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名作《礼平·晚霞消失的时候》原文|主题|赏析|概要
作者简介 礼平原名刘辉宣,生于1948年,毕业于北京四中。1969年初参军,到青岛海军部队,当过战士、干事等。80年代初转业回北京,当文学编辑,曾任《丑小鸭》月刊副主编。现在在鲁迅文学院工作。1981年发表处女作中篇小说《晚霞消失的时候》,以其题材的新颖、思想的敏锐和技巧的成熟引起很大反响,《青年文学》、《文汇报》曾专门组织讨论。在1986年第5期《昆仑》上发表的中篇小说《无风的山谷》获当年“《昆仑》优秀作品奖”。1987年又在当年第5期《人民文学》上发表中篇小说《小站的黄昏》。
内容概要 故事是通过小说主人公李淮平的口用第一人称叙述出来的。1966年春天的一个早晨,18岁的中学生李淮平和往常一样,在去学校上课之前到公园里的一片树林里温习功课。他爬上那个废弃的石筑高台,坐在汉白玉石栏杆上吃完点心,准备念那他并不喜欢的俄语。这时高台下面却传来了读书声,他悄悄探头一看,一个文静的少女正横坐在一尊张牙舞爪的青灰色石兽上读一本厚厚的外文书。李淮平有些不高兴了,这个每天早晨都属于他的领地居然出现了“入侵者”!他想开口读自己的书,却又怕人听到他那蹩脚的俄语;想溜走,而女孩子就坐在这个石台有台阶的那一面,挡住了他的路。最后他决定将那女孩轰走,于是打开俄文课本,突然爆发出一连串的大叫。不料那女孩却大大方方地走上来,纠正他读错的地方。两个人交谈起来,谈得很投机,居然讨论起文明和野蛮与人类的关系这样的大题目。在交谈中他们忘记了时间,想起看手表的时候离上课只差七分钟了,两个人匆匆分手各自去自己的学校。女孩离去的时候回头看了李淮平一眼,李淮平在她回首的一瞬间看到她眼睛里闪动了一个明亮的火花。他们没有通姓名,没有留地址,甚至连个约会也没有。李淮平只是从女孩借给他的那本英文版莎士比亚戏剧集上,知道她的名字叫南珊。三个月后是炎热的夏天,轰轰烈烈的红卫兵运动开始了。学校里不再上课,到处是铺天盖地的大字报和发狂的人们。一天晚上,身穿绿军装、臂戴红袖章的李淮平带领同校24个同样装束的红卫兵,去灵隐胡同七十三号抄原国民党高级将领楚轩吾的家。在楚家客厅里,李淮平审讯楚轩吾,要他交待在淮海战役中被俘的过程。楚轩吾陷入了痛苦的回忆。1948年冬,他作为国民党国防部高级专员去苏北海州视察东线防务,向第七兵团司令黄伯韬传达蒋介石的战役部署。他的儿子楚定飞和女婿苏子明都在黄伯韬手下任职。为了配合部队行动,楚轩吾留在海州,被任命为第二十五军代理军长,晋衔中将。战斗开始后,黄伯韬的部队一败涂地。楚定飞为了士兵不再作无谓的牺牲,劝黄伯韬下令投降,被黄伯韬枪毙了。黄伯韬让苏子明带一个连冲出重围报信,然后开枪自杀。楚轩吾带领一千余名士兵投降了。华东野战军第五纵队参谋长李聚兴接待他们,并以自己高深的修养和出色的军事才能使他们折服。李聚兴还向他们宣布了一个个人喜讯:两天前他的爱人在后方生了个儿子,为了纪念战斗胜利,预祝战争早日结束,他给孩子取名李淮平。楚轩吾的讲述对李淮平来说太意外了。他又把楚轩吾的外孙女和外孙叫出来训斥,没想到楚的外孙女就是南珊。他惊愕得说不出话来。从南珊的眼睛里,他看到了倔强、忧伤和失望,再也没有春天的早晨那种明亮的火花了。这个不平静的夏夜在李淮平的心上刻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两年多过去,1968年冬天,李淮平到火车站去给几位到内蒙古草原落户的朋友送行,在火车上意外地看到了南珊一家。南珊带弟弟南琛去农村插队,楚轩吾和老夫人来送她姐弟俩。李淮平偷偷躲在一边,听他们一家的谈话。从南珊的话中,他知道南珊心地善良但曾经受到伤害,因此信仰上帝耶和华。在那个春天的早晨,南珊曾经倾心于他,但又在那个夏天的夜里失望了。从楚轩吾对南珊的嘱咐中,他看到了楚轩吾身上沉着、渊博、宽厚、乐观的美德。十二年过去,李淮平已经成为海军军官,这年秋天他在从南方回北京的途中去攀登向往已久的泰山,与一位知识渊博、仙风道骨的长老同行,谈哲学,谈宗教。当他批评宗教的虚幻、不真实时,长老教导他:“对真善美的追求,才是人类精神生活的全部内容。而追求真的,是科学,追求美的,是艺术,追求善的,就是宗教”。晚饭后,李淮平与长老去月观峰看落日,意外地遇到了给一个外国旅行团做翻译的南珊。相隔十二年的巧遇使他又惊讶又激动,但当年那个年青姑娘已经变成了成熟的妇女。从南珊的口里,他得知楚轩吾和夫人四年前已去世,南珊的父亲苏子明已回国,而南珊的母亲却客死在法国了。南珊说十五年前的春天他们讨论的文明与野蛮的问题被她思考了十五年,她终于领悟到:“当我们试图用好和坏这样的概念去解释历史的时候,我们可能永远也找不到答案”。她说在信仰上她倾向于自己的祖先,赞赏“中国人那种乐天知命的自信和生死浮沉的豁达态度”。李淮平试图追回失去的爱情,南珊回绝了他,告诉他人生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内容,在人生的秋天不应再去追寻春天的爱情,而应去创造丰硕的果实。她说以后不要再见面,她愿意让那本李淮平珍藏了十五年的书永远留在李淮平身边。晚霞已消失,夜幕笼罩。望着南珊远去的背影,李淮平知道往事已经过去,自己的视野应当转向广阔的未来。
