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对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若干问题的重新审视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高校文学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而其中又以中国现当代文学为最甚,这些问题总的可以归为两大类,一是外部问题,即整个教育外部环境的转化和高校学生来源的改变;二是现当代文学本身的问题。
外部问题与整个教育形势密切相关,如大学本科定位的问题、文学课教学内容的设置、学生成分、教师教法方面的问题等等。同时,现当代文学本身也存在一些诸如文学创作的多元化、对文学接受的多渠道和多层次、对文学经典的重新认识和定位、通俗文学与纯文学的界定、教学理论资源的变化等方面的问题。
现当代文学教学中的外部问题首先是大学本科的定位问题。从1977年恢复高考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近20年中,中国的大学教育基本上属于精英教育,本科培养的是专门人才,大学免费,经费由国家承担,毕业后由国家包分配,因而每年的招生名额也严格限制,普通高校每个专业每届新生大致是1~2个班,60~120人(如云南师范大学中文系1979年招收新生53人,1980年也是50多人;曲靖师范学院中文系1983—1989年每届招收新生均未超过60人)。在这样的背景下,考生大都可以按自己的喜好去选择专业,毕业后也能有与所学专业相同或相近的工作。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这种状况被打破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对文化的要求越来越高,教育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于是,高校招生年年扩大,新的高校也不断涌现。高等教育变成了普及教育和大众教育,高中毕业后大多数都能接受高等教育,高校不再单纯强调专业教育和培养专门人才,而是强调素质教育或通识教育,上大学只是为了提高综合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修养,而真正的专业教育要到研究生阶段才能相对实现,所谓专业只是一个大致的方向。如汉语言文学专业就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当中还有许多专门的学科,如现代文学思潮、现代新诗、现代戏剧研究、鲁迅研究、汉语语法、文艺学等等。“文革”以前,一般院校中文系都分文学专业和语言专业,一些着名的大学分得更细,大学一年级就分文学、汉语和古文献三个专业,不同专业的现当代文学课时分配与讲法都有区别,文学专业的现当代文学课理所当然占分量要大些,而现在包括北京大学这样着名的大学中文系也不再分专业。这样,在低年级开设的现当代文学,也不得不适应这种变化需求,淡化专业性,强化素质教育、通识教育。
其次是课时问题。在大学中文系,中国现代文学曾一度成为“显学”,这是由当时的政治气候和现代文学本身的时代背景决定的,发端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中国现代文学从一开始就不是一场纯文学改革运动,它只是五四思想启蒙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换言之,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历程与中国革命的进程是同步的。一部中国现代文学史实际上是一部中国现代革命文学史,在“文革”中,古代文学和外国文学被当做封、资、修打倒了,却还可以讲鲁迅作品就是最好的说明。从20世纪50~90年代的一段时间里,现当代文学课时一直较多,而且大部分高校将“现代”与“当代”分为两门课。就连普通师范学院及师专,单现代文学课也都设置144课时(如昆明学院直到1999级的现代文学课仍为144课时)。80年代末期以来,高校中文系各种公共课、通识课不断增加,从而导致专业课课时不断压缩,加上双休日等因素,基础课的课时不得不一减再减。一般本科院校现代文学课总共设置108课时(其中现代文学54节,当代文学54节),就连一些重点大学目前现代文学课也只剩下72课时,加上当代52课时,共124课时,只相当于过去的一半。课时减少这么多,而当代文学的教学内容却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这样,整个课程的内容和讲法势必出现矛盾。
