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贯中《杨修之死》原文及讲解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杨修之死

罗贯中

操屯兵日久,欲要进兵,又被马超拒守;欲收兵回,又恐被蜀兵耻笑:心中犹豫不决。适庖官进鸡汤。操见碗中有鸡肋,因而有感于怀。正沉吟间,夏侯惇入帐,禀请夜间口号。操随口曰:“鸡肋!鸡肋!”惇传令众官,都称“鸡肋”。

行军主簿杨修,见传“鸡肋”二字,便教随行军士,各收拾行装,准备归程。有人报知夏侯惇。惇大惊,遂请杨修至帐中问曰:“公何收拾行装?”修曰:“以今夜号令,便知魏王不日将退兵归也。鸡肋者,食之无肉,弃之有味。今进不能胜,退恐人笑,在此无益,不如早归:来日魏王必班师矣。故先收拾行装,免得临行慌乱。”夏侯惇曰:“公真知魏王肺腑也!”遂亦收拾行装。于是寨中诸将,无不准备归计。

当夜曹操心乱,不能稳睡,遂手提钢斧,绕寨私行。只见夏侯惇寨内军士,各准备行装。操大惊,急回帐召惇问其故。惇曰:“主簿杨德祖先知大王欲归之意。”操唤杨修问之,修以鸡肋之意对。操大怒曰:“汝怎敢造言,乱吾军心!”喝刀斧手推出斩之,将首级号令于辕门外。

原来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操尝造花园一所;造成,操往观之,不置褒贬,只取笔于门上书一“活”字而去。人皆不晓其意。修曰:“‘门’内添‘活’字,乃‘阔’字也。丞相嫌园门阔耳。”于是再筑墙围。改造停当,又请操观之。操大喜,问曰:“谁知吾意?”左右曰:“杨修也。”操虽称美,心甚忌之。

又一日,塞北送酥一盒至。操自写“一盒酥”三字于盒上,置之案头。修入见之,竟取匙与众分食讫。操问其故。修答曰:“盒上明书‘一人一口酥’,岂敢违丞相之命乎?”操虽喜笑,而心恶之。

操恐人暗中谋害己身,常分付左右:“吾梦中好杀人;凡吾睡着,汝等切勿近前。”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一近侍慌取复盖。操跃起拔剑斩之,复上床睡。半晌而起,佯惊问:“何人杀吾近侍?”众以实对。操痛哭,命厚葬之。人皆以为操果梦中杀人。惟修知其意,临葬时指而叹曰:“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操闻而愈恶之。

操第三子曹植,爱修之才,常邀修谈论,终夜不息。操与众商议,欲立植为世子。曹丕知之,密请朝歌长吴质入内府商议;因恐有人知觉,乃用大簏藏吴质于中,只说是绢匹在内,载入府中。修知其事,径来告操。操令人于丕府门伺察之。丕慌告吴质。质曰:“无忧也。明日用大簏装绢,再入以惑之。”丕如其言,以大簏载绢入。使者搜看簏中,果绢也,回报曹操。操因疑修谮害曹丕,愈恶之。

操欲试曹丕、曹植之才干。一日,令各出邺城门;却密使人分付门吏,令勿放出。曹丕先至,门吏阻之,丕只得退回。植闻之,问于修。修曰:“君奉王命而出,如有阻当者,竟斩之可也。”植然其言。及至门,门吏阻住。植叱曰:“吾奉王命,谁敢阻当!”立斩之。于是曹操以植为能。后有人告操曰:“此乃杨修之所教也。”操大怒,因此亦不喜植。

修又尝为曹植作答教十余条。但操有问,植即依条答之。操每以军国之事问植,植对答如流。操心中甚疑。后曹丕暗买植左右,偷答教来告操。操见了大怒曰:“匹夫安敢欺我耶!”此时已有杀修之心。今乃借惑乱军心之罪杀之。修死年三十四岁。

曹操既杀杨修,佯怒夏侯惇,亦欲斩之。众官告免。操乃叱退夏侯惇,下令来日进兵。

次日,兵出斜谷界口,前面一军相迎,为首大将乃魏延也。操招魏延归降,延大骂。操令庞德出战。二将正斗间,曹寨内火起。人报马超劫了中后二寨。操拔剑在手曰:“诸将退后者斩!”众将努力向前。魏延诈败而走,操方麾军回战马超,自立马于高阜处,看两军争战。忽一彪军撞至面前,大叫:“魏延在此!”拈弓搭箭,射中曹操,操翻身落马。延弃弓绰刀,骤马上山坡来杀曹操。刺斜里闪出一将,大叫:“休伤吾主!”视之,乃庞德也。德奋力向前,战退魏延,保操前行。

