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主题篇·战前准备》鉴赏
〔形〕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形〕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九变〕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之;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鉴赏】在战争之前,除了比较双方的“五事”、“七计”,预测战争胜负,用“庙算”进行决策,以及采用各种方法“为之势”、“因利而制权”外,还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这是孙子军事思想的又一个重要方面。《形》篇说:“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李筌注:“夫善用兵者,守则深垒,多具军食,善其教练;攻其城则尚撞棚云梯,土山地道;陈则左川泽,右丘陵,为不可胜也。”张预注:“审吾法令,明吾赏罚,便吾器用,养吾武勇,是立于不败之地也。”《九变》篇又说:“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之;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曹操注:“安不忘危,常设备也。”梅尧臣注:“所赖者,有备也。”上述孙子的言论和各家注解都充分说明战前各项准备工作的重要性。
战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历来军事家都十分注意。司马穰苴说:“凡战,定爵位,著功罪,申教令。”所谓“定爵位”是明确各级军官的高低和职责;“著功罪”是表彰军队各部过去的功劳和警戒过去的罪过;“申教令”是对部下加强教育,使其听从命令。他又说:“顺天、阜财、怿众、利地、右兵,是为五虑。”即在战前要选择天时、聚集财富、使众悦服、占据有利地势、重视兵器的配备和坚利。司马穰苴还说:“凡战,人习阵利,极物以预,是谓有善。”(《司马法·定爵》)他要求人人练习阵战之利,预先充分利用各种物质条件,就会有好的结果。可见司马穰苴对战前准备的重视。孙膑说: 战时要“事备而后动”;“无备者伤”,“无备者困于地”(见《孙膑兵法》的《势备》、《见威王》、《威王问》等篇)。可见孙膑也十分重视战前的各项准备。以上这些论述,与孙子主张“先为不可胜”、“立于不败之地”、“恃吾有以待”等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由于战前缺乏准备而导致战争失败的事,在春秋时代比比皆是。公元前638年,邾人出师攻鲁。鲁轻视邾,“不设备而御之”。结果两军一战,鲁师大败,鲁公的头盔亦被邾人所获。公元前582年,楚人伐莒。莒“无备”,“不修城郭”,故只十二日“楚克其三都”,莒国几乎被灭。公元前562年,秦庶长鲍等帅师伐晋,晋因秦师少而“弗设备”,结果“晋师败绩”。由上述多次战例说明,孙子主张在战前要“先为不可胜”和“立于不败之地”的论断,是从长期的战争经验中总结出来的,是多么英明而有远见的策略!
历史上因事先准备充分而取得战争胜利的事,也不胜枚举。公元619年,唐高祖李渊派秦王李世民迎战依附突厥的刘武周,在柏壁(今山西新绛县)与刘武周部将宋金刚对峙。诸将纷纷请战,李世民分析说:“宋金刚孤军深入,兵锋甚锐;但其补给困难,故其意在速战,不利持久。我们则应养精蓄锐,等待时机出击。另外,我们可分兵直趋汾(今山西汾阳市)、隰(今山西隰县),攻其腹地。如此,则宋金刚前无可掠,后有失地之忧,必然退兵。那时我们再进击,定有所获。”次年4月,宋金刚部因处境不利,被迫撤军。李世民乘势追击,在雀鼠谷(今山西介休市西南)大败宋金刚,使其损失惨重,狼狈逃窜。这一战役,李世民“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胸有计谋,抓住时机出击,因而取得大胜。
孙子关于“先为不可胜”、“立于不败之地”的策略,还可运用于非军事领域的各个方面,这里仅以体育竞赛为例。跳水是一项技术性很高的运动,参加跳水比赛要有很强的毅力,才能练得高超的跳水技能。跳水队员中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台上一秒钟,台下数年功。”比赛时成功、优美的一跳,要靠平时成千上万次的实践、改进、巩固、提高才能练就。第26届奥运会男子3米跳板跳水冠军、金牌获得者熊倪曾深有感慨地说:“中国跳水队所取得的每一块金牌,都是教练员同运动员用血汗浇铸出来的。”在跳水比赛中,只有如孙子所说的那样“先为不可胜”,练就一身别人无法超越的本领,才能获得冠军,夺取金牌,在世界体坛上一展雄风!
孙子所说“善战者先为不可胜”、“立于不败之地”、“胜兵先胜而后求战”等教导,应该成为体育竞赛项目参加者的座右铭。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