再次,当今大学生的情况发生了较大变化。从前一般报考中文系的考生都是真正喜欢文学并准备以此为职业的,他们中许多曾是文学青年,在中学阶段就已经读过不少文学名着及其与专业有关的书,有较好的语言文学基础,到了大学一年级接触现代文学作品很快就能适应。80年代末期以来,这种情况发生了质的变化,许多同学在高考前不一定喜欢文学,只是根据自己的高考成绩和学校的等级能进什么学校就报什么学校,有什么专业就学什么专业,他们所看重的是“上”大学本身而不是“学”何种专业。这当然与现今的高考制度有关,由于受应试教育的约束,在中学阶段无论教师怎样反复强调语文的重要性,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还是没有明显增加,又由于中高考试题的标准化程度越来越高,实际上高考语文要获取高分也无须太深的文学修养,所以语文学科在中学教学中的地位并没有随之提高。这样就造成了相当一部分考入中文系的学生从严格意义上讲语文还不能过关,因为他们连起码的一些文学作品都没有读过,应该掌握的汉语知识也有限。笔者曾经在昆明学院中文系2005—2009级本科生中作过一个调查,结果不容乐观,80%的同学除了中学课本上的选文外,对现当代文学名着基本没有读过,对50、60年代的长篇名着更是一问三不知,这与60年代以前出生的那一代知识分子有着天壤之别(后者是否上过大学或是否上中文专业都读过大量的古今中外的名着,都有比如今20岁左右的青年高的语言文字能力与修养,他们的人文素养往往不是在大学获取,而是在社会生活和大量的阅读中获取的)。这样的学生踏进大学一年级就要上现代文学,其困难是可以想象的。而且为了就业的需要,为了今后有更多的发展机会,许多学习中文专业的学生更热衷于英语和计算机的学习,忙于考各种“资格证”、“等级证”,为了今后的就业方便,有些学生还要考各种留学外语资格证,这样势必造成精力分散,“专业意识”不像以前那样明确,他们对专业知识也就不那么重视了。当然,现代文学课也就比以前难上多了。
自然,现当代文学课的尴尬处境和局面也有这门课本身的一些原因。
第一,是作品的时代性问题。我们说文学反映一定时代的社会生活,这当然没问题,但如果文学与时代或者说与某一个时期的政治结合得过于紧密,也会出现一些矛盾。中国现当代文学在这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这种矛盾会越来越明显。“五四”以来的新文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紧跟时代,迅速反映时代风貌。这固然有其好的一面,但其局限性也很明显。为了迅速反映时代风貌,作家创作有时就得像写通讯报道那样地赶时间,这样的作品艺术性难免不够完美。同时,由于时代性太强,随着社会的发展,那些作品就会失去其存在的社会环境,当今的青年学生很难理解和认同。一个典型的例子便是以《子夜》为代表的社会问题分析小说和以《创业史》为代表的合作化小说的被冷遇。这两类小说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特定的发展阶段让同学们了解和认知是必要的,但在课堂上作为文学精品去鉴赏却较困难,类似的还有解放区的某些诗歌、小说、戏剧,以蒋光慈为代表的左联革命爱情小说等等。这些作品情节不十分生动,人物性格和创作模式都存在着公式化、概念化的现象,除研究者外,很难引起人们的兴趣,就是中文系的学生也不愿意花过多精力去主动接受。
第二,随着社会的开放,文学研究也显出多元化趋势。许多文学研究的禁区早已被开垦,从前的许多热点已经变得司空见惯,例如:在80年代初的几部文学史教材中一般找不到钱锺书、张爱玲、沈从文、张资平、无名氏(卜乃夫)、徐纡、张恨水的名字。1982年重新修订出版的王瑶的《中国新文学史稿》(上、下)被学术界认为是较早的一部文学史,但下限却只写到解放区文学,对国统区文学一笔带过。1979年出版唐弢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三卷本是大陆最权威、史料最翔实的一部文学史教材,对上述作家也未提及。其他如郁达夫作品的性爱描写,徐志摩、戴望舒的爱情诗,一些有争议的作家作品等等,在80年代以前都是禁区。那时在课堂上扩展一些文学史教程以外的内容和作家作品就可以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同学们也有探索的热情,而有时一篇有争议的作品或理论文章的发表,同学们会自发地组织讨论,甚至是争论。如今文学创作的自由度越来越高,理论上的禁区也大大减少,文学的轰动效应很难再现,这样具有神秘感的作品不再神秘,因而同学们探索的热情也降低了不少。
