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惠关系定律——让对方得到足够好处,关系才能长远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互惠关系定律——让对方得到足够好处,关系才能长远

心理学上的互惠关系定律由心理学家霍斯曼提出,他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本质上就是一种社会交换,而这种交换跟市场上的商品交换所遵循的那些交换原则是一样的,也就是说,人们都希望在交往中,自己所得到的多于自己所付出的,但通常付出与得到只有对等才能使这种关系维持下去。用俗语表达就是“给予就会被给予,剥夺就会被剥夺;信任就会被信任,怀疑就会被怀疑;爱就会被爱,恨就会被恨”。

根据这一原理,想要日后有更多人帮助你就应该不要吝啬付出,使交往满足彼此间的某种需要,才能使这种关系维持下去。想要为日后铺设好前程,就应该在今日就努力帮助他人。每个人都不想成为忘恩负义的人,今天你帮助他,日后就肯定能够得到他的某种回报。

《权谋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赵宣孟在去绛的路上,看到枯桑下有一个快要饿死的人,就下车喂他食物。赵宣孟给他饮食,并送给他两块肉。他行礼接受了却不吃,问他为什么,他回答刚才吃的食物味道好,要送给老母亲吃。宣孟说:“你先把这个吃掉,我另外再给你。”于是又替他盛了一些食物,另外又给他两块干肉和一百个钱。

这点儿小小的恩惠就使得赵宣孟获得了他的救助。三年后,晋灵公想要杀宣孟,于是把宣孟叫来一同喝酒,房中埋伏刺客。宣孟得知后逃了出来,刺客在后面追赶,不久一个人追上了宣孟,看到他后大惊:“果然是你!让我代你牺牲。”原来这就是那个枯桑下快要饿死而被赵宣孟救了的人,他返回身与其他的武士相斗而死,赵宣孟却活了下来。

这就是帮助他人得到的回报。人是三分理智、七分情感的动物,如果你帮助了别人,别人就会想着把恩惠还给你。想要明天有人为你效劳,今天就要不吝付出,多结交一些朋友,施予一些恩惠,这样在锻炼自己的同时也能够得到人心,付出的同时也是在为自己的前程铺路。

无论做事还是与人交往,都要站到一定的高度去看待。只有高瞻远瞩,不过于计较今日的付出甚至“吃亏”,你才可能得到长期的回报。

有个老板,没有文化,也没有背景,但他的生意却出奇的好,而且历经多年长盛不衰。其实他的秘诀很简单,就是跟每个合作者一起合作的时候,他都只拿一小部分利,把大头让给对方。如此一来,凡是与他合作过一次的人,都愿意与他继续合作,而且还会介绍一些朋友成为他的客户,甚至朋友的朋友也都成了他的客户。人人都说他好,因为他只拿小头,但所有人的小头集中起来就成了最大的大头,他才是真正的赢家。

还有一个小生意人,这个人不识数,也不识字。他做生意的方法就是告诉人家他的东西的单价,然后让别人帮他算出总数,再付给他钱。每次他都是对别人说“我不会算数,您看着给吧”,然后再送给别人一些小东西,但是并没有任何人欺负这位不会算数的憨厚人,因为他把“信任”这种最宝贵的东西给了众人,人们回报他的也就只有“诚实”。

无论做人还是做事,都不要吝啬付出。今日的付出是为了明天可能得到的回报。无论你付出的是礼物、人情、为人效劳还是信任、尊重这些东西,最终都能够为你的人生积累声誉和德行,这些恩惠就会最终为你带来丰厚的“福报”。

当然,施恩、付出也要有度,超过一定的度就可能得到相反的结果。在施恩、帮助别人的同时,一定不要有“不计回报”的暗示,否则就可能真的变成了一个单纯的“老好人”。得到对方的感激,应该暗示对方“这点小忙不算什么,日后有机会说不定你也能帮上我”,有这样的暗示才可能真正在日后得到帮助。

心理应用:

1.为别人效力,应该不遗余力,这样既可以锻炼自己、获得经验,也可以日后得到别人的帮助和提携。

2.帮助他人就等于帮助自己,多做些雪中送炭的事更利于自己日后发展。

3.从长远来看,吃亏是福,吃点小亏会带来更多发展机会。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