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欣赏能力
马克思说过,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那你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马克思,1985)马克思的话告诉我们,艺术欣赏,要求主体必须具备相应的欣赏水平、欣赏能力,否则,主客体之间就不可能产生交流和沟通。
那么,欣赏者怎样培养自己的欣赏能力呢?
欣赏能力的形成同其他能力的形成一样,是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经过后天的培养和训练而逐渐形成起来的。先天素质因素不去说它了,这里主要谈谈后天的培养。
在欣赏能力的后天培养中,可分为无意识培养与有意识培养两种途径。
无意识培养一般指的是家庭影响,学校教育,社会文化背景的熏陶濡染等。山村里的老奶奶在哄孙子入睡时,可能会哼个儿歌或讲个牛郎织女之类的故事,艺术的因子从此就可在幼小的心灵上扎根。小孩长大后,从学校里和社会上接触到的艺术因素就更多了。这种种接触无形中内化为对文艺作品的欣赏接受能力。这种内化的过程是主体所不自觉的,是一种无形的潜在的文化积淀过程。有了这种内化和积淀,主体就与社会“签订”了先验性文化契约,就获得了基本的适应社会文化氛围的能力,进入了接受社会文化(包括文艺作品)的最低水平线。
但仅有这种“不劳而获”的能力是不够的。艺术品是人类有意识的精神创造物,而不是像山川河流那样的自然存在物。因此要了解艺术的奥秘,要获得更多的艺术享受,就非要经过有意识的培养训练不可。
欣赏能力的有意识培养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努力,诸如生活经验的积累、思想水平的提高、艺术知识的丰富等。现在我们缩小范围,仅从方法论角度谈几个方面。
一、多欣赏最好的作品
歌德是世界文学史上少有的天才之一,他既有第一流的创作力又有第一流的鉴赏力。当他和秘书爱克曼在一起的日子里,常常挑选一些着名艺术家的代表作让爱克曼欣赏,耐心地讲解艺术品的妙处,尽可能地使爱克曼认识到作者的意图和优点,学会按照最好的思想去想,引起最好的情感。在爱克曼辑录的《歌德谈话录》中随处可见这样的事例。例如有一次歌德趁饭菜没有上齐的一小会儿,拿出17世纪法国最大的风景画家克劳德·劳冉的画让爱克曼“饱一下眼福”。歌德耐心地分析说:“这一次你从这些画里看到了一个完全的人,他想到的和感觉到的都美,他胸中有一个在外界不易看到的世界。这些画都具有最高度的真实,但是没有一点实在的痕迹。克劳德·劳冉最熟悉现实世界,直到其中的最微小的细节,他用这些作为媒介,来表现他的优美的心灵世界。这正是真正的理想性,它会把现实媒介运用来产生一种幻觉,仿佛像是真的东西,像是实在的或实有其事。”(爱克曼,1978)193
歌德的分析介绍显出了他卓越的艺术鉴赏力,他的话概括了理想主义艺术的基本特征:既要忠实于客观自然,又要表现出艺术家的灵魂世界,表里要融成一片。这就是一条很好的鉴赏经验,是把握一切同类作品的一把钥匙。对于文学作品,他多次劝爱克曼读莎士比亚,说莎士比亚无限丰富和伟大,他把人类生活中的一切动机都画出来和说出来了,读懂了莎士比亚就可以学会懂得人类的思想感情,就站到了一个很高的欣赏水平上。
歌德之所以如此诲人不倦地向爱克曼推荐第一流的好作品,目的在于培养他的鉴赏力。歌德曾解释说:“这样才能培养出我们所说的鉴赏力。鉴赏力不是靠观赏中等作品而是要靠观赏最好的作品才能培养成的。所以我只让你看最好的作品,等你在最好的作品中打下牢固的基础,你就有了用来衡量其他作品的标准。”