第三,文学的受体与接受方式发生了改变。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渠道愈来愈多元化,与从前那种多数知识需通过书本获得的传统方式相比先进了许多,也快捷了许多。信息时代、高科技、多媒体、网络技术的普遍应用使得人们不一定要通过阅读作品本身才能了解文学。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更乐意通过电影、电视剧、网络等形象、快捷的传播形式去接受文学作品。对于今天生活于网络时代、读图时代、消费时代的青年大学生来说,他们的阅读呈现出明显的消费化和业余化特征,也很难静下心来去阅读文字的东西,特别是那些大部头的文学作品,这在中文系学生中也普遍存在。笔者曾在近五年的本科生中作过调查,读过三本以上现代长篇小说的同学寥寥无几,许多同学都是课堂上做一点笔记,考试前背一下教材上的要点,过后基本没什么印象,这样的阅读方式和学习习惯怎么能学好现代文学呢?由于不读作品,不少学生在做作业或写论文中所引用的不是文学作品中的原话,而是通过改编的电影、电视剧中人物的对话,甚至情节的介绍也来自影视作品,这造成了阅读者的浮躁和难以深入理解作品,因为任何高明的改编者,也难于原汁原味地将原着呈现在读者面前。
第四,对现代文学经典的重新审视和定位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文学创作也越来越现代化、生活化、世俗化。文学创作本身的巨大变化必然影响到读者的阅读心理,这主要表现在青年学生对传统的经典作品已不再那么感兴趣,还不用说现当代文学中的经典作品本来就不多。与此相反许多学生喜欢的是流行的网络文学、快餐文化,甚至恶搞(恶搞也有它的市场和生存空间,这主要是由于竞争激烈,人们的生活压力大需要释放等因素造成的)。从前人们认为非常神圣的东西不仅引不起他们的兴趣,有些年轻人甚至觉得可笑。笔者在课堂上曾遭遇过令人哭笑不得的尴尬:曹禺的《雷雨》一向被认为是中国现代最优秀的作品之一,这样一出惊心动魄的大悲剧给人许多超越现实的思考与回味,能引发读者对命运的追问。可就是这样一部名着,许多同学从中看到的只是一个有趣的乱伦故事,在观看教学电影周萍认母情节时,有人甚至起哄,这么扣人心弦的情节在他们看来只不过是谜底将要被揭穿的刺激。同样的事情在其他作品的讲授中也时有发生,有同学仅把《红旗谱》看做一个复仇的故事,把《林海雪原》当做警匪片,把《青春之歌》说成一个女人和三个男人的故事。总之,名着完全被颠覆,被看成了市井文学。这当然不能完全怪青年学生,近年来影视作品的商业化运作也加速了名着被颠覆的程度,许多现当代文学精品被重新解读后拍成长篇电视剧,如《雷雨》、《日出》、《原野》、《家》、《红旗谱》、《林海雪原》、《青春之歌》、《铁道游击队》、《敌后武工队》、《小兵张嘎》等都重拍过,收视率并不高。这是因为这些作品已失去了当时当地的环境和读者群,而更主要的是经过翻拍的名着有许多早已失去了原有的精髓,带上了一些戏说、演义甚至搞笑的色彩,有明显的商业化倾向,其中以《雷雨》为最甚,在新版电视剧《雷雨》中,蘩漪和周萍可以出双入对去听音乐,去舞厅、咖啡厅,蘩漪俨然是一个随时可以弹弹钢琴、跳跳舞、喝喝咖啡的现代摩登小姐,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蘩漪何压抑之有,然而电视剧却安排了一个周萍与蘩漪私奔未遂的情节,很让人费解。公平地说,现当代文学经典与古代文学经典是不一样的,古代文学经典经历了漫长时间的检验,早已为广大读者所认同,它们的的确确是文学精品。而现当代文学中的所谓经典许多是经不起时间检验的,如左联的小说、诗歌、解放区的作品、17年文学、“文革”文学等,现在的年轻人并不认同。经历了十年动乱的那一代作家和读者普遍有一种深深的使命感,有强烈的忧患意识,他们追求崇高,自觉地把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如刘兴武、蒋子龙、王蒙、张贤亮、古华、鲁彦周、北岛等。而在和平时期和优越环境中长大的青年学生对他们作品的认同感却不高,也很少理解,当然也不愿读他们的作品。这些情况无不影响着大学生对现当代文学作品文本的阅读。
