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不可能”,只有“不想办”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没有“不可能”,只有“不想办”

有些人认为创新很难,总觉得工作中不可能再有新的创新,工作方法也不可能再找到更好的了,这是一种惰性思维在作怪。俗话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我们用心去做、去寻找,任何事情都有解决的办法。世界上没有不可能的事,只有不愿意努力的人。

爱迪生为了发明电灯一共试验了1000多种材料,几乎用遍了当时世界上所有能够找到的东西,最后发现了日本竹丝这种经久耐用的材料,虽然后人改用了钨丝,但爱迪生对电灯发明的贡献是功不可没的,他永不疲倦的追求精神正是他成功创造2000多项发明的动力所在。

由此可见,只要我们有恒心、有毅力坚持下去,那么不管面对的事情有多么困难,终会成功。因此,在面对问题时,回答“不可能”的人明显是在为自己找借口,是在推脱工作,不管是有意逃避还是确实认为事情不可能实现,这种“不可能”的回答都是不正确的,都会给人一种“不想办”的感觉。

张大新在公司的生产车间负责管理叉车,车间里要用到很多叉车,叉车的油耗大,所以车间的油费支出很大。最近油价上涨,更是加大了支出。为此,经理要求张大新想办法降低油耗。

张大新接到这个命令就头疼,车间里的叉车都是必须用的,要想省油除非停开,但这会对生产造成很大的影响,给公司造成更大的损失。张大新一筹莫展地跟经理说:“叉车都是必须要用的,没办法降低油耗。”

但不久车间就新添了几台电动叉车,同时停用了几台耗油量大的叉车,只将一些油耗低的叉车搭配电动叉车使用,这种做法使车间的耗油量减少了一半。

张大新后来才知道这个办法是同事李琳想出来的。原来李琳注意到了国家对电动车的支持和投入,于是就想出了电动叉车和油耗低的叉车混合使用的办法,既解决了油耗高的问题,又防止了电动叉车“力气”小的问题。张大新这时也不得不承认自己当初没有用心想办法。后来李琳被提升接替了张大新的职位。

张大新接到任务后只用一般的思考方法简单地对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没有想到好的办法,就直接向经理说降低油耗“不可能”,这让经理很不满意。而李琳积极想办法,采用电动叉车和油耗低的叉车混用的办法,使经理非常满意。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也导致了后来两人截然不同的命运。

“不想办”的根本问题是缺乏动力。人类有懒惰的天性,但这不能成为消极工作的理由,更不能因此而停止前进的脚步。创新工作需要我们积极克服自己“偷懒”的习性,打消“不想办”的想法,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创新的工作中。

另外,在克服惰性的同时,我们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通过对好奇心和兴趣等的有效运用,达到坚持创新、快乐创新的目的。好奇是人类的天性,每个人对自己不熟悉的事物都有了解的欲望,我们只要利用好这种本能,通过对工作中未知事物的探索,就可以促使自己逐渐地在满足自己好奇心的同时,达到学会创新的目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工作中,通过对我们兴趣的有效管理,将兴趣引导到需要创新工作的地方,最大限度地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积极进行与此种工作相关的联想,移植以往的工作经验,在比较中得出新的工作方法。而完成这一切的动力就是兴趣。只有在兴趣的引导下,我们才能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创新的工作中,直至得出创新的结果。

学会质疑也能让我们在工作中不自觉地进入创新的角色中。古人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对以往工作方法的质疑可以让我们在工作中自然地想到要寻找新的工作方法,而这种对新工作方法的寻找过程就是创新的过程。会质疑的员工能够不断地在工作中发现疑点,产生疑问,并积极地解决这个疑问,于是,当疑问得到解决的时候,新的工作方法也就产生了,创新也就有了新的结果。

世界上没有不可能的事,只有不愿意努力的人。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