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业更需要精业,而所谓的“精业”就是要把工作做好,这既是当今企业对员工的普遍要求,更是员工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只有把精业变成一种习惯,能够用正确的方法来做正确的事情,能够从平凡做到优秀,从优秀到卓越,精益求精,才能让自己脱颖而出。
有一些人对待工作,总是抱着“差不多就行”的态度,结果做了一辈子工作也没有做出什么大的成就。很多事物,看起来“差不多”,实际上却相差甚远。
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1乘以无数个 1 结果还是1,而0.9乘以无数个0.9就大约等于0,而1.1乘以无数个1.1却相当于无穷大。
0.9和1.1看上去和1是相差不多的,但是最终的结果却会相差很多。因此,我们要清楚,事情要尽量做到最好,在优秀的基础上不断优秀,我们就会无穷优秀,而在差一点的基础上总是差一点,那后果就会不堪设想。
胡适先生曾经在《差不多先生传》中讲到一个故事:有一个人叫“差不多先生”,他经常说:“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小的时候,妈妈叫他去买红糖,他却买回来了白糖。妈妈很生气,他却说:“红糖、白糖不是差不多吗?”上学的时候,老师问他:“直隶省的西边是哪个省?”他回答说是“陕西”。老师说:“是山西,不是陕西。”而他却说:“陕西和山西,差不多!”
有一天,他要搭火车去另一个地方。他从从容容地走到了火车站,但是却晚了两分钟,火车此时已经开走了。他干瞪着眼,望着远去的火车,摇头说道:“火车公司未免太认真了。八点三十开车和八点三十二分开,这不是差不多吗?”
后来,他突然得了急病,赶紧叫家人去请东街的汪大夫。家人急急忙忙地跑去,一时找不到汪大夫,就把王大夫请来了,可是王大夫却是一个兽医。差不多先生病在床上,知道寻错了人,可是他心里想道:“王大夫同汪大夫也差不多。”于是这位兽医王大夫走近床前,用看牲口的法子给差不多先生治病。不久,差不多先生就一命呜呼了。
恐怕在职场当中,像“差不多”先生的也大有人在。他们总是认为差一点没什么,对自己的业务不求上进,久而久之,自己的业务水平就不断下降,业绩自然也会走下坡路。
在那些成功的职场人士心里,是绝对不允许有这样“差不多”思想存在的。强者之所以强大,就是因为任何事情都能做得比别人更好。
在一次机场招聘会上,应聘者如云。他们的招聘方式很简单,但是也非常独特,那就是让每一位应聘者都进行 5分钟的演讲,不管你所应聘的是什么岗位、什么工种,都要去演讲,而且还要求每位应聘者演讲完之后不要离开会场。
机场的几位管理人员坐在下面听演讲,但是他们偶尔也会向会场里面看几眼,然后又在本子上写些什么。应聘者都演讲完之后,大家会集中在一起听机场的人宣布考试结果。如果这一关过去了,应聘者就有机会参加下一轮的复试,可是如果这一关过不了,就被彻底淘汰了。
结果,应聘会宣布结束之后,会场简直是一片哗然,原因就是有很多应聘者表示对结果不服气,认为自己演讲得比某人更好,怎么会自己落榜而让某人通过呢?他们坚持要机场方面把选拔人才的标准做一个解释。
此时,机场的一位领导上台做了这样的解释,他说:“我承认,在没有通过第一关的应聘者当中,有一些人的演讲确实非常精彩,但是,希望大家能够回忆一下,当你们演讲完了,坐下来听别人演讲的时候,都做了些什么。”
原来,有的人演讲完了后,觉得自己的表现不错,就开始放松了。他们或者是看报纸,或者是发短信,或是眯着眼睛小歇一会儿,甚至有的人还离开会场出去吸烟,但是也有一些应聘者,当他们在自己演讲完之后,依旧坐在下面认真地听别人的演讲,并且仔细做笔记。
应聘者的这些不同表现,都被机场工作人员悄悄记录了下来,并且作为录用与否的重要依据。
有的人说:“你们要求的是演讲,演讲结束了,当然可以自由活动了,这究竟算什么标准?”
机场的领导又解释说:“我们机场每一项工作、每一个岗位,都不能够出现半点状况。所以,我们需要的人才一定要能够在‘做’的基础上把事情‘做好’,在‘做好’的基础上还要做‘精’,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小飞机在飞行中的安全隐患。”
同样一项工作,很多人都可以把它完成,但是一定会有人比别人完成得更好,这就是“精业”。
不管是什么职位,什么工作,我们只有在每一个细节上都做足工夫,精益求精,才能超越平凡、创造非凡业绩。只要我们能够把生活和工作当中的每一件小事都做到完美,自然就能从平凡走向卓越。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