第五,通俗文学与纯文学之间的关系问题。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各种通俗文学迅速占领了图书市场,让人们耳目一新。尤其是多年被禁的港台文学,诸如金庸和古龙的武侠小说、琼瑶的言情小说、三毛的游记小说等,以后是帝王系列传奇演义小说、打黑除恶的反腐系列小说、海岩的公安言情小说、美女作家们的情爱及性体验展示、韩寒和郭敬明的青春小说以及近期流行的网络小说等等,迅速吸引了大量读者。通俗文学是一种快餐文学,其特点是大众化、平民化、通俗化,它之所以能广泛流行,关键是它能通过巧妙的构思使得悬念迭出,情节曲折生动,人物形象具体鲜明,栩栩如生,通俗易懂,贴近生活,因此能使读者迅速进入阅读欣赏状态,发挥文学的审美作用。从理论上说,通俗文学的繁荣对文学的发展是有益的,它是整个文学大家庭中的一个成员。目前许多重点知名大学都开设了通俗文学课,金庸及其作品也写进了文学史,这当然是好事,但也带来一些问题,如曾有高校同时开设“鲁迅研究”和“金庸的武侠小说”两门选修课,选前者的同学寥寥无几,而后者则场场爆满。笔者在昆明学院开设过“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和“当代名作与影视鉴赏”两门公选课,前者报名的同学较少,后者则很火爆。当然这也不能完全怪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拿到学分,何乐而不为。显而易见,通俗文学的冲击,也使得愿意阅读现当代文学作品的学生大为减少。
第六,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改革开放30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固有的政治思想、经济理念、审美意识、金钱观念、生活方式、爱情观念都随之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因而对文学作品中许多理念的认同也发生了改变,一个突出的例子是过去人们认为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事迹不再被敬仰,曾经感动过几代人的爱情不再为现代青年所接受,由于爱情的自由化和多元化,使得如今的青年学生对文学作品中的古典爱情描写不以为然,觉得可笑、老土、抵触,甚至用来调侃。类似的情况不仅现当代文学中有,就是外国文学和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中也存在。
针对现当代文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在和同行进行交流探讨的基础上,也作了一些思考并部分付诸于教学实践,试图探索教学改革的有效方法与路径,并取得初步成效。
首先要改变以往重文学史轻作品、重理论体系轻基础知识、重研究深度轻实际应用的教学内容框架,重构教学重心。传统教学一般分为两大板块,即文学运动及作家作品,前者又细化为文艺运动大事件、文艺思想斗争、文艺理论发展,通常情况下是以史为线索,将作品的分析安插在文学史中来介绍且强调文学规律的掌握以及文学性质的判定。在讲解作家作品时除了理解外还包括研究,诸如鲁迅前期思想中的生物进化论观点在作品中的反映;学术界对鲁迅思想变化的几种不同观点;泛神论在郭沫若诗歌中的具体表现;西方古典及现代派戏剧理论对曹禺戏剧的影响等等,在教学中都需弄清楚。以往的学生对这些问题很感兴趣,并有所思考,可如今的同学却抱怨听不懂。基于此,在教学中我们只把文学史当做教学的一小部分,每个阶段只用4~6课时理清基本线索,而后把主要精力放在作品的分析上,这样比较适合低年级大学生的接受能力,也适应了时代的要求。
其次是处理好课内讲解与课后自学的关系,在多角度阅读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入大学之前许多学生接触的现代文学作品很少,而且他们也不愿意花时间去主动接触这些作品。因此,教师应顺势利导地强化学生的这种能力。新生的第一次现代文学课我往往会提出具体任务和要求:①规定必读作品20余种,每部作品要求写出800字以上的读书笔记,形式上不作规定可灵活掌握,如写体会、提问题、摘抄名言警句、剖析精彩片段、改写、续写等等,教师不定期检查和批改并计入期末总成绩;②要求背诵诗歌或散文10种以上,教师上课时抽查或由班委检查,在期末试题中适当涉及背诵内容;③提供复习思考题120~150题作为平时学习和复习的基本线索。这样,可以督促学生去阅读和背诵一些名着名篇,有百利而无一害。