歌德的做法是有道理的。多观赏最好的艺术品,无疑是培养鉴赏力的有效途径。因为第一流的作品里蕴涵着艺术的奥秘,理解了它,就取得了衡量艺术的标准和尺度,有了打开艺术奥秘的钥匙,有了相应的视界和眼力。这就像登山一样,只有登上峰巅,才能将万里江山尽收眼底,才能领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愉快,才敢豪迈地宣称:“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但第一流的作品往往不是一下子就能看透的。“愈是伟大的作品,愈会使初读的感到兴味索然。高级文艺与低级文艺的区别,宛如贞娴的淑女与媚惑的娼妇。它没有表面上的炫惑性,也没有浅薄的迎合性,其美点深藏在底部,非忍耐地自去发掘不可。”正因如此,所以就必须慢慢地、一步步地去接近它、征服它。暂时不能理解可以放一放,等以后水平提高些了再来“攻坚”,但千万不要从此不再问津。要把它当作磨刀石,利用它来磨砺自己的鉴赏力,一旦你终于征服了它,就证明你已攀登到了一个相当高的基点上。
二、博览
多欣赏第一流的作品对于培养欣赏能力是必要的、有效的,但仅有此点还不够,还要勤于博览,尽可能多地接触、涉猎各家各派各种体裁各种样式的作品,从博览中培养自己的欣赏力。袁枚在《随园诗话》中就提出过这样的意见。他说:“文尊韩,诗尊杜,犹登山者必上泰山,泛水者必朝东海也。然使空抱东海、泰山,而此外不知有天台、武夷之奇,潇湘、镜湖之胜;则亦泰山上之一樵夫,海船上之舵工而已矣。学者当以博览为工。”
袁枚的意见是有道理的。如何提高欣赏者的欣赏能力,这不是一个通过理论思辨所能解决的问题,而是一个现实的实践问题。能力都是从实践中培养出来的,离开了实践,主体的任何能力都无从谈起。对于欣赏能力的培养来说,实践就是多欣赏文艺作品。这一点,有眼力的理论家早就意识到了。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篇中说:“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故圆照之象,务先博观。”狄德罗也曾说过,所谓艺术欣赏力其实就是由于反复的经验而获得的敏捷性,是通过不断地观察各种现象而获得的。许多有杰出欣赏力的人的经验也充分证明博览对于提高欣赏力的重要性。如马克思,从小就酷爱文艺作品,在父亲的指引下他熟读了法国文学,在未婚妻家里又大量接触了古代文化和希腊艺术,熟悉了莎士比亚。中学大学时期曾热心文艺创作,写过诗歌、小说和剧本。成年后仍广泛博览古今优秀作品。在艺术领域里,他几乎是无所不涉的猎人。据他女儿和女婿拉法格的回忆,他能大量背诵歌德、海涅的诗作,每年都要重读希腊悲剧的原文,对但丁、莎士比亚、巴尔扎克、狄更斯、萨克雷、菲尔丁等人的作品,他几乎如数家珍。据有人统计,他在《福格特先生》一书中,引用的文艺家就有49人,引用的文艺作品竟多达59种。艺术鉴赏力极高的我国美学家王朝闻,也是艺术的着名“博”士。据有人统计,在他的8本着作中,不计那些信手拈来、未点名字的作品,而仅算准确标出名目加以论述的作品,就有美术(包括摄影)628件,戏曲387件,诗词93首,小说94种,电影、舞蹈等其他作品83件,共计1280余种。至于他欣赏所及的作品,恐怕就难以数计了。
总之,博览是提高艺术欣赏力的一条有效途径,这条途径完全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论的认识论。不可能设想,一个从来不接触文艺作品或接触很少的人能有很高的艺术欣赏能力。
三、比较
朱光潜先生提出,要提高欣赏能力,“比较”的方法也是不可忽视的。他说:“一切价值都由比较得来”,“要把山估计得准确,你必须把世界名山都游历过、测量过。研究文学也是如此,你玩索的作品愈多,种类愈复杂,风格愈分歧,你的比较资料愈丰富,透视愈正确,你的鉴别力(这就是趣味)也就愈可靠”。(龙协涛,1984a)395
朱光潜以自己的经验为例说明以上观点。他说自己小时候习文言文而抵触语体文,后来接受了语体文,又对文言文颇多反感,再后来经反复比较,觉得文言文仍有其不可磨灭的价值。专就文言文来说,起初他学“桐城派”古文,跟着古文家们骂六朝文的绮靡,后来稍致力于六朝人的着作,才觉得六朝文也有为唐宋文所不可及处。在诗方面,他先从唐诗入手,觉得宋诗索然无味,后来读宋人作品较多才发现宋诗也特有一种风味。出国后学外国文学的经验也大致相同。往往从笃嗜甲派不了解乙派,到了解乙派经过比较又重新肯定甲派的价值。从朱光潜的经验可以看出,欣赏力不断提高的过程也就是对不同作品反复比较、反复体味的过程。
