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一样的有才、一样的努力、一样的出身背景,可是到后来,他们的收益却迥然不同。为什么?
原因就在于眼光的不同:一个眼光狭隘,盯住的都是眼前“小鱼”;一个心胸广阔,放眼未来的“大鱼”。他们都在忙,可是,一个忙来忙去得到的是蝇头小利,另一个却忙出了功成名就、财务自由。
有位年轻人,想发财想得发疯。一天,他听说附近深山里有位白发老人,若有缘与他相见,则有求必应,肯定不会空手而归。
于是,年轻人便连夜收拾行李,往山顶上爬去。他在那儿苦等了5天,终于见到了那个传说中的老人,于是便上前神态恭敬地向老人请教发财之道。老人拿出3块大小不一的西瓜放在年轻人面前,说:“如果每块西瓜代表一定程度的利益,你选哪块?”
“当然是最大的那块!”年轻人毫不犹豫地回答。
老人一笑:“那好,请吧!”他把最大的那块西瓜递给青年,自己却拿了最小的那块。很快,老人吃完了,随后从容地拿起桌上最后一块西瓜,得意地在青年眼前晃了晃,然后大口大口吃起来。青年马上明白了他的意思:老人吃的西瓜虽不比自己的大,却比自己吃得多。如果每块西瓜代表一定的利益,那么老人获得的利益自然比自己获得的多。
在分别的时候,老人对青年说:“要想发财,就要学会放弃。只有放弃眼前利益,才能获得长远利益,这就是我的发财之道。”
因此,人一定要把目标放得长远,而不能短视。很多人之所以不能取得大成功,是因为他们只看重眼前的利益,被眼前利益蒙蔽了双眼,因而让获得更大的收益的机会从身边溜过去。
哲学家蒙田说:“若结果是痛苦的话,我会竭力避开眼前的快乐;若结果是快乐的话,我会百般忍耐暂时的痛苦。”所以,我们若是一味地把目光只放在眼前,那么未来就难以掌握;而我们若是想获得长久的快乐,那么就要忍受暂时的痛苦。
大多数人在做决定时都只考虑眼前而不考虑未来,结果快乐没得到却得到痛苦。事实上,人世间一切有意义的事若想成功,那就必须忍受有所失的痛苦。
一位著名音乐家举家移民国外。刚到英国的时候,因为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全家人陷入了生活的窘境。迫于生计,音乐家不顾身份到街头拉小提琴,希望通过卖艺来赚取生活费用。
几天后,他突然发现一家商业银行的门口人来人往,热闹非凡。一位黑人提琴手正在那里聚精会神地拉琴。不到一小时的工夫,这位黑人就得到了数目不小的一笔钱。
于是,音乐家也走过去,在银行大门口拉小提琴。显然,他的功底比黑人提琴手要高得多。人们争相涌到他的面前。几曲过后,围观的人纷纷慷慨解囊。
过了一段时间,音乐家赚到不少卖艺钱之后,就和黑人提琴手道别。他说要到音乐学府里拜师学艺,和艺术家们互相切磋。黑人对他的举动嗤之以鼻。
3年后,音乐家又一次路过那家商业银行,发现那个黑人提琴手仍然在门口拉琴,而他的表情一如往昔,脸上露着得意、满足与陶醉。当黑人提琴手看见音乐家突然出现时,很高兴地说:“好久没见了!你现在在哪里发财呀?”
音乐家回答了一个很有名的音乐厅的名字,但黑人提琴手没有一丝反应,只是问道:“那家音乐厅的门前也是个好地盘,也很好赚钱吗?”
