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论证论据的虚假来反驳对方错误或反动的观点。是驳论常用的方法之一。其特点是驳倒论据,使对方的论点不能成立。议论文中论据是论点存在的基础,论据真实,则论点正确;论据虚假,则论点谬误。反驳论据如同釜底抽薪,刨根倒树。论据通常有事实论据、数字论据和理论论据。釜底抽薪的目的是有的放矢地揭露其事实的虚妄、数字的虚假、理论的荒谬。这样,就彻底摧毁对方论点赖以存在的基础,使论点失去了必不可少的支撑而自行破灭。
例如毛泽东写于1949年的《“友谊”,还是侵略?》一文,文章是为批驳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所编纂的白皮书而写。为了给自己的侵略寻找根据,白皮书中罗列了许多“友谊”和“原则”,把美国在中国进行的宗教活动和搞的所谓慈善事业和文化事业等,都作为“友谊”的论据。毛泽东的文章便从揭露对方论据的虚伪入手对其进行了批驳:“参加八国联军打败中国,迫出庚子赔款,又用之于‘教育中国学生’,从事精神侵略,也算一项‘友谊’的表示。治外法权是‘废除’了,强奸沈崇案的犯人回到美国,却被美国海军部宣布无罪释放,也算一项‘友谊’的表示。‘战时和战后的对华援助’,据白皮书说是四十五亿余美元,据我们统计是五十九亿一千四百万美元,帮助蒋介石杀死几百万中国人,也算一项‘友谊’的表示。”毛泽东对艾奇逊在白皮书中所列举的事例逐一批驳,或揭露其虚假的面目,或昭示其血腥的结果,不但将他的论据推翻、论点驳倒,而且还借以建立了自己的论点:艾奇逊的所谓“友谊”是地地道道的侵略。
运用釜底抽薪法,首先要紧扣论据与论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内在联系进行批驳;其次,要紧扣反驳论点,并且注意反驳论据与反驳论点不可截然分开。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