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正气歌》全诗阅读答案|原文翻译|注释|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文天祥·正气歌》全诗阅读答案|原文翻译|注释|赏析

文天祥

余囚北庭,坐一土室。室广八尺,深可四寻。单扉低小,白间短窄,污下而幽暗。当此夏日,诸气萃然:雨潦四集,浮动床几,时则为水气;涂泥半朝,蒸沤历澜,时则为土气;乍晴暴热,风道四塞,时则为日气;檐阴薪爨,助长炎虐,时则为火气;仓腐寄顿,陈陈逼人,时则为米气;骈肩杂遝,腥臊污垢,时则为人气;或圊溷(11),或毁尸,或腐鼠,恶气杂出,时则为秽气。叠是数气,当侵沴鲜不为厉(12),而予以孱弱俯仰其间,于兹二年矣,无恙。是殆有养致然,然尔(13)亦安知所养何哉?孟子曰(14):“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彼气有七,吾气有一,以一敌七,吾何患焉!况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气也。作《正气歌》一首。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15)。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16)。皇路当清夷(17),含和吐明庭(18),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19)

在齐太史简(20),在晋董狐笔(21),在秦张良椎(22),在汉苏武节(23);为严将军头(24),为嵇侍中血(25),为张睢阳齿(26),为颜常山舌(27);或为辽东帽(28),清操厉冰雪;或为《出师表》(29),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30),慷慨吞胡羯;或为击贼笏(31),逆竖头破裂。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地维(32)赖以立,天柱(33)赖以尊。三纲(34)实系命,道义为之根。嗟余遘阳九(35),隶也实不力(36)。楚囚缨其冠(37),传车送穷北(38)。鼎镬甘如饴(39),求之不可得。阴房阒鬼火(40),春院(41)天黑。牛骥同一皂(42),鸡栖凤凰食。一朝蒙雾露(43),分作沟中瘠(44)。如此再寒暑,百沴自辟易(45)。哀哉沮洳场(46),为我安乐国。岂有他谬巧,阴阳不能贼!顾此耿耿在,仰视浮云白。悠悠我心忧,苍天曷有极!

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正气歌》是一首光华灿烂的诗篇。诗中充满了浩然正气,表现出作者坚贞的民族气节,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的战斗精神以及死生不渝的崇高信念。

作者于宋帝昺祥兴元年(1278)十二月,在潮阳五坡岭兵败被俘,次年十月解达元都燕京。囚系土室,环境污浊,艰苦备尝,而毅然拒绝了元统治者多番的利诱威胁。作者认为支持他坚贞不屈的精神力量就是正气。也就是孟子所说的充塞于天地之间的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因而以“正气”为题,以正气发端,作成此歌。作歌时间是在被囚二年之后,即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八年(1281)的夏天。

诗可分为三大段:从“天地有正气”到“一一垂丹青”十句为第一段。首言浩然之气的根源,是天地正气在人身上的体现。表明天地间的正气,万物各有不同的承受,“杂然”赋予“流形”。“流形”指各种物体。其在地面,则为奔流浩瀚的长江大河,巍峨雄峙的岱宗华岳;其在天上,则为光华的日月,璀璨的星辰;其赋之于人,则为浩然之气。这种正气,无往而不在,不以时间的推移而改变,充塞于天地之间。表明当国家承平的时代,禀有正气的人,在圣明的朝廷上,得以和平地表露出来,为国家出力报效,而使国泰民安;当国家遇到危难之时,就显出刚毅坚贞的志节,不辞见危授命、为国捐躯,在史册上留下万古长存的英名。这四句写得堂堂正正,气象阔大。重点在于表明“时穷节见”,才是正气禀赋于人的严峻考验,“皇路清夷”的治世,只作为陪衬的笔墨。

自“在齐太史简”至“道义为之根”二十四句第二段。以下列举历史上十二位忠义之士的壮烈事迹,都是“时穷节见”的体现,是正气所发挥的巨大威力:齐太史的简书,晋董狐的直笔,秦张良的博浪沙铁椎,汉苏武十九年坚毅不屈的壮节,东汉严颜的宁愿断头,晋嵇绍的宁倾热血,唐张巡的嚼齿穿龈,颜杲卿骂贼断舌,固已使自己义烈行为,惊天地而泣鬼神。即如诸葛亮《出师表》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晋代祖逖的渡江击楫,誓复中原;汉末管宁的辽东力耕,清操自励;段秀实的持笏击贼,血染逆庭,都在史册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页。

