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不满足,才会渴求下一次更大的成功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只有不满足,才会渴求下一次更大的成功

在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很可能一生一事无成:一种是自甘堕落、无所追求的人;一种是那些轻易就觉得满足,从此不思进取的人。对于大多数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而言,理想教育在他们心底早已根深蒂固,教育专家们所担心的不再是个人的盲目无知,而是要考虑怎么帮助他们树立可行的、实际的目标和理想。因此,我们说,这一代的年轻人,如果了此一生时仍无所作为,那他多半属于容易满足的人。

认识自己、把握自己,从而不断地“修筑”自己,你的事业才能尽快扬帆启航。在远行的途中,任何光彩夺目的成就只是迈向事业成功的一小步。只有不满足于现在的成就,才能认识到自己在成功的道路上只走了一小步;只有不满足,才会懂得不断地提高和完善自己;只有不满足,才会渴求下一次更大的成功。

经过在香港的几年闯荡,李嘉诚晋升为总经理。不过他并不满足,他希望能干一番大事业,所以毅然辞去了总经理的职位。

当时他先去了一家塑料制造公司,那是一家偏离香港闹市区西环的一间小小的山寨加工厂。不过李嘉诚却瞅准了这个行业的未来前景,他选择了这家塑料生产工厂,希望能积累自己的知识和经验。

在当时,塑料工业在欧美发达国家兴起,而香港作为世界贸易港,塑料制品有望在此开辟市场,而李嘉诚恰恰看准了这个潜力无限的市场。通过数月的学习,他掌握了很多关于塑料产品的信息,然而,他再一次辞职,拿着多年的积蓄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工厂,即长江公司。

在李嘉诚的苦心经营下,长江公司业绩直线上升,成为香港塑胶业的龙头企业。不过,他并不满足,希望能获得更长足的发展。这时他看准了欧美市场,不愿意只在香港市场发展。当他看到塑料花有巨大市场潜力的时候,马上投资进行生产,由于出手比同行较快,他再一次大获全胜,成为名副其实的塑料大王。

对于那些永不满足,希望人生能不断实现突破的人来说,人生最精彩的部分永远在下一次,在未来。永远对未来充满憧憬,才能以更好的心态去面对、去希望,然后用这种满怀希望的心态做事,从而取得更大的成就。

在艺术界,毕加索的的大名无人不知。这位西班牙著名的画家,活了91岁。而在90岁高龄时,当他拿起画笔开始创作一幅新画的时候,对眼前的事物仍然好像是第一次看到的一样。年轻人总喜欢探索新鲜事物,探索解决新问题的方法,他们朝气蓬勃,热衷于试验,从不安于现状;老年人总是怕变化,他们知道自己什么最拿手,宁愿把过去的成功之道如法炮制,也不愿冒失败的风险。可毕加索不是普通人,当他90岁时,仍然像年轻人一样生活着,不安于现状,寻求新思路和新的表现手法,所以他成了20世纪最负盛名的画家之一。

毕加索生前体验了从穷困潦倒到荣华富贵的转变,其艺术作品也经历了无人问津和被人高度赞赏两种境遇。这正是他永远把现在的成就看做是成功的一小步,满怀希望地憧憬着下一次的成功,永不满足、不懈追求的结果。

“球王”贝利在足坛上初露锋芒时,有个记者曾问他:“你觉得,自己哪个球踢得最好?”他回答说:“下一个!”当贝利在世界足坛上大红大紫、踢进1000个球之后,记者又问他同样的问题,而他仍然回答:“下一个!”在事业上有所建树的人都同贝利一样,有着永不满足、不断进取的精神。

世界顶尖潜能成功学大师安东尼·罗宾在心灵革命的课程中,为了证明人类的巨大潜能,曾做过下面的实验:他要求所有的学员都必须面对火红炽热的木炭所铺成的“火路”,然后大胆地赤足走过。对于那些没有这种经验的人来说,那是极为骇人的,有的人哭叫,有的人腿软了,更有的人浑身发抖,甚至有人苦苦哀求免去这种“考验”,不过最终所有的学员还是得走过这条路,因为没有经历过这场考验的人,就无法在随后的课程中有所收获。

对此,安东尼·罗宾说:“我们当中很少有人有过这样的经验,但是有不少人看见过他人赤足走过火路的场面,特别是在寺庙的拜火祭典中。当我们看见别人平安走过火堆之后,总以为是神明在庇护那些人,或是有人预先在火堆中做了手脚,殊不知只要在妥善安排的情况下,人人都能平安走过。”

其实,所有的限制来自于内心。由于大多数人不了解人体的神奇机能,以无知来接触那些自己视为可怕的遭遇,便容易陷入畏缩不前的状态中。原先认为做不到的事情,其实也许轻易就能实现,而且毫发无损。原来,任何限制都来自于内心。

所有的成功都是从不满足开始的,当一个人满足于现状的时候,那表示其对未来生活、人生追求已经停止了脚步。只有不满足才会想着去超越、改变,一个不安于现状,具有强烈进取精神的人,是不会被社会所淘汰,被人所遗忘的。假如小有成就就满足,那他们永远没办法攀登事业的高峰,永远也无法取得骄人的成绩,只有时刻保持不满足的心态,才可能受益更多。

优秀的人永远把现在的成就看做是一个新的起点,现在的成功只是万里长征中的第一步;而普通人取得一点成就,就洋洋得意,满足于现状。所以,优秀者一步一步从优秀走向卓越,而普通人固步自封,往往坐吃山空。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