作品鉴赏 这部中篇小说的情节并不复杂,结构也很简单,但它的思想蕴含极其丰富。小说主人公李淮平和南珊虽然是两个年轻人,但小说不仅写了他们不同的命运,而且写了他们痛苦的心灵历程;不仅写了他们真纯的、一闪即逝的爱情,而且写了他们对人生、社会、历史乃至人类文明史的认识。尤其重要的是,在进行这种描写的时候,小说为他们提供了多重背景:一是与中国现代史密切相关的家庭背景。对于李淮平来说,父亲是担任要职的共产党高级将领,家庭意味着幸福、光荣与自豪;而对于南珊来说,父母都客居国外,外祖父又是曾经有过那种经历的国民党将领,因此家庭带给她许多自卑与屈辱,成为她心灵的重负。二是特定的社会环境,即主人公生活的那个年代。“文革”,“上山下乡”,东奔西走,曲曲折折,李淮平和南珊有各自不同的人生经历。这个环境对于李淮平来说很温暖、充满阳光,他造反、参军、提干,而对于南珊来说则意味着摧残与压抑。三是宗教背景。对于南珊来说,存在着“圣经”、“耶和华”,对于李淮平来说,存在着那个知识渊博、气度不凡的长老。正是在多重背景上对人物命运、情感历程、精神世界的多角度展示,使这部中篇小说真正具有了“较大的思想深度和意识到的历史内容”。它涉及的问题都是耐人寻味、发人深省的,在小说问世的80年代初尤其如此。那重压着南珊幼小心灵的痛苦和悲哀,揭露了封建“血统论”的罪恶和那个疯狂年代的残酷。李淮平曾经有过的狂妄,则引起人们对青年命运与价值的思索。他曾经激动过南珊,而后来又使南珊失望,一方面是受了狂热时代的愚弄,一方面是因为他自己人格上有缺点。李聚兴和楚轩吾这两个高级将领分别属于两个敌对的政治营垒,但在具有高深的修养和崇高的道德这方面二人却具有一致性。结合波西宁上尉对中国人天然禀赋的赞美来看,这两个形象体现的是对超越政治局面的、永远具有生命力的传统道德的肯定。小说对南珊信仰耶和华的描写,对长老形象的塑造,也并非简单地肯定宗教信仰,而是把宗教世俗化了。因为相信耶和华的南珊并没有去做基督徒,而是把耶和华作为“公正”的化身。她的人生态度是积极进取的,她赞赏“中国人那种乐天知命的自信和生死浮沉的豁达态度”。长老作为出家人,也是把宗教抽象为一个字——“善”。总之,这篇小说既为人们理解、塑造自身提供了多方面的启示,又为人们认识、评价历史提供了另外一种尺度——不同于一般的政治评价或简单区分好坏的价值尺度。这篇小说不仅以其思想蕴含的丰富性与深刻性吸引人,在艺术方面亦独具魅力。从结构来看,小说的结构简洁而又富于象征意味。小说只写了李淮平与南珊的四次相遇,由于相遇的时间和空间不同,因而每次相遇都具有不同的意义。四部分的标题分别是:“春”,“夏”,“冬”,“秋”。这种标题既给小说带来了富于诗意的自然气息,又具有某种暗示性:“春”暗喻纯洁与美好;“夏”暗喻狂热与迷乱,“冬”暗喻艰难与悲凉,“秋”则暗喻人生的成熟。每个标题与那一部分的内容都具有深刻的一致性。从风格来看,小说成功地把富于哲学意味的思辩和感伤、忧郁的情调统一起来。小说讨论了人生的价值、宗教与科学及艺术的关系、文明的起源、中华民族的天然禀赋等高深的问题,但这种讨论非常符合那些性格鲜明的讨论者的身分。这方面的描写使小说具有了哲学品格。小说的感伤情调是从“晚霞消失的时候”这个题目开始的,这个题目本身就是一幅具有感伤色彩的风景画。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也有一定程度的悲剧性:南珊这个纯洁的少女在孤独、自卑与痛苦中求助于耶和华;她在春天的早晨对18岁的李淮平萌发了纯真的爱情,但这爱情一闪而逝;李淮平十五年来一直珍藏着春天的早晨少女借给他的那本书,并将永远珍藏着;楚轩吾由一位将军落魄到回乡种田;……所有这些都给作品蒙上了一层淡淡的感伤色彩。小说对李淮平在春天的早晨做的那个梦的描写,对泰山上的云海、晚霞的描写,都非常生动,极富于诗情画意。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