“还好,生意还不错!”音乐家没有明说。
其实,黑人提琴手哪里知道,音乐家早已不比当年,他现在已经是一位国际知名的作曲家、指挥家,还经常应邀担任著名乐团的指挥,生活条件也比昔日好得多。
大海是航船的目标,天空是鸿鹄的目标,每个人也都应该有高远的人生目标。只有这样,你才能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迎来人生的辉煌。
思路突破
着眼长远,放弃一时小利
中国有句古话:“有舍才有得。”有所得,就必有所失。什么都想得到,只能是生活中的侏儒。要想获得某些有价值的东西,就必须放弃许多东西。
摒弃小利益,看到大利益
传统观念认为,“好汉不吃眼前亏”。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好汉的眼光关注的是长远的利益,所以,对于眼前的一些挫折和损失,他们都会咬牙忍耐。这就叫“好汉也吃眼前亏”。当然,忍耐不是屈从命运的安排,吃亏也不是逆来顺受。忍耐是为了积蓄力量,吃亏是为了风雨过后的彩虹。
普利策21岁时便获得了律师开业许可证。但作为一个有抱负的青年,他觉得当律师创不了大业。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进军报界。
古希腊物理学家阿基米德说过:“只要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这给普利策很大的启发,他决心先找一个“支点”,有了“支点”才能去实现撬动“地球”的壮举。因此,他千方百计寻找进入报业工作的立足点,以此作为他千里之行的起点。他找到圣路易斯的一家报馆,老板见他颇具热情、机敏聪慧,便答应留下他当记者。但有个条件,以半薪试用一年后再决定去留。
颇有眼光的普利策虽然明知老板对自己不信任,但他仍乐意屈就。为了自己长远的人生目标,他把做人的“忍耐”发挥到极致。在报馆工作期间,他顶住了老板的百般刁难和同事不屑的白眼,虚心研究报馆的各工作环节。最后老板高兴地提前吸收他为正式员工,第二年还把他提升为编辑。随着普利策署名文章的增多,影响力扩大,他的经济收入也大幅上扬。
一天,报馆老板把他叫进办公室,让他做该报总策划,并答应待遇还能再提高。但是,普利策并没有被眼前的小利益蒙住双眼,他心怀更高的志向,有着更长远的打算。他毅然辞去这份工作,开始竞选密苏里州议会议员。
后来,随着资本积累的增多,普利策收购了《纽约世界报》。经过几年的经营,终于使这家惨淡经营的报纸一举跃升为全美最有影响和利润最丰的大报。
普利策正是凭借独到的眼光,忍辱负重,并不断进取,最终成为美国的报业巨头。在获取人生“大利益”的同时,也实现了他长远的人生目标。
懂得选择,学会放弃
1990年,还在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读大四的杨澜,在一次偶然的央视公开招聘中,从众多的应聘者中脱颖而出,成为《正大综艺》的主持人。
1993年底,正大集团总裁谢国民来到北京。他认为杨澜是一个很有潜力的人,应该去国外学习一段时间,更多地去提高自己的实力。他表示愿意无偿赞助她去美国留学。谢国民的几句话,又一次改变了杨澜的命运。
1994年,杨澜辞去央视的工作,选择了留学之路。这让很多人感到惋惜,就连喜欢她的观众们也不理解:做得好好的,又有地位又有高薪,还折腾什么呢?可杨澜不这么理解。在美国留学期间,她用业余时间与上海东方电视台联合制作了《杨澜视线》,第一次以独立的眼光看待并介绍世界。凭借40集的《杨澜视线》,杨澜成功地从娱乐节目主持人过渡到复合型传媒人才。
1997年回国后,杨澜加盟了刚刚创办不久的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1998年1月,《杨澜工作室》在凤凰卫视正式开播。两年的名人采访经历,让杨澜产生了质的变化:她已经拥有了世界级的知名度、多年的传媒工作经验以及重量级的名人关系资源。然而此时,杨澜又一次从光环中退出,选择开始新的生活。
2000年3月,她收购了香港良记集团,并将其更名为阳光文化网络电视控股有限公司。可惜就在杨澜刚刚创业不久,就遇到全球经济不景气。杨澜带领公司降低成本,锐意改革,终于在2003年度扭亏为盈。不久,阳光文化正式更名为阳光体育,走上了新的发展历程。可是又一次获得成功的杨澜再次选择了退出,辞去了董事局主席的职务,并表示将全心投入到文化电视节目的制作。
从当初上《正大综艺》,接着去美国留学,之后又转战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开辟阳光卫视,到现在和湖南卫视合作,杨澜做出了太多人们想不到、不理解的选择。面对荣耀和掌声,她拿出非凡的胆识与勇气,为自己赢得了广阔的天空和更大的财富。
从杨澜的选择和放弃中,我们可以看到,她的眼光是长远的、心胸是广阔的,她永远能看到远方的“大鱼”,并毅然决然地舍弃已到手的、令人艳羡不已的“小鱼”。
点亮思维
生活中,很多人没有取得大的成功,是因为已满足于眼前的小利益。终日不知疲倦地为小利益奔忙,忽略了提升自己赚钱的空间和本领,因此,只能一辈子拥有一块狭小的地盘,在原地打转。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