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名言篇·进不求名,退不避罪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孙子兵法·名言篇·进不求名,退不避罪》鉴赏

〔地形〕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民是保,而利合于主,国之宝也。

【鉴赏】这是孙子论述的一个指挥作战的将帅应该具有什么样的道德品质的名言。刘寅注:“进不求战胜之名,退不避违命之罪,唯民命是保而吾君是利,此乃国家之宝也。”顾福棠注:“进不求战胜之名,实有利于国家而进也;退不避违命之罪,实有蹙国残民之害而退也。”孙子在这里描述了在前线作战的将帅应有这样的精神境界:他向敌人进攻不是为了求得功名利禄,而是因为这样对国家和人民有利;他撤退不避违抗君命之罪而要受到的惩罚,只是因为这样做可以保护人民和军队不遭受毁灭性的打击;他所做的一切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保护人民,并符合君主的根本利益。这样的将帅,是国家的瑰宝啊!

三国魏明帝时,驻守于上庸(今湖北竹山县)的蜀降将孟达在诸葛亮的诱惑下,准备联合蜀、吴,反叛魏国朝廷。屯驻于宛城(今河南南阳市)的魏将司马懿得知这一消息,立即着手征讨。按照当时的法令,司马懿要发兵征讨,必须先上报朝廷,待批准后方可行动。但宛城离朝廷路途遥远,孟达反叛又迫在眉睫。为争取制敌时机,司马懿在没有得到朝廷诏令的情况下,果断采取行动。他率军昼夜兼程,仅用8天时间就到达上庸城下。司马懿军的到来,使孟达措手不及。由于时间短促,城防工事尚未坚固,孟达部属见势不妙,即出城投降。上庸很快被攻破,孟达兵败被杀。魏将司马懿“不求名”、“不避罪”,为保卫国家而“利合于主”,他没有得到朝廷批准许可,便擅自率军,迅速平定了一场降将勾结别国势力的叛乱。司马懿在晚年虽有专权篡位的迹象,但在早年还是忠心于魏君,对魏国政权的巩固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民是保,而利合于主,国之宝也。”孙子提出的对将帅思想品德的这一要求,在今天来说仍有其积极的现实意义。进攻不求名利,退却不避罪过,只求保护人民,这是多么高尚的情操!如果把“利合于主”改为“利合于国”,其精神境界将更高。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