上述事例表明正气是维系天柱、地维、人伦并使之绵亘古今而不绝的巨大力量。作者赞叹正气广大雄厚,磅礴所及,凛烈万古。当正气横贯日月的时候,人们可以把生死置之度外,由此而地维赖之以立,天柱赖之而尊,纲常因之而得以维系,人世的一切伦理道德,莫不系于正气而存在。借以说明宇宙间各方面的关系之所以井然有序,都以正气作为根本。人世之能够维持,全凭道义为其支柱;而道义的根本就是正气,所以正气尤为可贵。

自“嗟余遘阳九”到结尾共二十六句是第三段,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六句:“嗟余遘阳九”至“求之不可得”。感叹自己遭逢国家大变乱的厄运。身为朝廷仆役,没有能够竭忠效诚,尽力挽回国运,实在感到惭愧。更不幸的是自己也沦为楚囚,被元军用驿车送往荒远的北方。句中用楚人钟仪被俘后囚系晋国,始终戴着南方的冠帽,以示不忘故国的深情。用“穷北”一词,以示对元人的蔑视。既而表示自己在被俘之后,就已决心为国献身,即使鼎镬酷刑摆在面前,也甘之如饴,决不避退。作者的心志坚如磐石,尽管元朝统治者使尽威胁利诱的伎俩,毫不动摇,他的凛然正气,曾使元人为之震慑。

第二层十六句,由“阴房阒鬼火”至“苍天曷有极”,写狱中情况。牢房里寂静无声,磷火出没。虽在春天,囚房紧闭,阴森幽暗。自己被囚禁在这里,和其他狱卒、囚徒杂处在一起,就好像骏马被拴在牛槽里,凤凰被关在鸡笼里和鸡共食一样,其辛酸是不待言的。在这样恶劣的境地里,承受着诸种恶气的侵袭,一旦蒙受雾露,得病而死,可以料知必定要成为沟壑中的死尸。可我在这儿已经再易寒暑,却依然无恙,种种邪恶之气,竟至为我避退了。如此卑下潮湿不堪人居的囚牢,现在倒成了我的安乐国,难道我有什么特殊智谋巧计,能使诸种阴阳外气不能侵害我吗?正是正气赋予我的耿耿忠心,使我把自己的荣辱、生死看作浮云,不萦于心,置之度外。可我怀抱的忧心,仍然是无穷无尽的,正像苍天一样广阔无垠,何曾有个尽头呢!显然作者此时所忧的,并不是他自己的生命,而是残破的山河,苦难的人民。当此沧海横流之际,他又怎能不忧心如焚呢!

第三层四句,点明作歌主旨。往古的贤哲(指上文所举的十二位义烈之士),虽然离开我们已经远了,但他们留下了正气所钟的义烈行为,给人们树立了做人的榜样。我坐在檐边,展诵圣贤的书籍,不觉古代传统的美德,正以其光华照彻我的容颜,使我明确了成仁取义的道理,怀着满腔正气,坚定执著地激励我自己,永远为正义而生,为正义而死,上不愧国,下不愧民,不惜付出我的鲜血。

《正气歌》全诗集中、强烈地表现出作者光辉的思想和高尚的胸怀,展示了诗人崇高的精神面貌,把爱国主义精神,发扬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特别是诗中展现的浩然的正气和坚贞的节操,对后世志士仁人有巨大的影响。全诗不尚雕饰而大气包举,感情真挚而韵味深厚,显受杜甫的启发。诗中虽有大段议论,但是读来不觉得有高头讲章式的腐气,而只觉得真力弥漫,大气磅礴。原因在于,诗人所言,句句发于肺腑,绝非门面言道。

