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西施浣纱情》爱情文学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相传在春秋末年,吴越两国争斗,越王勾践败于会稽,于是便施美人计,命大夫范蠡四处访寻美女,进献吴王夫差。范蠡在苧萝山下偶逢浣纱美女西施,二人一见心倾,两相爱悦。但为了国家利益,不得不忍痛割爱。十年后,越王生聚教训,灭掉了吴国,西施与范蠡终于又得重聚,于是,二人便驾着一叶扁舟,泛五湖而去。



一、爱情故事的产生



西施又称西子,最早见于战国中叶的儒道经典著作。《孟子·离娄》有句:“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苟子·正论》曾云:“譬之是犹以人之情为欲富贵而不欲货也,好美而恶西施也。”《庄子·天运篇》亦云:“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这时的西施,只是作为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绝代佳人而被人们引譬称誉,尚无故事情节可寻。这种状况似乎一直维持到西汉。据《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载:勾践败于会稽后“乃以美女宝器令种(文种)间献吴太宰嚭”,而范蠡在帮助勾践灭掉吴国后,乃“装其轻重珠玉,自与其私徒属乘舟浮海以行,终不反。”这里所说的“美女”只是一个泛称,并非特指西施,而范蠡与之更无任何爱情纠葛。很显然,在司马迁的时代,美女西施与吴越争斗之间并无直接的关联,尚处于两个各自独立的传说系统。

将西施传闻与吴越争斗史事连缀在一起,并编织与范蠡之间的爱情故事,大约是在东汉时期。明冯梦龙《情史》“范蠡”条云:

西施,越之美女,家于苎萝村西,故曰西施。欲见者先输金钱一文。今嘉兴县南有女儿亭。《吴越春秋》云:“越王以吴夫差淫而好色,乃令范蠡取西施以献之。”西施于路与范蠡潜通,三年始达于吴。遂生一子,至此亭,其子一岁能言,因名“女儿亭”。《越绝书》云:“吴亡后,西施复归范蠡,因泛五湖而去。”西施山下有浣纱后。

《吴越春秋》,东汉赵晔撰,记吴自太伯至夫差、越自无余至勾践期间的史事,收集了大量的民间传说,其体颇类于后来的笔记小说,西施故事即是其中之一。《越绝书》不著撰人,《四库提要》以为是汉袁康撰,亦记春秋时期越国事,其文与《吴越春秋》相类。通过它们的有关记载,我们可以得知,在东汉时期,西施故事已开始形成,西施不仅已成为吴越争斗中的一个重要角色,而且还与范蠡之间生出一段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



二、历代文人的咏赋与评价



西施故事一经产生,便为历代文人所密切关注。西施的绝色美貌,西施的奇特经历,一直成为后人咏诵、评议的对象。他们或将西施作为理想中美的化身,极尽赞美之辞,如《后汉书·边让传》中的章华赋:“携西子之弱腕兮,援毛嫔之素肘”。如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他们或抚今追昔发思古之幽情,如清金和的《西施咏》:“溪水溪花一样春,东施偏让入宫人。自家未必无颜色,错绝当的是效颦。”如曹雪芹的《西施》:“一代倾城逐浪花,吴宫空自忆儿家。效颦莫笑东村女,头白溪边尚浣纱。”(《红楼梦》)而更多的文人学士则把注意力集中于对西施历史功过的评说上。女祸亡国论,在我国封建历史上具有相当影响,所谓“夏桀以妹嬉,商纣以妲己,周幽以褒姒”,似乎每一个朝代的倾覆,都要归咎到某一名妇女身上,“女祸亡国”这已成为封建正统史家文人撰写史书、评定史事时一个惯用的套子,对于西施的功过评价,自然也受到这种封建历史观的影响。于是在故事的流传过程中,便产生了种种不同的说法。如明末冯梦龙增补的《新列国志》第八十三回就已改写成:

勾践班师回越,携西施以归。越夫人潜使人引出,负以大石,沉于江中,曰:“此亡国之物,留之何为?”后人不知其事,讹传范蠡载入五湖,遂有“载去西施岂无意?恐留倾国误君王”之句。

