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必信,行必果
中国历来很重视“信”。“信”作为“五常”之一,对中华民族道德结构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孔子是“忠信”思想的有力提倡者,孔子强调,君子要言行一致,重承诺,守信用。因此,《论语》中说:“言忠信,行笃敬。”就是说,人说话要忠诚守信,行为要庄重严肃。人说过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孔子认为,仁义君子必须“主忠信”,“敬事而信”。在他看来,“信”是一种美德,人在现实生活中只有“言而有信”、诚实无欺,才能取得他人的信任。“信”是人与人交往和相处的基本准则,也是人修身、齐家、治国的基本准则。当权者只有守信用、取信于民,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即统治者讲信用,老百姓也就敢讲真话;相反,统治者朝令夕改、政策多变,今日是、明日非,弄得老百姓无所适从,这样的统治者百姓也就不敢再相信他了,他离失去民心也就不远了。
子张曾问“仁”于孔子,孔子说:“恭、宽、信、敏、惠五者是仁,能行五者于天下,就可以称得上是仁人了。”这说明,“信”是“仁”的重要内容。孔子认为,“信”是体现人之本质的重要内容,为人而无“信”就像车子失去“方向盘”无法行驶一样,他将无法立足于社会。
古人择友,“信”在首要。
在东汉的“太学”,山东人范式和河南人张劭成为好友。学成后,两人约定要重聚,由范式到张劭家去,并定下了具体相聚的日期。两年后到了约定的这一天,张劭禀告母亲范式要来,请她准备酒食。张劭的母亲不信,说:“两地相距这么遥远,你就一定相信他今日到?”结果,范式果然在这一天来到了张劭的家。张母说:“范式真是一个讲信义的君子,你与他相交,不会有错!”后来,张劭得病死了,下葬的那一日,乡邻们忽然发现远处有一辆车急驰而来,白马素帷,痛哭之声路人相闻。张母说:“一定是范式来了!”果然,只见范式手执麻绳、牵着灵车为张劭落葬,说:“去吧!元伯(张劭字),生死异路,无法挽回,我和你就此永别!”在场的千余人闻言而同声落泪,他们都说自己从没有见到过像范式这样真心诚意、信而不爽的朋友。
古往今来,志士仁人都非常讲信用,无不对食言而肥的人嗤之以鼻。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想到就说,朝令夕改;有些人好夸海口,从不兑现;有些人言不由衷,为人虚伪;有些人谎言哄骗,居心叵测。这些人迟早被人唾弃,他们绝不会交到真正的朋友。
中国历代伟大的贤人,比如:管子、商鞅、诸葛亮,他们都是以“信”立国、完成大业的。而传统文化中流传至今的“一言九鼎”、“一诺千金”、“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等成语、俗语,也显示了中国古代对信的推崇。“信”,是一种动力,让人们不推脱责任,有诺必践。
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位妈妈有事要外出,但她的孩子却缠着她不放。妈妈没办法,只好对孩子说:“乖孩子,妈妈现在要出去,但不能带你。这样吧,等我回来,就把那头猪宰了,今晚吃猪肉。”孩子一听,非常高兴地同意了。到了下午,妈妈回到家,一进院门,看见丈夫正在宰猪。她大叫:“你怎么把猪宰了?”丈夫说:“不是你说的吗?今晚吃猪肉啊!”“哎,那是我哄孩子随口说的,你怎么……”谁料丈夫正色道:“答应了孩子的事怎可出尔反尔?话说出口,就应该做到,否则就不要说。”
中国古代十分注重为人修养,很多圣贤在教导孩子时也很注意以身作则,以生活中的实例教导孩子做人最基本的道理,比如,为人须“言而有信”,一个人如果做不到的事就不要说能做到,一旦说了就必须做到。
“信”,并不是特指那种特立独行、高不可攀的高德嘉行。其实,人们平时所行的日常小事中都包含着“信”。越是守信的人,越在日常小事中显现出他的信用程度。
战国时的魏文侯有一次曾对管理猎场的人说:“两天后,我要到此来打猎。”那一天,文侯与臣僚们正在饮酒,饮了一半,文侯却放下了酒杯,说:“天不早了,我要出去。”臣僚们都很惊讶,他们劝阻文侯不要在下雨的时候出去,就和他们一起饮酒不是很好吗?文侯却说:“我两天前与管理猎场的人约好今天去打猎,既然定好了,无论如何,我也不能失约!”