马超已退。操带伤归寨:原来被魏延射中人中,折却门牙两个,急令医士调治。方忆杨修之言,随将修尸收回厚葬,就令班师。

《杨修之死》选自《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诸葛亮智取汉中,曹阿瞒兵退斜谷》。这回书中,刘备在诸葛亮等人协助下,夺粮草、占营寨,连挫曹兵,最终夺得汉中。曹操怒杀杨修,是前后战事中一个戏剧性的插曲。插曲本身与战事成败关系不大,但作者借助它,展示了曹操和杨修之间一系列性格的抵触、摩擦和冲突,入木三分地刻划了曹操诡诈忌才、残暴多疑的奸雄性格。

全文共十二节,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3节)叙述杨修被斩的经过,揭示杨修的直接死因。

第一节写鸡肋令的来历。曹操在战事上陷入进退两难之中,看到碗中鸡肋,正在沉吟有感,夏侯惇进来禀请夜间口令,于是“操随口曰‘鸡肋!鸡肋!’”鸡肋的声声重复,写出了曹操漫不经心中自然流露出的烦躁不安。但鸡肋与战局究竟有何联系,曹操在沉吟有感中究竟感了些什么,作者却暂不道出,把这一道题目,留给下文的行军主簿杨修来做。

第二节,写杨修道破“鸡肋令”的奥秘。众人都不解其意的“鸡肋令”,在杨修那里立即有了答案,他“见传‘鸡肋’二字,便教……准备归程”。在对夏侯惇的一席谈中,他从分析鸡肋特点到解剖战局特点,抓住二者相通之处,令人信服地点破了曹操的心事,最后得出结论:“来日魏王必班师矣。”这段话,反应敏捷、思路清晰、有见有识,充分展示了杨修的智慧才情;不仅如此,作者还借夏侯惇对杨修的赞扬和信服,进一步衬托出杨修的才华。

第三节,写曹操怒杀杨修。这一节开头,作者用“心乱,不能稳睡”和“手提钢斧”这两个细节,写出了性格残暴的曹操在绕寨私行时心里的焦虑和多疑。在这样的心境中,他见到夏侯惇寨内的军士准备行装,自然要“大惊”。他大惊,因为他根本料不到会有人看透他的心事。等到夏侯惇把杨修道破“鸡肋令”的事情供出,又得到杨修自己进一步证实,曹操便由“大惊”转而“大怒”,遂以“造言,乱吾军心”的罪名将杨修杀了。表面看来,曹操加在杨修身上的这项罪名似乎也能成立,但细心的读者不难从上文看出,所谓“造言”,其实正是言中实情。那么曹操之杀杨修,是否还有点更微妙的原因?作者留下这点悬念,吸引读者的关注。

这一部分,作者用倒叙手法,迅速地推出了曹杨二人矛盾的结局,渲染了两种性格的誓不两立,也使人隐隐感到,杨修的死因,并不如此简单。

第二部分(4—9节)层层深入地展示了曹杨二人矛盾的演变过程,揭示了杨修被杀的根本原因。这部分一开始,文章就写道:“原来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点明逞才和忌才是二人矛盾的焦点以后,文章围绕这个焦点,展开了二人交往中的六件事。

第四节写了第一件事:关于“园门阔”的故事。这是二人的最初交往,所以气氛还是轻松温和的。曹操在刚建成的花园门上书一“活”字而去,人皆不晓其意,而杨修准确地猜出“丞相嫌园门阔耳”。曹操有话不明说,而是出了这么个饶有趣味的题目考大家,自然有炫耀才情的意思。但曹操的心情其实是复杂的,如无人猜中谜底,他的才情便无人欣赏;若有人猜中谜底,却又同时证明了其人才情要高出他一筹。难怪他知道有人猜中心事后,先是“大喜”,后听说猜谜人是杨修,又“心甚忌之”。这逞才和忌才交锋的第一个回合,表现出杨修的才思敏捷、聪明过人,也在揭示曹操才情的同时,将他忌才但又不露声色的性格特点透露出来。

第五节记叙第二件事,关于“一盒酥”的故事。这件事在性质上与第一件相近。曹操在酥盒上写“一盒酥”,杨修把它看成“一人一口酥”而将其与众人分食了。这“一人一口酥”,原是曹操的本意,但他写下这行字时,仍有一种微妙心理,当他象上次那样,从中看出了杨修的才情超过自己,忌才之心便有所发展,对杨修从“心甚忌之”发展到“心恶之”,逞才和忌才的矛盾有所发展。

