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什么变执拗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孩子为什么变执拗

宝妈:我家孩子上幼儿园大班了,之前是一个特别乖的孩子,可是最近就好像变了一个人一样,总是喜欢和我们对着干,变得越来越有自己的主意了,越来执拗了。真不知道这么小的孩子怎么会有这么大的脾气,是叛逆期提前了还是性格发生了变化?

并不是孩子的叛逆期提前了,而是孩子的自我意识越来越强了。在这之前,孩子没有自我意识,父母说什么就是什么,可是当他们看到的、接触到的新鲜事物越来越多,他们的见识越来越多,他们就会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就会和父母产生不一样的想法。这说明孩子在不断地动脑筋,在不断地进行思考,在不断地进步。家长们只要加以正确的引导就可以了。

上幼儿园之前的阿布,是一个非常听话的孩子。每次妈妈让他做什么的时候,他总是乖乖地去做。

这个时候的阿布是妈妈眼里的乖孩子,是一个心疼父母的懂事的孩子,可是这一切却在阿布上幼儿园之后悄悄地发生了改变。

一个晚上,妈妈洗完脚。

妈妈:“阿布,帮妈妈拿一下擦脚的毛巾好不好?”

阿布:“我正在看动画片呢。”

妈妈:“先帮妈妈拿一下好不好?”

阿布:“好吧,你等一下。”

阿布将毛巾递到妈妈的手里就转身去看电视了。

又过了一段时间。

妈妈:“阿布,帮妈妈拿一下擦脚的毛巾。”

阿布:“我正在看动画片呢,妈妈你自己拿吧。”

妈妈:“我脚上有水,阿布就帮妈妈拿一下好不好?”

阿布:“为什么你洗脚之前不把毛巾准备好呢?为什么每次都要我帮你拿呢?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做啊。”

妈妈:“妈妈知道了,可是这次先帮妈妈拿一下好不好?”

阿布:“那你要先等我把动画片看完。”

妈妈:“妈妈还有其他的事情要做呢,阿布赶紧帮妈妈拿一下吧。”

阿布:“我也有事情要做啊,我现在正在看动画片,我要将动画片看完再给你拿。”

妈妈:“你快点给我拿来,怎么现在让你做点事情这么费劲呢。”妈妈的忍耐终于到了极点。

阿布被妈妈的这一吼吓到了,只好乖乖地去拿毛巾,但是仍然是心不甘情不愿的。

妈妈心里非常不解:之前的那个懂事的阿布跑到哪里去了呢?为什么现在变得越来越不听话了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专家解读:

艾克里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当幼儿开始学会爬、走路、说话,学会坚持和放弃的时候,也就说明幼儿开始“有意志”地决定做什么或者是不做什么。在这个时候,父母和幼儿的冲突就会很激烈,就出现了成长过程中的第一个反抗期。

人在每一个阶段都会呈现出不同的心理发展特征,当孩子长到三岁左右,他们的身心开始渐渐成熟起来了,语言能力越来越强,各方面的知识不断增加,智力水平也逐渐提高。随着各项能力的不断提高,孩子的独立的愿望也就会越来越强烈,他们也就会逐渐脱离父母的“束缚”,就会摆脱之前听话乖巧的形象,而这在父母心里是很难接受的,所以就会引起和孩子之间的冲突。

随着阿布年龄的增长,他在上幼儿园之后接触的人越来越多,知识越来越丰富,语言能力也越来越强,自我意识也越来越强,所以他才会对妈妈的要求做出反抗,不再乖乖地去帮妈妈拿东西,而是要先做好自己的事情再去帮助妈妈拿,或者是说服妈妈自己去拿,这些都说明了孩子是在不断进步的,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所以,当孩子出现叛逆行为的时候,家长们千万不要生气,应该适当地给他们一些空间,让他们自由发展。

对父母的话提出反抗是孩子“第一个反抗期”的显著表现,处在这个阶段的孩子的特点是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去做。美国心理学家卢文格认为,在幼儿的自我发展阶段中,有一个阶段是与“逆反心理”相关的,那就是幼儿的“冲动阶段”。处于“冲动阶段”的孩子会经常说:“我不”,或者是“我自己来做”。这正是他们通过对成人的观点和指令的否定来证明自己的存在,同时也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得成人的尊重,他们希望通过自己做一些事情,向成人展示他们所具备的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这种逆反心理会慢慢消失。

但是,家长们在给予孩子适当空间的时候,也要承担起帮助孩子树立良好习惯的责任,让孩子的行为能够控制在道德的范围之内。

那么,当孩子到了“第一个反抗期”的时候,家长们应该如何做呢?

首先,切忌唠叨,可以采用介入的方法。当孩子不听话的时候,有些家长就会开启“复读机”模式,对孩子唠叨个没完。其实,这是非常不明智的一个做法。因为你越是唠叨,孩子就越不理会你说的是什么,你所说的话也是白白浪费时间。与其不厌其烦地唠叨,不如尝试换一种方式,比如:当孩子赖在床上不起来的时候,家长可以对他说:“每天早上我们要按顺序吃饭,爸爸第一个吃,你第二个吃,妈妈第三个吃好不好?”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帮助孩子树立时间的观念,如果他不按时起床的话,就会影响到妈妈吃饭,那么也就会影响到妈妈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因此,在孩子不听话的时候,家长们一定要动脑子,做一个聪明的应对者。

其次,利用孩子的单向思维,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很多家长在孩子吃饭的时候,总是会问孩子:爱吃这个吗?多吃点蔬菜有助于身体健康。以此想让孩子多吃一点饭。可是往往这样贴心的举动总是换来孩子的频繁摇头,当孩子这也不吃那也不吃的时候,家长的忍耐也会到达极限,而孩子也会被父母突如其来的爆发吓到。很多家庭总是会因为这样将好好的一顿饭弄得鸡飞狗跳。所以,当孩子不吃饭的时候,可以对孩子说:“这么多饭菜,你来选一样吧。”这个时候,孩子的注意力就会集中到眼前的饭菜上,他们就会选择自己喜欢吃的饭菜大口地吃起来。

最后,全家人要达成一致的教育方式。爷爷奶奶对于孩子大都非常溺爱,孩子说什么就是什么,这样也会加剧孩子的逆反心理。当教育方式出现分歧的时候,全家人坐下来心平气和地谈一谈,尽量在一个平和的环境中达成教育的一致性。年轻的爸爸妈妈需要注意的是,应该尽量让自己多承担一些责任,不要试图去改变自己的父母,要采取平和的态度解决问题。因为,父辈帮助照看孩子并不是他们的义务,当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也不要一味地责怪父母。

给家长的话

当孩子与我们对着干的时候,不要以为孩子变坏了。孩子不可能总是一个听话的小孩子,总是要长大的。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他会有自己的思维,会自己去思考问题,会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父母能够做到的是当好孩子的“指路灯”,帮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养成好习惯,树立更加健全的人格。除此,就是给予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快乐的童年也是形成良好的性格不可或缺的条件。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