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名作《朱秀娟·女强人》原文|主题|赏析|概要
作者简介 朱秀娟(1936—— )女作家,江苏省盐城县人。日据时代在家乡读小学,1949年随家人去台湾。台北恕强高中毕业后,考取铭传商业专科学校读会计统计系。1960年前后赴美留学,1963年返台投身商业界。曾在台北、香港、美国纽约等地从事商业工作,任一鑫企业有限公司董事长。60年代初开始小说创作。朱秀娟在《我的创作生涯》中曾经讲到她要弃商从文、决心从事小说创作的动机。她说:“我的创作生涯开始得很晚,学校毕业后,就在社会上做事,深感世事无常,自己所拥有的实在是太少太少,再加上我酷爱阅读,顿然希望能把自己的思想用文字留下来的话,当可足慰平生了。”她的创作目的很明确,就是要用文字留下自己思想的足迹。她的作品的社会作用和在读者中产生的反响,已把她推上了历史的见证人和妇女的代言人的地位。朱秀娟是一个擅长写长篇小说的作家,她最擅长于在曲折但不离奇的故事中去展现女主角的生活和命运,代表作为长篇小说《女强人》(1984年中央日报社)。曾获1979年台湾文协小说创作奖。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再春》(1969年台北立志出版社)、《雨荷》(1969年台北皇冠出版社)、《破落户的春天》(1971年皇冠出版社)、《归雁》(1972年皇冠出版社)、《梧桐月》(1976年皇冠出版社)、《花墟的故事》(1981年皇冠出版社)、《万里心航》(1983年台湾黎明文化公司)、《晚霜》(1984年台北皇冠出版社)、《日落春不再》(1984年皇冠出版社),短篇小说集《桥下》(1968年台北立志出版社),散文集《纽约见闻》(1972年中华日报社)。
内容概要 入夜时分,台北市仍然燠热得使人透不过气来,林欣华和洪嫦秀坐在白漆铁椅上一时无话可说,欣华联考落选了,嫦秀劝她再考一次,欣华拒绝了,她决心告别学生时代,去走另一条路。送走了同学,欣华一个人走进家里,几乎同时,她发现自己爱上了邻居叶济荣大哥,而他已有了女朋友。失学、失恋威胁着她,她正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徘徊。第二天天未亮,她给家人留张条子就出去找工作了,凭着她的年轻和热情,她相信能找到职业,但一个高中生,没有任何操作技能要想找一份合适的工作谈何容易。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终于被郊区新庄成衣厂的业务经理看中,给她半个月时间学打字,然后再去上班。她为能有自己的一份工作而欣喜,济荣鼓励她好好干,将来一定会有成就,同时又给她补习英文。半月时间,她克服了工作上的困难,学习上的辛劳和感情上的失意,当她打出的第一份英文信件得到同事和经理的首肯后,她进入了全源制衣厂工作。在这短短的时间里,把原本就好胜倔强的林欣华的个性磨得更加锋利。她不给自己有喘息的机会,除继续加班加点学打字外,还继续学英文。她的勤劳与敬业很快得到同办公室五位小姐的爱护与激赏。当她意外地接到一位外商的电话而自己一句话也说不出时,她又开始学英语会话,她对工作简直着了迷,只要有工作干,她什么烦恼都会忘悼。沈小姐辞职后,她又升为管信用状的职员,同时继续兼办公室的打字工作,一人身兼两职时间不够用,她便借钱买部打字机在家里干,她留心观察学习,从打表格中她掌握许多应用知识,她自制的预测生产进度的表格对工厂生产管理挺有用,她的才华得到上司的赏识,不久,她又负责制造单方面的处理工作,业务经理又给她增加打字员的薪水,尽管别人有看法,但她只做好自己的工作,别的一概不问。她累病了,仍舍不得耽误工作。在与客户谈生意时,她感觉自己需要会计方面的知识,济荣给她推荐了一位会计系的高材生现在银行任职的沙淑惠,听了沙淑惠的讲解后,她基本上掌握了会计学的大致原理。正当她事业上蒸蒸日上之时,业务经理把她推荐到震洋贸易公司。他的一位在香港的朋友吴东培在台北设立了一个贸易公司,搞得不好,想让他去料理一下,他觉得欣华完全可以胜任,便把她介绍去。到震洋公司不久,她便发现公司问题很多,尤其是主持人黄天元把公司的大生意转到自己的帐户上,吴老板知道后很伤心,他不再想和任何人合作,从此便把公司的事全交给林欣华一人处理,她成了名副其实的总经理。她忙得不可开交,连叶济荣赴美送行都无法参加,因为她要亲自到机场接待一位叫吉米的客户。吉米不相信这样年轻的小姐会是公司的总经理。公司一方面招待好吉米,让他满意公司的能力,同时又时时警惕不给其他公司以可乘之机,最后公司和吉米顺利地签订贸易合同。在扩大公司客户数量范围时,她又请沙淑惠小姐帮忙整理公司的财务。正当她的事业蓬勃发展之际,港商阔少雷蒙突然闯进她的生活,雷蒙的潇洒英俊、谈吐不凡,对她的那份深情,的确让欣华激动,他们俩几乎是一见钟情并很快跌进爱河,欣华闪电般地决定到香港和雷蒙结婚,但她很快意识到,做了雷家少奶奶,就必须断送她的事业和独立的人格,这是她无法做到的,所以尽管她很痛苦,她还是离开了雷蒙,回到了她的震洋公司。她现在了解到,一个现代生意人尤其是做外销的或成衣商,必须了解市场,清楚世界各国的内政外交以及经济结构、运输情况,否则生意不但不能扩展,而且就是有钱也不敢贸然投资。