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富不嫌贫》是什么意思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爱富不嫌贫

嫌贫不一定错

爱富未尝不可

穷不可耻,富不可恶

“嫌贫爱富”,一个在中国,可能算得上是家喻户晓的贬义词。这个词的意思很好理解,大意当是,世界上发生的很多事情,都与贫富有关。比如,对有钱的人,喜欢他、靠近他、尊重他的人一定很多。遇到有个什么棘手的问题,出面帮助他、支持他的人也肯定不少。特别让人闹不懂的是,那许多貌似富豪,实则欠着一屁股烂账的人,那些掌握着“芝麻开门”一类咒语的各银行、钱庄的负责人,反越喜欢将大把的钞票借给他们花。因而,越有钱的人,也就越容易找到更多的钱。而穷人,所有的待遇也许就完全相反。

“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也许,正是基于这样的“共识”,世界上也就有了许多这样的人,见着富人,则点头哈腰,即使当时再没有心情,脸上也会挤出些许笑容;而见着穷人,则横眉冷对,有时干脆就是气不打一处来。

嫌贫爱富这个词的发明者是谁?有不少的人估计当是贫穷的人。因为自身贫穷,也就很容易发现,这个世界上虽然有许多人,但却很少有人喜欢自己。《增广贤文》中讲,“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这句话很透彻。也许,正是出于这方面的妒忌心理,穷人们也就把这个词用来对富人进行讥讽、诅咒。也有人讲,发明这个词的是男子或是站在“男性立场”上说的,其主要依据是,在过去,这个词常常被加在女孩子身上,指责某些女子喜欢嫁富人、傍“大款”。本来,男人的男是由“田”和“力”构成的,意思是要做一个男人,当是有“田”又有“力”的,但偏巧世界就是不公平,同时有田又有力的男人毕竟是少数。也许,在许多无田无力的男人看来,自己本该是有美女相伴的,只因女子都是嫌贫爱富者。具体发明者的身份,恐怕就是一个“屡试”不“及第”的穷酸秀才,痴迷某富家千金,想凭着一点能凑四言八句的本事,赚得人家“以身相许”,却不料在想象中的“卓文君”或岳父那里碰了一鼻子的灰。愤然中一句“嫌贫爱富”的话就说出来了。那时候的女子又没有话语权,说这句话的男人多了,也就成了共识。那其义,肯定也就变成贬义的了。因此,倘此两种说法都不谬,那么,有嫌贫爱富心理和行为的人,则肯定非富人、非女子莫属了。

本来,就总体而言,嫌贫爱富应受鼓励才好。但在中国,倘某君被周围人指为“嫌贫爱富”者,多为人所不齿,有时就真有点难做人。这无论从一般的思维模式上讲,以严格正统的逻辑思维推理,都是不正常的。

何也?其一,富不错,爱富当然也就不错。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家庭、乃至具体到某一个人,富总比穷好。一个人倘能出生在一个虽不一定富裕但至少不愁吃穿的家庭那是再好不过的。一个人倘能“做大”到如比尔·盖茨那样富可敌国(据媒体称,倘将这位先生的个人财富按一个国家单位来排,竟居世界第27位),那绝对是碰上了“天上掉馅饼”的大好事。一个人富了,一家人兴许就富了。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多数的家庭都富了,一个地区、一个社会也就自然富了。富裕带来安定,富裕带来健康,富裕当然也会提高人们的素质,包括思想素质、文化素质乃至当下最时兴的说法“幸福指数”。“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生活在一个富裕的国家、置身于一个有钱或会赚钱的民族(如用袋子帮美国人揣钱的犹太人),有什么不好?倘没有这种好运气,作为一种愿望,一生努力去追求哪年哪月哪天能通过买彩票中大奖,通过挖地挖出个“金娃娃”从而使家庭及自身富裕,也不为过。所以,嫌贫爱富无论从理论上讲还是从“实话实说”论,都应该是中外古今各民族的共同愿望。今天的人们大都知道,“钱”不能“通神”,“金钱虽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肯定是万万不能的”。

其二,贫既然不行,嫌贫也就无可非议。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看,随着人类文明不断朝前的步伐,人类的各种财富总是在不断增加。按社会发展阶段论讲,贫是原始社会,食物多取自大自然的天然赐予,无须加工的水果野菜,用石头砸死的野猫野羊以至不幸撞上大树的野兔;贫是奴隶社会、是封建社会。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条件下,不管以游牧渔猎为主,还是以农业为主,那产出的物质都是匮乏的。中国历史上在清初前人口从来超不过亿,应当说与农产品不充足直接相关。道理很简单,巴掌大的那块地就打放在柜子中的那么多点粮,人不仅有两只手,还有那么一张口。吃粮食的这张口多了,就不够分,就打架,就打仗。打上十年八年,许多地方人烟稀少了,“白骨露于野”了,战争也就停下来了。贫似乎不是“资本主义”,因为“资本主义所创造的生产力,比人类以往的一切时代还要多,还要大”。当然,“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因为社会主义优越于资本主义,而共产主义,财富早已如涌泉一样“涌流”。今天的世界,有资本主义,有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好,社会主义也罢,各国的财富拥有量,比起昨天或者前天,没有哪一个地区、国家不是在不断地增加。在这种情况下,那个把国家或一个地区的财富搞得越来越少的总统或诸侯,肯定是不符合时代进步潮流,也就不会受民众欢迎的。从个体讲,对富翁标准的恒定也是如此。对待这个问题应如何看?就具体而言,应区别情况对待。

其三,贫穷不是耻辱,富贵不是罪恶。人生是短暂的,人生下来时是置身于贫穷还是富裕的家庭环境中,是偶然的。在纷纭复杂的生产、生活实践和具体的社会活动中,从贫到富或由富返贫的情况更是千差万别的。如何对待贫富?对穷者,应因此变压力为动力,穷思富。“穷则思变”,变往哪里变?当然应寻思往富变,总不能“以烂为烂”,做出一副“我是穿草鞋的”,连穿皮鞋的我都不怕,我还怕谁的样子。对富者,应努力做到居富不“嫌贫”反“爱贫”——爱贫穷的人,常常向穷人献上一份爱心。富扶贫帮贫,贫助贫不恨富,走上共同富裕之路。富如何帮穷?比如,危难时直接帮助,仗义疏财,慷慨解囊;一般情况下,帮助其提高致富的能力、水平,为其创造致富的条件。对政府而言,则可用政策杠杆予以调节。但由于多种原因,目前,就许多地区来讲,就许多政策而言,这种调节都还不到位,则是应当努力去奋斗的。因此,倘自己为贫者,不是耻辱;反之,倘为富者,也不是罪恶。贫者、富者相互理解,相互包容,携手并进,共谋发展,这才是走向民族崛起的唯一正确之路。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