这里所描述的西施故事的结局与《吴越春秋》记载的民间传说明显不同,代表了封建正统文人的“女祸亡国”思想。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拟话本小说《豆棚闲话》中。该书的第二则便是《范少伯水葬西施》:

那范大夫心肠,却又与向日不同了。与其日后泄露,被越王追寻起来,不若依旧放出那谋国的手段,只说请西子起观月色,西子晚妆才罢,正待出来举杯问月,凭吊千秋,不料范大夫有心算计,觑着冷处,出其不意,当胸一推,扑的一声,直往水晶宫里去了。

而与上述封建正统观念相左,唐宋以来,不少具有进步历史观的文人学士题诗作咏,为西施辩冤。他们认为国家的盛衰兴亡,取决于多种社会因素,而其昏庸当道,权奸误国,乃是最为重要的致败原因。所以唐崔道融为西施中辩道:“宰嚭亡吴国,西施陷恶名”(《西施滩》);唐罗隐则理直气壮地提出质问:“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西施》)宋王安石更一针见血地指出:“但愿君王杀宰嚭,不愁宫里有西施”(《宰嚭》)。而宋郑獬甚至将西施列为灭吴的首要功臣,认为应该为西施铸塑金像加以礼拜:“若论破吴功第一,黄金只合铸西施”(《西施》)。这些诗歌都从进步的历史观出发,给“女祸亡国论”以有力的批驳。



三、《浣纱记》的编演



敷演西施爱情故事最为详尽而且生动的是明中叶梁辰鱼编写的传奇剧《浣纱记》。据《静志居诗话》载:“梁辰鱼,字伯龙,昆山人,雅善词曲。所撰《江东自苧》,妙绝时人。时邑人魏良辅,能喉啭音声,始变弋阳、海盐、胡调为昆腔,伯龙填《浣纱记》付之。”(见蒋瑞藻编《小说考证》卷三)。

《浣纱记》初名《吴越春秋》,全剧四十五出,剧情梗慨如下:

越国上大夫范蠡,公暇之余,趁着“春和景明,柳舒花放”时节,微服出游,浪迹溪山。迤逦而行,来至苧萝山下山荫道上,恰与苧萝西村的浣纱少女西施溪边相遇。范蠡见西施生得天姿国色,艳质非凡,遂心生爱慕;西施亦对范蠡的“风流俊姿”颇为属意。于是二人便以一缕“溪水之纱”作为定情的信物,结下百年之好。吴王夫差为报杀父之仇,亲帅“水犀之师十万”杀奔越国而来。越军寡不敌众,三战三北,君臣俱被围困于会稽山上。范蠡献计越王勾践“君请为臣,妻请为妾”,卑身自贱,以麻痹吴王;同时又遣文种以美女二人、黄金千镒,行赂吴太宰伯嚭,离间吴国君臣。吴王夫差果然中计允降。西施自从与范蠡溪边邂逅,一直未见范蠡的音讯,遂转生离怨,“害得彻夜心疼,做出一腔春病”。其时范蠡正陪伴越王夫妇来到吴国石室,含羞忍耻为夫差养马,饱受人间苦楚。一日,吴王夫差打猎偶经石室,遥见勾践诸人虽“当此流离困苦之际,不失君臣夫妇之仪”,遂生见怜宽宥之情。适逢夫差偶感风寒,勾践听从范蠡的计策,亲为夫差尝粪问疾,卒以打动夫差。越王勾践在吴国经受了三年的“犬马之苦”,终于被赦免归国。归国后,日夜劳心,卧薪尝胆;重整社稷,以图雪耻。文种献策“选美女进上吴王,一则见我服役之情,二则动彼荒淫之志,奸邪进用,忠信见疑”。范蠡则以“为天下者不顾家”而主动举荐西施。西施在范蠡的极力劝说下,为了国家大计,终于答应了入吴的请求。入吴前,先由越国夫人在西土城别馆亲自教习歌舞,学成后,“一动唇,则飞声流转,馀韵飘扬,虽秦青韩娥,不过如此”;“一转身,则奇姿崛起,逸态横陈、虽惊燕游龙,不过如此”。西施入吴,夫差果然一见心倾,以为“合宫诸姬,无出其右”。自此朝欢暮乐,穷奢极欲,荒废朝政;奸佞伯嚭乘机用事,忠臣伍员被迫自刎,吴国势力渐衰。与此同时,越王勾践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兵精粮足,弓强马肥”,乘吴王夫差渡江黄池与晋国争霸之时,誓师伐吴,一举攻破吴都,夫差回救不及,自刎身亡,伯嚭亦被诛。吴国就此灭亡。范蠡以勾践“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安乐”,而功成身退,从吴宫中迎回西施,二人泛舟太湖,乘南风奔齐国而去。