比较是一种有意识的心理活动。没有比较,博览可能只是欣赏量的扩大而不会有欣赏力的质的提高。所以,博览必须与比较相结合,博览是比较的基础和前提,比较是博览的升华和提高。
四、读点好的评论
有的作品,尤其是优秀作品,欣赏者未必能一下子认识它的价值,看出它的“门道”。这时候不要轻易宣布作品“没意思”,并从而弃之不看。最好的办法是找一些态度严肃、鉴赏力也高的评论家关于这一作品的评论,看他们是如何分析、评价作品的。由于评论家职业特点,一般来说眼力是高于普通读者的。评论家职责之一就是分析作品,指导欣赏。事实上,凡是好的文艺评论都是能帮助欣赏者提高艺术欣赏力的。20世纪30年代,当人们对鲁迅杂文的价值认识不足的时候,瞿秋白着文《〈鲁迅杂感选集〉序言》,深刻地论述了鲁迅杂文在中国思想战线上的伟大意义,从而把人们对鲁迅的认识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在 19世纪的俄国,当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大雷雨》开始上演时,人们只把它当作一出一般的家庭悲剧,并指责它有伤风化。年轻的评论家杜勃罗留波夫以犀利的眼光高度评价了这部剧作,指出女主人的反抗显示了“黑暗王国里的一线光明”,预示了受沉重压迫的俄罗斯妇女争取自由解放的美好前景。评论高瞻远瞩、深刻透辟,帮助人们大大地提高了对剧作的价值的认识。还有法国 19世纪作家司汤达,生前寂寞寥落,全然不为人知,长篇名着《帕尔玛修道院》,被迫廉价卖掉五年版权。但大作家巴尔扎克发现了这部小说,撰文给予高度评价,才使司汤达获得应有的地位,并至今声名显赫。可见,高明的评论对于提高欣赏者的欣赏能力是大有好处的。正如普列汉诺夫所说,别林斯基可以使得普希金的诗所给予你的快感大大增加,而且可以使得你对于那些诗的了解更加来得深刻。
五、多读书多穷理
宋人严羽论诗有这样一段名言:“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然非多读书,多穷理,则不能极其至。”(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1981)78意思是说,诗自有独特的审美特征,不是一般的知识、事理所能解释清楚的,因而必须靠妙悟。但是这并不是说要懂诗就不需要读书穷理,积累知识,而是要达到妙悟之境还必须多读书多穷理。严羽的认识很全面很辩证。虽然谈的是创作,但其精神完全适用于欣赏。文艺欣赏要靠感受和领悟,但这个感受和领悟的主体不是抽象的空洞的主体,没有广博的知识储备是“悟”不出什么东西来的。
如我们经常见到的佛像,一般人看来永远是那么呆板,毫无表情,从这里看不出任何东西,觉得无甚趣味。这就是没有看懂。佛像的毫无表情正体现了佛教的精髓。真懂的人是这样理解的:“雕刻家所要显示的不是劳瘁于生老病死,被时间磨蚀刻镂的肉躯,而是证真如的金刚法身,出离烦恼,寂然常住,不增不减。如果说有表情,那是一种纯存在的恬然;说是无情也可以,那是一种太上的无情。由这恬然中、无情中弥漫出意志主体的大自在。”(熊秉明,1987)241这样的理解才称得上透彻的理解,这种理解建立在对佛教哲学深刻把握的基础上。没有相应的佛教知识,可能吗?!
巴尔扎克曾经发出过这样的感叹:“艺术中存在着某种不可思议的因素。从来最美的作品并不能为人所理解。……因为欣赏者必须首先掌握打开这扇艺术之门的钥匙,内行人津津有味地体会到的妙处原来是封锁在殿宇中的。而并非任何人都懂得诀窍说‘芝麻,开门吧’!”(古典文艺理论译丛编辑委员会,1965)100让我们努力培养自己的欣赏能力吧!有了一定的欣赏能力,就一定会像《一千零一夜》中的阿里巴巴那样,喊一声咒语“芝麻,开门吧”,艺术圣殿之门向我们豁然洞开,张开双臂接纳我们。
思考练习题
1.说说从哪些方面培养自己的欣赏能力。
2.培养欣赏能力为什么必须欣赏最好的作品?
3.谈谈“博览”和“比较”对培养欣赏能力的意义。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