第六节写第三件事,曹操梦中杀近侍。如果说前两件事还只是文人凑趣、文字游戏,曹操对杨修的“忌”“恶”,还都藏在温情脉脉的嬉闹、玩笑的后面,那么第三件事在性质上就有所改变了。曹操宣称“吾梦中好杀人”,是因为“恐人暗中谋害己身”,这里的奸诈已很明白。近侍为曹操盖被而遭其杀害,其中的真实原因读者自然看得清楚。由于曹操既有言在先,杀人之后又“复上床睡”,醒后再“佯惊问”,最后又痛哭而“厚葬之”,这一系列的表演又确实颇能够迷惑人,所以众人“皆以为操果梦中杀人”。可是杨修一语道破真情,这就撕破了曹操仁慈、宽厚的假面,在大众面前暴露出他奸诈残暴的真面目,难怪曹操“闻而愈恶之”。杨修此举,使人看到在他的恃才放旷中,还有着一种仗义执言,慷慨无畏的可贵之处。唯其如此,他的存在,才在更深的层次上构成曹操玩弄阴谋的可怕威胁。从这个回合开始,矛盾一步步变得严峻了。

第七节写了第四件事,吴质事件。从这件事开始,曹杨之间逞才和忌才的矛盾由正面交锋转为非正面交锋,但矛盾的性质却愈趋激化。在这件事中,曹丕用大簏藏吴质载入府中是实有其事。杨修将情况告诉曹操后,吴质却令人用大簏装绢“再入以惑之”。结果曹操果然被迷惑,反“疑修谮害曹丕”,因而“愈恶之”。杨修对曹操毫无戒备之心,而曹操却对杨修是早有成见在胸。这样的局势,对杨修来说是越来越险峻了。

第八节写曹操试二子才干,这是曹杨矛盾的第五件事。曹操令曹丕曹植各出邺城门,却密令门吏勿放出。曹丕受阻而回,交了一份不及格的答卷。曹植听从杨修之计,斩门吏而出。这一对策本是曹操所赞赏的,但当他一旦知道“此乃杨修之所教也”,便觉大受愚弄。在他看来,杨修的逞才,已发展到干扰自己决定继承人的大事,发展到把自己当作愚弄的对象,这样的逞才如何能够容忍,因而“操大怒,因此亦不喜植”。

第九节写杨修为曹植作答教,这是二人矛盾的第六件事。曹操“每以军国大事问植,植对答如流”,曹操心中本来怀疑,后见了杨修所作的答教,知道又是杨修在愚弄自己。这样一个奸诈、忌才、残忍、暴戾之人,岂能容得别人的愚弄,到了这一步,逞才忌才的矛盾已高度激化,曹操“已有杀修之心”。文章写到这里,杨修被杀这一最终结局已箭在弦上,蓄势已足,读者回头再看第一部分,才真正明白了杨修的死因。第二部分写的这六件事,环环相扣,层层深入,令人信服地展示了一对矛盾由产生到激化的过程。

最后一部分(10—12节)主要写杨修死后,曹操草率出兵,大败而回。

第十节写曹操佯怒夏侯惇。因为夏侯惇也参与了“鸡肋令”事件,只有对其同样追究,才能遮人耳目。但一个“佯”字,进一步深化了曹操性格中的虚伪和狡诈。

第十一节写曹操兵败。曹操出兵,其实并非初衷,但他的真实心事从杨修口中说出,已被自己斥为“造言”,这就骑虎难下,不得不打这违心的一仗。结果寨子被马超劫了,自己也被魏延一箭射中。这一仗既是杨修“逼”出来的,其结果又正在杨修预料之中,所以这节看似写曹操与魏延等人的交锋,实际上还是曹杨矛盾的余波。从一定的意义上说,这一仗的失败,才是逞才和忌才矛盾的真正结局。

第十二节写曹操厚葬杨修。这节在简略交代曹操伤势后,写他战败之后“方忆杨修之言,随将修尸收回厚葬”,在一个奸诈虚伪的脸谱上勾画了最后一笔,完成了曹操形象的塑造。

本文始终围绕逞才和忌才这对矛盾来展开,把一系列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轻松到严峻、由戏谑到杀气腾腾的事件安排得井然有序,令人信服地把矛盾一步步推向高潮。而两个对立的性格,就在这一系列矛盾的展示中被生动地刻划了出来。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