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石壕吏》原文及讲解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三吏”“三别”是杜甫现实主义歌创作中的一个高峰,诗人不再沉溺于一己得失,面对惨淡的人生,他怀着对人民深厚的感情表现了一个时代和人民的苦难,以清醒的目光对当时的社会现实作了充分而真实的反映。《石壕吏》是“三吏”中的一篇。乾元二年(759),叛军安庆绪固守邺城,唐军互相观望,久攻不下;另一叛军头子史思明率军来救邺城,唐军大败。为了挽回败局,补充兵力,当局不择手段,四处抓人,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这首诗通过对“有吏夜捉人”的具体描绘,以严峻的笔调,揭露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控诉了唐王朝统治阶级不顾人民死活乱抓兵丁的残酷无情。本诗的突出特点是集中笔力,以对话的形式客观地展示了富有典型意义的一幕,从一个侧面表现了战乱时代下层人民的苦难。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这四句可看作一段。“暮投”二字说明诗人进村是因为天色已晚,找个投宿地而已,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和随遇性,但唯其如此,下面目睹的一场捉人悲剧才具有普遍牲。“有吏夜捉人”一句如实描写中寄寓批判之意,不是“招兵”、“征兵”,而是“捉人”,不是白天光明正大地找人,而是乘着夜色搞突然袭击,可见“捉人”手段之狠毒。“捉人”闹得百姓人心惶惶,鸡犬不宁,所以连“老翁”一听到有吏捉人,也赶紧翻墙跑走。本应安享天年的老人竟然要为逃避抓丁而翻墙,这真是令人哭笑不得的悲喜剧,诗人在不动声色的口吻中带有深深的感慨。“老妇出门看”一句过渡到下文。老妇出门周旋,也是因为自料从无抓老妇的先例,而下文写到老妇最终被抓了差,就更有揭露的力量。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这十六句,可看作第二段。这一段通过老妇的哀哀哭诉,伴随着官吏不近人情的呵斥,集中描写了一个家庭的苦难,以此反映了千家万户的苦难。因为是老妇的自诉,所以就特别真切动人。这一个家庭为了支持平定叛乱的战争已作出了巨大的牺牲,三个儿子全部从军,两个儿子已经阵亡,由于战祸,她家极端贫穷,媳妇进出连一件完好的衣服也没有,其他人就不待言明了。但为了保住媳妇孙子,还有逾墙而走的老翁,她还得挺身而出,“甘愿”前往河阳服役。这一段,仔细看来,句句是泪,字字是血。诗人虽然渴望早日平定战乱,复兴王朝,但并没有美化现实,而是如实地反映了人民不堪忍受的巨大牺牲,揭露了政治黑暗。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这最后一段虽只有四句,却照应了开头,交代了结局,诗人仍然没有大发感慨,而是将深沉的感叹压缩进凝炼的叙述中。呜咽幽泣的应是那侥幸逃脱的“媳妇”,丈夫新死,婆婆抓走,儿子在怀,未来的生活将更加艰辛。她的哭泣哀婉痛绝,震动人心,是在为那个时代而哭泣。“夜久”二字说明抓人闹剧折腾了一夜,也表明诗人一直以关切的心情在倾耳细听。叙事之中,寓有深情。天明离去,只有与老翁作别。老翁是何心情,诗人是何感想,留待读者体会了。

这首诗写的是一夜之间、一村之中、一家之内的悲剧,但反映的却是一定时代广大人民的悲剧,具有惊人的深度和广度。作者善于剪裁,采用典型化的手法,反映了时代矛盾,又于客观叙写中表达了自己的评判,笔墨简炼,而形象生动。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