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怕狼,后要怕虎
懂得怕不是坏事
怕是一种正常的心理
欲为非作歹者,更应“怕”字当头
中华民族勤劳、智慧、勇敢,以“不怕”著称于世。比如不怕死、不怕鬼、不怕天、不怕地。这些话,倘从文人口中说出来,就叫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在小民百姓口中,就叫“脑袋掉了,不过碗口粗一个疤”,“天不怕、地不怕,风雪雷电何惧它”。反之,倘某人表现出害怕,则多为人耻笑。前怕狼,后怕虎的人,多被喻为瞻前顾后,一生难成大事的人;倘某人怕死,则更是以“鬼”论之。
国人倡导的这种什么都“不怕”的精神,曾令我们民族战胜困难,增添了无穷的精神力量。特别是使历史上的许多异族入侵者胆寒。到了近代,当中国面临“国破山河碎”的时候,更显威力,使国家终未为列强灭亡,民族得以生存。最典型的事例是:当凶恶的八国联军已经攻下北京时,在面对千千万万相信“刀枪不入”的义和团勇士时,其总司令瓦德西也不得不承认,中华民族并非“一盘散沙”,“四万万生灵尚含无限蓬勃之生机,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但凡事当一分为二论之。这种什么都不怕的思想,也不能说完全没有问题。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更给整个民族带来了许多思考,有识之士须思之。
先说不怕死。谁都知道,生命是宝贵的,生命对人来说只有一次。正因为生命宝贵,所以人们不会去白白送死。死不只是“碗口大一个疤”的事情,许多英雄豪杰,仁人志士,那是几十、几百、几千年才能出一个的。所以,二十年后,不一定会又有一条“好汉”重生。再进一步说,死,其实是容易的,心一横,眼一闭,方式手段多多。而生却需要更大的勇气、更多的智慧以及付出更昂贵的代价。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困难,面对各种压力,有时更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在这个时候,选择“生”、“活”下去的,应当说是更勇敢的、更坚强的人们。而那些受不得一时之气,经不起一点挫折的人只能叫弱者。
再说不怕天不怕地。这里的天地,可以从多方面去理解。以古人之观念,天是中央的统治者,皇帝是天子;地是地方的统治者。当天子是个像汉高祖、唐太宗那样的“好皇帝”之时,还是应当拥戴之;当地方官是像徐九经、海瑞那样的人时,则也应安居乐业。不要动不动就像黑旋风李逵那样,要“杀”到东京去夺了赵皇帝的“鸟位”,之后大碗吃肉大碗喝酒。倘以天地喻自然界,人们在自然中生活,就应当同自然和谐相处。战天斗地,作为一种精神,可以提倡,作为一种行为,则不必过分褒扬。从古至今,有几个把天地斗赢了的。现代科学虽已发展到今天,但对大多数的农民来讲,还得要靠“天”才能吃上饭。偶尔搞点人工降雨什么的,也得要天公起些乌云来“作美”才行。
除了死亡、天地这些大的“项目”需要也应该“怕”以外,一个人一生要怕的东西还很多。比如怕真理、怕原则、怕正义、怕正气、怕道德、怕传统,等等。对生活在周围的人来讲,除了要怕强者外,更应当怕的是弱者,要知道“兔子被逼急了也会咬人”。国人中不少人有个怪毛病,好欺软。阿Q敢欺负小尼姑,怕老婆之所以被大多数“大男人”讥讽、耻笑,说到底,还不是因为有个哲人说了句“弱者啊,你的名字叫女人”。此外,一个人无论为官为民,求财求学,都应当有点怕的思想。对为官者而言,怕,表现了敬畏和忧患,折射了能力和素质,体现了自律和慎独。对经商者而言,怕,说明对资金运作风险的估量很深很透,对变幻莫测的市场的了解把握很精很细。对学者而言,有怕的心理,才不会轻率地从理论上去证明,只要深耕细作,粮食的亩产量就可三万、五万乃至八万斤地往上增加……
倘全民都从骨子里有了“怕”字,社会兴许将更加和谐,民生将更加好转。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