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文学的写作手法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现代散文体裁中的一个类别。即文艺性的通讯报告,属于文学与新闻的边缘性体裁。

报告文学的原始定义是“艺术报告”。这是捷克著名记者基希提出来的。他认为,报告文学是“基于事实材料所写的速写”。1920年,基希用德文Reportage最早标出了这一体裁的名称,汉语直译就是“艺术报告”。所以,在“报告文学”没有统一的名称之前,一些报刊上称其为“文艺性速写”、“文艺性通讯”、“文艺性的调查报告”或“特写”等。

报告文学曾在无产阶级文学运动中产生过深远影响。早在1847年6月26日,恩格斯就以辛辣的笔触,写下了《基佐的穷途末日,法国资产阶级的现状》一文。后来,象高尔基的《一月九日》,杰克·伦敦的《深渊中的人们》,约翰·里德的《震撼世界的十天》等,都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报告文学在中国盛行是在20世纪20年代,名篇有《俄乡纪程》(瞿秋白)、《一个伟大的印象》(柔石)、《包身工》(夏衍)、《一九三六年春在太原》(宋之的)等。从30年代末到60年代初,中国报告文学获得很大发展,涌现出一批有影响的作家,形式、风格也更多样:既有范长江、骆宾基、萧乾、华山等写的有关大时代文艺性记事,也有曹白、黄钢、徐迟、魏钢焰等创作的大量人物特写,又有刘白羽、魏巍等的抒情性、政论性都很强的战地通讯,还有丘东平等人以深刻接触社会问题见长的报告文学作品。70年代以后,中国的报告文学出现了一个百花争纷的局面,它的内容几乎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形式也更多样化。

报告文学具有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新闻性,要能迅速、及时地反映现实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真人真事;二是文学性,要能运用文艺的手段,借助于形象来反映生活,要求比新闻通讯更形象、更生动、更富有感染力,有较多的文学色彩。

报告文学虽然不绝对排斥艺术虚构,却要求作品中占主体的人与事必须真实。这个“真实”不是指一般文艺作品中所说的生活真实,而是指新闻报道中所说的新闻真实,它所报道的事实,无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环境、细节都须真实,不能虚构。这种“真实”也不是有闻必录,更不是自然主义地照搬生活,它要求用具体的事例,真实、准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事物内在的规律性,达到真人真事与高度典型的真实相统一,新闻记实与文学典型相统一。报告文学必须以现实生活为题材,面向现实社会生活,不可能有纯历史题材的报告文学作品,这是它的新闻性决定的。它虽然没有消息、通讯等新闻体裁那么迅速及时,但仍需要注重时效。失去了时代的要求,也就失去了报告文学自身的特点。

报告文学具有强烈的文学性,它要求运用文学作品的表现方法,具体、形象地再现现实生活中的先进典型和英雄人物。这样的典型人物须是生活中确有的“这个人”,需要从原型的大量素材中选取典型情节、细节和语言,然后通过艺术的构思,形象描绘,表达主题。这种典型化的方法,必须在不损害准确、真实的基础上进行,不能离开原型去虚构。

在报告文学中,行文叙事可以而且应该带有抒情色彩。抒情和议论只是跟随着事实,补充着事实,而不能代替事实,掩盖事实。它必须和叙述描写结合在一起,就事论理,夹叙夹议。作者对“报告”的内容加以评议,要精辟、深刻、生动形象,通过对本质的揭示,点明题旨,深化主题,帮助读者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报告文学的写法多种多样,可以写人为主,可以写事为主,也可以写人写事并重。在表现形式上可以象小说、散文那样写,也可以采用书信体、日记体、传记体等。在写法上,可以用形象化的政论笔法,也可以用白描式的叙述笔法,可以用散文的笔法,也可以用电影文学的写法。

优美的语言文字是报告文学的显著特色,也是它和新闻通讯的区别之一。报告文学的语言要求形象化、个体化,富于感情色彩。作者要对真人真事所包含的语言素材进行提炼、概括,使它既真实,又有声有色。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