《浣纱记》虽叙吴越兴亡故事,但却以范蠡、西施为核心人物,围绕男女主人公的悲欢离合来组织情节。西施本是一个“居既荒僻,家又寒微”的寻常百姓家女儿,美貌而又痴情。溪边浣纱,蓦然瞥见少年倜傥的范蠡,爱恋之情不由得在这个青春少女的心扉萌动。所以当范蠡表明身份,并提出要与她结为百年之好时,她既为范蠡的“不弃寒微”所打动,又为范蠡的“风流俊姿”深相吸引,未加犹豫便点头应允了。而当范蠡一去杳无音讯时,饱受相思之苦的西施也只有暗自情伤:

[皂角儿]蹙眉峰春山懒匀,削腰围罗裙宽褪。怪容颜平消几分,怅年华又惊一瞬,谁怜我任秋来,凭春去,度朝云,捱暮雨,独自温存。泪痕无尽,伤心有因,瘦伶仃,香消玉减,几时安顿。(见《六十种曲》,中华书局1958年版,下同)

三年后,终于得以与范蠡重逢,西施欢喜异常“春风满面生”。谁料范蠡却说出了要将她献与吴王夫差的话,西施再也按捺不住积蓄了三年之久的怨情:

[金落索]三年曾结盟,百岁图欢庆。记得溪边两下亲折证。闻君滞此身,在吴庭,害得心儿彻夜疼。溪纱一缕曾相订,何事儿郎忒短怀!我真薄命,天涯海角未曾经,那时节异国飘零,音信无凭,落在深深井。

经过一番情感与理智的痛苦较量,西施终于以“社稷废兴”为重,毅然割舍私情,强颜欢笑,舍身入吴。与此同时,西施这一人物形象的品格也得以升华,由一个柔弱痴情的青春少女,一变为坚贞刚毅、忍辱负重的巾帼英雄,令人可敬可佩,可亲可感。

范蠡是剧中的另一个重要角色。他虽身居越国上大夫的显要官职,但于功名利禄却十分淡泊,认为“贫贱虽同草芥,富贵终是浮云”,向往着“何年事了拂衣去,归卧荆南梦泽云”。所以初与西施相见,便为她的清新素朴的姿致深深打动,引为红颜知己,终生侣伴。当越王勾践困于会稽的时候,他苦身戮力,尽忠竭智,辅助越王勾践奋发图强,报仇雪耻。为此,他忍痛割爱,劝说西施入吴:

若能飘然一往,则国既可存,我身亦可保,后会有期,未可知也。若执意不行,则国将遂灭,我身亦旋亡;那时节,虽结姻亲,小娘子,我和你必同作沟渠之鬼,又何暇求百年之欢乎?

他并非是个无情之人,但在关键时刻却能将国家利益摆在个人的爱情幸福之上;而在功成名就之时,又能激流勇退,归隐江湖,这在封建社会的官宦文人当中,的确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

《浣纱记》借助生旦爱情抒发兴亡之感的写法,对后世传奇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清代洪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都在一定程度上承继了这种写法。

《浣纱记》是首先采用经过魏良辅改进的昆腔演唱的传奇剧,第一次成功地把“水磨调”运用于舞台,对昆腔的传布起了很大作用。它的一些优秀折出,如《回营》、《转马》、《打围》、《进施》、《游湖》等一直是昆曲舞台的著名折子戏。后世编演西施故事的各种戏曲作品,如汉剧《卧薪尝胆》、川剧《吴越春秋》、秦腔《访西施》等,也多取材于《浣纱记》。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