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名言篇·将通于九变之利者,知用兵矣》鉴赏
〔九变〕圮地无舍,衢地合交,绝地无留,围地则谋,死地则战;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故将通于九变之利者,知用兵矣;将不通于九变之利者,虽知地形,不能得地之利矣。治兵不知九变之术,虽知五利,不能得人之用矣。
【鉴赏】这是孙子论述用兵作战必须通晓“九变”之利的名言。所谓“九变”,就是指“圮地无舍”到“君命有所不受”这样许多变通的办法。“九”是数之极,“九变”不一定指九种变化措施,而是指各式各样、五花八门的“变”的策略。孙子在《九变》篇中指出:遇到地势低下、道路难行、易被水淹的圮地,不要驻扎和在那里过夜;在四通八达的衢地扎营,要与相邻的各国联合、结交;遇到交通困难、无水草粮食、不能生存的绝地,不可久留而应迅速离开;遇到地形四面险阻、出入通路狭窄的围地,要巧出奇谋,不陷入困境而制胜敌人;陷入前不得进、后不得退、敌人威逼、大难临头的死地,就要勇猛异常,拼死战斗。有的道路因为险恶,虽然近而不走那里;有的军队因为凭险固守或拼死战斗,虽然人数少而不去袭击它;有的城市因为防御坚固、将士死守,虽然经过而不去进攻它;有的地方因为得之难守又无用处,虽然近在咫尺而不去争夺它;有的君命因为对军队和战事不利,虽为君王发布也可以不接受、不执行。上述许许多多变通的措施和办法,孙子称其为“九变之利”。他认为:将帅精通于上述九变之利的,是知晓用兵之道的人;将帅不通九变之利的,虽知地形而不能得地之利;治兵不知道九变之术,虽知“五利”而不能得到士兵的拥护了。战争中,精通“九变之利”是何等的重要!
1934年12月10日,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通道(今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境内。红军原拟北上湘西,与红2、红6军团会合,但此时,蒋介石已判明红军动向,在前方布下重兵,张网以待。红军如果继续北上,势必与敌20万重兵展开决战,这是极其危险的。在这生死攸关的严重情况下,毛泽东提出放弃北出湘西的计划,而转进敌人兵力薄弱的贵州。当时,博古、李德虽然反对,但政治局的多数同志赞成毛泽东的建议,中革军委乃决定西进贵州。次日,在黎平(今贵州黎平县)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继续坚持西进主张。经过激烈争论,毛泽东的提议被通过。这样,红军放弃北上计划,改道西进,避免了覆灭的危险。此次改道,真如孙子所说:“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