,你们这些人将来都会被他俘虏!”项庄于是进去祝酒。祝过酒,说:“君王跟沛公一块喝酒,军中没有什么娱乐的,让我来舞剑吧。”项王说:“好。”项庄拔出剑舞起来。项伯也拔剑舞起来,时时用自己的身子像鸟张开翅膀一样掩护沛公,项庄不能刺杀。

于是张良赶往军营门口见樊哙。樊哙说:“今天的事情怎么样?”张良说:“危急得很! 此刻项庄拔剑起舞,他的目的是针对沛公。”樊哙说:“这太紧迫了! 我得进去,跟沛公同生共死。”就带着剑拿着盾牌进了军营大门。交叉举戟的卫兵想拦住不让他进去。樊哙侧着盾牌一撞,卫兵们跌倒在地。樊哙于是进了军帐,揭开帷幕,面向西站定,瞪眼看着项王,头发竖起来,眼眶都裂开了。项王手握剑柄直起身子问道:“来人是干什么的?”张良说:“是沛公的警卫官樊哙。”项王说:“壮士! ——赐给他一杯酒。”于是有人给了他一大杯酒。樊哙下拜称谢后,起身,站着一饮而尽。项王说:“赐给他猪腿。”于是有人送给他一只生猪腿。樊哙把盾牌扣在地上,再把猪腿放在它上面,拔出剑来切着吃。项王说:“壮士! 能再喝酒吗?”樊哙说:“我连死都不畏避,一杯酒哪里用得着推辞! 秦王有虎狼一般的心肠,杀人唯恐不能杀光,对人用刑唯恐不能用尽酷刑,普天下的人都起来反抗他。楚怀王曾跟各路将军约定:‘首先攻破秦国进入咸阳的就封他做关中王。’如今沛公最先攻破秦国进入咸阳,一丝一毫都不敢去碰一碰,又把皇宫封闭起来,然后将部队带回霸上,等待大王到来。所以派遣将官把守关门,为的是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事故。沛公这么辛苦,功劳这么大,您没有给他封侯奖赏,反而听信小人的谗言,要杀掉有功的人,这不过是继续走秦国灭亡的老路子罢了。鄙意以为大王不应该这么做!”项王一时无话可答,说:“坐下。”樊哙挨着张良坐了下来。坐了一会儿,沛公起身上厕所,趁机把樊哙也叫了出去。

沛公出来以后,项王派都尉陈平去召回沛公。沛公说:“现在出来了,没有告辞,这怎么办?”樊哙说:“干大事不必拘泥小节,行大礼不必计较小的谦让。如今人家是刀和砧板,我们是鱼、肉,为什么要告辞呢?”于是就离开了项营。只叫张良留下辞谢。张良问:“大王来时带了什么礼品?”沛公说:“我带了一双白璧,打算献给项王,一对玉杯,打算给亚父。正碰上他们生气,不敢献。你替我献给他们吧。”张良说:“一定遵命。”这时候,项羽部队驻扎在鸿门下,沛公部队驻扎在霸上,两军相距四十里。沛公就丢下车马、随员,独自骑马,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四个人拿着剑和盾牌快步跟随,从郦山下,经过芷阳抄小路逃跑。沛公临走对张良说:“从这条路到我们军营,不过二十里路。估计我已回到军营,你再进去辞谢。”

沛公走后,从小路回到军营。张良进去谢罪,说:“沛公经不起多喝酒,不能亲自告辞。特地派我捧着一双白璧,敬献给大王您,一对玉杯,敬献给范大将军。”项王问:“沛公在哪里?”张良说:“听说您有责备他的意思,已抽身独自离去,已经回到军营了。”项王就收了白璧,放在座位上。亚父接过玉杯,放在地上,拔出剑来把它击碎,说:“唉! 这小子不值得跟他谋划大事!将来夺走项王天下的,一定是沛公。我们这些人马上都会成为他的俘虏!”

沛公回到军营,马上杀掉了曹无伤。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