她征得吴老板的同意,增加了一批工作人员,调整了公司的组织,在她的训练培养下,现在一些人也可以独挡一面接待客户,而不必事事都由她亲自出马。震洋公司发展得稳健而迅速,在一次次的经济危机中屹立不动。石油价格的上涨,使得一般工厂朝不保夕,国外的买主反而把订单交给震洋公司,他们除了相信公司的工作能力,出货能力以外,更相信它的赔偿能力,在这样的风云际会下,公司的生意越做越大。为争取一个大客户,她只身赴美,利用她的聪明才智把一年两千万美元的生意从一群老谋深算的美国资深生意人手里接了过来,台北工商界为之震动。目前震洋公司乔迁新楼之后,气势非当年可比。为把握世界潮流,欣华出国的机会日渐增多,这一经常出国,引起公司里同仁的纷争迭起,她在国内可以一句话就解决的问题,往往因她的无法从中主持公道闹出些轩然大波来,使得替她照顾公司的吴东培焦头烂额,不止一次提出要她设法解决这个问题。遗憾的是吴东培未经她的同意,擅自决定派一位总经理来代替林欣华,引起欣华的愤然辞职,后经业务经理从中协调,林欣华可以照拿公司的全额薪水,“金宝”公司这样的大客户名义上属公司,利益属她个人。在事业上执著追求的林欣华感情经历却比较曲折,与雷蒙分手后,她常约一些朋友打发寂寞的时光,后叶济荣从美归来,他们之间的感情并未顺利发展下去,她的女秘书哥哥的真诚、学识和风度打动了她,但他容不下她的事业,她逐渐发现,原来自己一直挚爱着的叶济荣,还在等待着她,在他们订婚的日子,吴东培又来找她商量在台北办一家电子工厂的事,全家人都很高兴。
作品鉴赏 《女强人》不仅是朱秀娟创作的里程碑,而且也是80年代台湾文坛长篇小说创作的重要收获之一。作品最突出的成就在于它成功地塑造了台湾当代女企业家、女强人——林欣华的形象,她的社会作用已远远超过形象本身的审美价值。林欣华联考落榜后,面对失学、失恋的双重打击,她不堕落、不自卑、不气馁,以非凡的勇气、毅力,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踏实肯干的精神,走上了一条成功的创业之路。在知识爆炸的时代,在台湾这种激烈的社会竞争非常尖锐的情况下,进不了大学门槛,几乎注定了无法驰骋无边的绿野,哪怕是矫健的良驹,也只好局限在被自己和别人认可的小范围内生活。而书中的女主角林欣华既不怨天尤人,也不妄自菲薄,她觉得事在人为,行行出状元。她很自信自己十年之后不会比上榜的同学差。她的成功首先得之于她的自信、自强,那种对事业的执著、迷恋。她只要身边有工作干,什么忧愁、烦恼都会忘掉,哪怕是男朋友的约会。从参加工作起,她从未让自己轻松过,即使生病她也丢不下自己的工作。她从不满足于自己已有的成绩,不断地充实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目标。打字学会了,她还要学英文、会话、会计,她常以自己的真诚赢得他人无私的帮助。在全源厂工作局面打开后,经理把她推荐到震洋贸易公司,她虽不熟悉这方面的业务,还是愉快接受了,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心理上、工作上都有困难、压力,但她知难而进。她以其方法的灵活多样、服务态度的周到、讲信用赢得了顾客的信赖。真正体现了顾客第一的原则。在工作上,无论是对公司的老板、一般职员,还是外商,她都坚持原则,维持公司的尊严和利益。对同事,她总是力所能及去帮助他们,但从不用金钱资助对方,而是鼓励他们自强自立,即便是她的亲哥哥,她也不愿养成他的依赖心理。对同学,她毫无顾忌地提出自己的建议。在个人的感情问题上,由于时间关系她常常惹得对方拂袖而去,造成一次次的曲折坎坷,但她始终矢志不一,追求感情的质量。从内心深处她深爱着叶济荣,可是知道对方有女朋友,她尽量克制自己的感情,把他作为可以信任的良师益友,从而得到一些精神上的支持、鼓励。她和雷蒙一见钟情,以身相许,然而一旦明白这需要以人格尊严、事业牺牲作代价,便果断地加以拒绝。她常因自己没时间陪男友而感到不安,但她的疏忽并非有意为之,她是企业家、女强人,但同样需要感情的慰藉,在孤寂之时,她曾邀请男朋友消磨时光,不过她不会轻易与人结婚,她之所以最后与叶济荣终成眷属,是因为济荣尊重她的感情,更理解她事业上的追求。林欣华从一位高中毕业的女学生在风云诡谲的资本主义世界里靠自信、自立、自强成长为成熟的女企业家、女强人,这是一曲高亢的现代妇女的颂歌。林欣华这一形象的成功塑造,填补了台湾女强人、女企业家在新文学人物画廊上的空白,并与新时期大陆在改革文学中出现的硬汉子形象相媲美。仅仅林欣华这一女强人形象的成功刻画就足以使这部长篇小说走进优秀小说之列。林欣华这一文学形象既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又融进了丰富的历史内容。她的意义给作家以启示:对台湾社会生活的反映,不仅写阴暗、写女性的牺牲堕落能揭示生活的本质,而从正面反映台湾的社会生活、塑造富有中国民族精神与现代意识的新一代女性,同样可以达到一种现实的真实、历史的深度。《女强人》最鲜明的艺术特色,就是小说的形式和内容、格调和气氛、环境和人物的和谐与统一。文字干净利落,极富表现力,在塑造人物时,十分注意外在环境的烘托和人物内在世界的深入开拓相结合,使人物富有立体感,具有力度感。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