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个性”与“共性”
最近,思雅状态不太好。
思雅是我们公司新聘的员工,形象气质给她增加了不少分,所以在聘用的时候我挑中了她。
刚进公司的时候,她挺合群,能力虽谈不上多好,但人挺虚心,有问题就请教,挺受男女同事的喜欢,追求者也不少。
最近怎么了?
当我想这个问题的时候,她递给我一份辞呈。
身为领导,她请我吃了饭,对于她的所想,她总是三缄其口,叹气三声,想想又算了。
我想,这种情况莫过于同事间的小摩擦。大学时,我们习惯了寝室的小世界,摩擦张口破骂后又一起胳膊挽着胳膊去了食堂,毕业了,公司这种三缄其口的“大”世界,有些话变得不说憋屈,说了矫情,感觉拉开了两个人的距离。
当这种问题出现在两个人之间还好,一杯咖啡可能能解决,但一群人,一人一杯咖啡总显得高调,无所表示又让自己处于尴尬的地位。
至于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依然不知,但我扣下了那份辞呈,并临时给她安排了一份工作,一份她并不太熟悉,而且需要多人协助的工作。
我知道她的工作没有太多进展,但我还是每天追问着,她有些不耐烦,一心就想着辞职,我有些愤怒了,“职业操守,你懂吗?不懂就不要工作了,回家结婚生孩子,什么时候把工作干完了,我什么时候给你签字。”
她带着哭腔跑了出去,看着材料发呆。
因为公司的一个项目告捷,公司决定去庆祝一下,所有人都很开心,只有她不太乐意,所以我特意强调了,“人人都必须到,这也是工作任务之一。”
自助餐上,三五人一群侃侃而谈,而她在角落心不在焉看着这一切。
举杯共庆时,我让老员工对思雅多加照顾,思雅很聪明,拿起酒瓶一一斟酒,然后共同举杯,一饮而尽,千言万语一杯酒。
散场后,思雅找到我,我们迎着月光小聊了几句,我跟她说了我刚入职的笨拙,刚入职的不懂规矩,刚入职的格格不入,我们都生在一个讲究“个性”的年代,但公司、社会会将这种“个性”磨灭,因为“共性”才能让公司的利益最大化,这种“共性”我们通俗地称为“团结合作”。
社交圈就是为了滋生“共性”的地方,为团结合作奠定了基石。
思雅听得如痴如醉,又听得若有所思,她以羡慕的眼光看着我,我何尝不是以羡慕的眼光看着她,羡慕她的“年少不知”,我有点忘却曾经的自己了。
好与不好,难以说清,为了生活,很多事情都不宜去追求好或是不好。
思雅开始渐渐融入社交圈中,一起用餐,三五个女生探讨着商场大减价,一起合作完成公司项目——保质保量。
所谓烦恼不过是决定于一个心态,心态决定了对事物的态度,人总是要融入这个社会,而不是社会将就某个人存在着,一种是有能力超脱现实,但会因为超脱现实而孤单,有一种是没有能力超脱而超脱了,但那将会是一种悲哀。
职场,能力很重要,但社交圈同样重要,一个公司不会因为一个人的能力而忽略其他员工的感觉,公司可以求同存异,但别忘了“同”才是企业的基石。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