〔注〕北庭:汉代以匈奴所居之地为北庭,这里指元都燕京。寻:八尺为寻。白间:垩白的窗户。污下:低洼。半朝:半个屋子。朝(cháo嘲):宫室。历澜:泥潦翻滚。爨(cuàn窜):烧火做饭。仓腐:仓中腐烂的粮食。寄顿:存放。陈陈:语本《史记·平准书》:“太仓之粟,陈陈相因。”指积压陈久。骈肩:肩靠肩。两物并列称骈(pián便)。杂遝(tà踏):纷乱。(11)圊溷(qīnghùn青混):厕所。(12)侵沴(lì利):恶气侵袭。厉:疾病。(13)然尔:然而,尔同而。(14)孟子曰:见《孟子·公孙丑上》。(15)流形:各种品类、形体,指宇宙间的万物。(16)沛乎:盛大的样子。苍冥:天空。(17)皇路:国运,国家的政治局面。清夷:清明而安定。(18)明庭:圣明的朝廷。(19)丹青:本指绘画。代指史册。(20)在齐太史简:《左传》襄公二十五载齐大夫崔杼杀齐庄公,“太史书曰:‘崔杼弑其君。’崔子杀之。其弟嗣书而死者二人,其弟又书,乃舍之。南史氏闻太史尽死,执简以往,闻既书矣,乃还。”简,竹片,古代无纸,文字书在竹简上。(21)在晋董狐笔:《左传》宣公二年载赵穿杀晋灵公。“太史(董狐)书曰:‘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宣子(赵盾)曰:‘不然!’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境,返不讨贼,非子而谁?’……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22)在秦张良椎:张良,先世为韩国人。秦灭韩,张良募力士为韩报仇,得力士沧海君,为铁椎重百二十斤,狙击秦始皇于博浪沙,误中副车,后更姓名亡匿,始皇下令大索不得(见《史记·留侯世家》)。(23)在汉苏武节:苏武出使匈奴,持汉节十九年,坚贞不屈,匈奴流放他在北海牧羊(见《汉书·苏武传》)。(24)为严将军头:东汉末,刘璋命严颜守巴郡,张飞攻巴郡,俘严颜,要他投降,严说:“我州但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见《三国志·蜀书·张飞传》)(25)为嵇侍中血:晋惠帝永兴元年,侍中嵇绍从惠帝战于汤阴,军败,飞矢雨集,侍卫皆散,绍以身蔽帝,死,血沾惠帝衣,事后,左右要取衣洗净,惠帝说:“此嵇侍中血,勿去!”(见《晋书·嵇绍传》)(26)为张睢阳齿:唐代安史之乱时张巡守睢阳。《旧唐书·张巡传》:“巡神气慷慨,每与贼战,大呼誓师,眦裂流血,齿牙皆碎。……及城陷,尹子奇谓巡曰:‘闻君每战,眦裂,嚼齿皆碎,何至此耶?’巡曰:‘吾欲气吞逆贼,但力不遂耳!’子奇以大刀剔巡口,视其齿,存者不过三数。”(27)为颜常山舌:颜常山,指安史之乱时常山太守颜杲卿。安禄山反,杲卿起兵讨贼,城破被俘。骂贼不绝,贼钩断其舌,曰:“复能骂否?”杲卿被节解,含糊而绝。(见《新唐书·颜杲卿传》)(28)“或为辽东帽”二句:管宁字幼安,以汉末政治混乱,避居辽东,着皂帽力田,自励清操终身不仕。(见《三国志·魏志·管宁传》)(29)“或为出师表”二句:蜀汉后主建兴五年,诸葛亮率大军北伐曹魏,出兵前,上《出师表》(见《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30)“或为渡江楫”二句:祖逖,东晋元帝时为奋威将军,誓志收复中原。《晋书·祖逖传》:“逖统兵北伐,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此江!’词气慷慨,闻者感动。”(31)“或为击贼笏”二句:唐德宗时,朱泚谋反,太尉段秀实以笏击泚,并唾面大骂,泚举臂自捍,中颡流血匍匐而走。秀实遂遇害(见《旧唐书·段秀实传》)。(32)地维:古时以为大地四方,四角有大(指粗绳)维系,故称地维。(33)天柱:古人相传,天有八柱承之,故称天柱(见《山海经·神异经》)。(34)三纲:指儒家伦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见《白虎通义》),称为三纲,用以维持社会与家庭的等级秩序。(35)阳九:犹言厄运,道家以天厄为阳九。遘:遭逢。(36)隶也实不力:隶,仆役。这是作者对自己的谦称。(37)“楚囚”句:《左传》成公九年:“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问之曰:‘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钟仪,楚国人;南冠,示不忍忘楚国。(38)传车:驿车。穷北:荒远的北方。(39)鼎镬(huò获):皆锅属。古代有用鼎镬将人煮死的酷刑。饴:糖。(40)阴房:囚室。阒:寂静。鬼火:磷火。(41):锁闭。(42)皂:马槽。(43)蒙雾露:感染疾病。(44)分(fèn):料想,应当。瘠:枯骨。(45)百沴:各种邪恶之气。辟易:退避。(46)沮洳场:低湿的地方。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