再次,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功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大学教学方式以老师教为主,这种教学存在着非常大的局限性。现代信息技术给教学改革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空间:你可以创设情景,增加趣味,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也可以优化视听说组合,增加操练密度,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能在一节课中学到不少知识,极大地扩充了现当代文学教学的容量。在鲁迅、茅盾、巴金、沈从文、曹禺、张爱玲、钱锺书等章节的教学中,我们尝试有选择地让同学们观看根据作品改编的影视片或资料片段,让这些80、90后的孩子们对作品有一个具体的视觉感受。如鲁迅的《阿Q正传》,你讲得再生动细致,同学们脑中的形象还是模糊的,而观看了严顺开扮演的阿Q,就能给人留下很深的直观印象。再比如茅盾的《子夜》历来是教学的难点,里面包含了许多政治学、历史学、经济学、企业管理学、证券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当今的大学生是很难完全弄懂的,而在观看了电影《子夜》后,许多原着中看似深刻的问题就变得通俗易懂了。此外,同学们看了资料片《周氏三兄弟》后,对鲁迅的复杂思想有了更明确的理解。看了《茶馆》对老舍作品中的北京话有了感性认识,效果很好。除了放映影视资料外,多媒体设备还扩大了教学内容,节省了大量的教学时间。如在诗歌教学中,现代文学所涉及的诸如胡适、闻一多、徐志摩、李金发、艾青等一大批诗人,在短短几节课的讲解中是难以全面涉及的,因为如果将每一个诗人的诗作写在黑板上,时间不允许,更不用说细致讲解了,因此学生所学的东西在课堂上是非常有限的。而运用多媒体教学就不一样了,只要将教师备课的讲义做成光盘,就能在一节课中将许多内容讲完。还可以让同学们欣赏到教材以外的诗歌。如在讲朦胧诗与新生代诗歌时我曾将未公开发表过的新生代作品做成课件让同学们欣赏,第一次读到这样的诗使他们大开眼界,兴趣大增,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最后还要注重启发式教学,扩大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在现当代文学教学中,课堂讨论是参与的一种很好的方式。为了达到以上要求,在组织讨论之前,教师应当精心准备,要将教学过程中所涉及的一些现当代文学作品通过影视或阅读的方式让同学了解,再设计一些能开启、激发、活跃思维的题目,这样的讨论才是有效的。如在讲鲁迅时设计了这样的讨论题:①电影《阿Q正传》中阿Q做了一个关于“革命”的梦,这是原着中没有的,你如何理解阿Q的革命。②电影结尾旁白说:“阿Q并没有像小尼姑说的那样断子绝孙,据考证阿Q有许多后代,而且子孙繁多,至今不衰。”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同学们的讨论非常热烈。另外,课堂讨论也不能就作品谈作品,还要考虑到当下社会各方面的因素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与时俱进,如在讲到20世纪80~90年代的一些经典小说时我提出了如下问题:①《牧马人》中许灵均放弃亿万财产继承权回到大西北,今天你如何看待这件事?②《人到中年》中陆文婷的奉献精神在今天还有意义吗?谈谈你的看法。③《人生》中的高加林是一个怎样的人?如果你是高加林,在爱情上会作出怎样的选择?在讨论中同学们能各抒己见,答案也五花八门,提出的问题有些对教师也很有启发性,通过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并在讨论中加以适当地引导,最终使得同学们明白了研究问题的方法,受益匪浅。事实证明:我们分析问题不能只从问题的表面去着手,而是应当深入研究问题表面之后所隐藏的作家对人生、世界的看法,还要看到这种人生观、世界观是否可取。这样一来,不仅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真正起到了教书育人的作用。事实上课堂讨论前教师所付出的精力要比单纯讲解多得多,但效果却很明显,也很有价值。
除此以外,还可以采用阶段性小论文的撰写、小型话剧的排演、诗歌朗诵会等生动活泼的形式进行教学,都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学无定法,教无定法,笔者提出和探讨这个问题的目的也是为了求教于各位专家同行,以期更好地改善和提高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的教学。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