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会隐忍,又要能奋发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既要会隐忍,又要能奋发

隐藏只是为了更好地释放,预示着他们正在寻求有利的释放时机,一旦时机成熟再充分地表现自己,使自己脱颖而出,成为众人的焦点。

现实生活中,许多身怀绝技的人都显得谦虚谨慎,把自己的“绝世武功”隐藏得非常严密。其实,这么做的主要原因就是想“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即是所谓的“既会隐忍,又能奋发”,实际上就是该藏则藏,该露则露,这就牵涉到一个“度”的问题。隐藏只是为了更好地释放,预示着他们正在寻求有利的释放时机,一旦时机成熟再充分地表现自己,使自己脱颖而出,成为众人的焦点。

三国时期,庞统是与诸葛亮齐名的能人。但庞统天生怪异、相貌丑陋,因此不太受人喜欢。他先投奔吴国,孙权嫌他相貌丑陋没有留用他。

于是,庞统便投奔了蜀国的刘备。临行前,孔明交给庞统一封推荐信,表示一旦刘备见此推荐信定当重用他。

可是庞统见到刘备时并没有将推荐信呈上,而是以一个平常谋职者的身份求见,因此,刘备只让他去治理一个不起眼的小县。

虽然如此,身怀治国安邦之才的庞统,并没有为此而耿耿于怀,他深知靠人推荐难掩悠悠众口,他要在该露脸的时候才露脸。

于是,庞统当着刘备的心腹、爱弟张飞的面,将一百多天积累的公案,用不到半日就处理得干净利索、曲直分明,令众人心服口服。

庞统这种该藏则藏、该露则露,既会隐忍、又能奋发的做人方式,使得他步步高升,不久后便被刘备提升为副军师中郎将。

英雄就是这样,不仅会忍耐,也会奋发。而时势造英雄,所以,奋发要掌握时机。没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哪里会有朱可夫那样的元帅?哪里会有丘吉尔那样的首相?哪里会有罗斯福那样的总统?所以要把握住机会,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隐忍与奋发,关键在“度”,在时机,抓住机遇奋发,就可能一鸣惊人,功成名就。切不可不看时机,否则一步不慎,就可能事事不顺,倒霉透顶。

某大企业的策划总监血气方刚,上任之初把三把火烧成燎原之势,大刀阔斧地撤换了班底,推行改革。这位策划总监颇具才华,但因年轻气盛,因而遭到其他中层主管的抵制。整个蓝图成了他的独角戏,别人非但没有发挥自己的力量,反而把他视为障碍。最终越唱越难,只好挂印走人。

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这样一种自视颇高的人,他们锐气旺盛、锋芒毕露,处世不留余地,咄咄逼人。他们虽然也有充沛的精力、很高的热情,也有一定的才能,但却往往在人生旅途上屡遭挫折。这其中的重要原因就是他们过于天真,没有把握好隐忍与奋发的度。

有一位被分配到某单位的大学生,从下车间开始,就对单位这也看不惯,那也看不顺。未到一个月,他给单位领导上了洋洋万言的意见书,上至单位领导的工作作风与方法,下至单位职工的福利,都一一列出了现存的问题与弊端,提出了周详的改进意见。因此,他被单位的某些领导觉得他狂妄、骄傲,是精神病,他的意见不仅没有被采纳,而且他也被领导借别的理由退回学校再做分配。

这个大学生作为锋芒毕露者的典型,在新的人际关系圈子中未能处理好包括上下级关系在内的各种关系,加上又不注意讲究策略与方式,结果不仅妨碍了个人才能的发挥,还招来了嫉妒和排斥。

因此,在现实中,必须讲究隐忍的策略与艺术。锋芒毕露者,往往不会因锋芒毕露而走向成功,却反而容易因此遭受挫折,甚至一蹶不振。为人处世既要能隐忍,又要能够瞅准时机奋发。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