贵为君王的文侯,却如此重视与一名普通的管理猎场的人的约定,说明了他对守信重信的看重,值得今人向他学习。
相反,轻易许诺别人,却不兑现诺言,不仅会给自己带来不守信用的坏名声,更会招致许多麻烦,有时还会严重地伤害别人。
三国时期,吴国大夫鲁肃在诸葛孔明的“煽动”下,一时大意,轻率地许诺作保把荆州借给了刘备。岂知这一许诺,使得东吴伤透了脑筋。因为刘备“借”了荆州之后,却一“借”不还,为此,围绕荆州,吴蜀你争我夺,最后东吴是“赔了夫人又折兵”,气死了周瑜,为难了鲁肃。
人要做到不轻诺,除了要有自知之明外,还必须能够对客观情况有较为清楚的认识。人要谨慎许诺,一旦许诺,就要做到。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守信、诚实、“靠得住”的人,否则,人就容易在生活和事业中遭受失败。
公元前408年,魏文侯拜乐羊为大将、西门豹为先锋,率领五万人去攻打中山国。当时乐羊的儿子乐舒在中山国做官,中山国国君姬窟利用此一父子关系,一再要求乐舒去请求乐羊宽延攻城时间。乐羊为了减少中山国百姓的灾难,一而再、再而三地答应了乐舒的要求。如此三次,三个月过去了,乐羊还未攻城。这时西门豹沉不住气了,询问乐羊为何迟迟不攻城。乐羊说:“我再三拖延,不是为了顾及父子之情,而是为了取得中山国百姓的民心,让老百姓知道他们的国君是怎样三番两次地失信于人。”果然,由于中山国国君一再失信,他失去了百姓的支持,结果一战即败。
而信守诺言的人,往往会最终取得成功。《左传》记载,晋文公时,晋军围攻原这个地方。在围攻之前,晋文公让军队准备三天的粮食,并宣布:“如果三天攻城不下,就退兵。”三天过去了,原的守军仍不投降,晋文公便下令撤退。这时,从城中逃出来的人说:“城里的人再过一天就要投降了。”晋文公旁边的人也劝说道:“我们再坚持一天吧!”晋文公说:“信义,是国家的财富,是保护百姓的法宝。得到了原而失去了信,我们以后还能向百姓承诺什么呢?我可不愿做这种得不偿失的蠢事。”晋军退兵后,原的守军和百姓纷纷议论道:“文公是这样讲究信义的人,我们为什么不投降呢?”于是他们大开城门,向晋军投降。晋文公凭着信义,获得了不战而胜的战果。
在诚信方面,三国诸葛亮治军的做法也非常值得称道。
三国时期,诸葛亮在祁山布阵与魏军作战。长期的拉锯战使士兵疲惫不堪,诸葛亮为了休养兵力,安排每次把五分之一的士兵送返国内。战争越来越激烈,一些将领为兵力不足而感到不安,便向诸葛亮进言说:“魏军的兵力远远超过我们的预估,以现在的兵力来看,恐怕难以获胜,恳请将这次返乡的士兵延缓一个月遣送,以确保兵力。”诸葛亮说:“我率军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凡是与部下约好的事情必定要遵守。”于是,他依然如期遣返士兵。士兵们听到这个消息后,都对其守信深为敬服,于是纷纷自动返回战场,英勇作战,结果大败敌军。在这次战争中,诸葛亮凭着信义,唤起了士兵的勇气和斗志,取得了胜利。
可见,人只有“言必信,行必果”,才能取信于人,获得成功。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