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无”比“有”,会比出不平、比出怨气、比出痛苦;以“有”比“无”,会比出满足、比出快乐、比出幸福。
古时有一个农夫,感到种田非常辛苦,经常需要顶风冒雨地在田间劳动,到了夏天,更感到暑热难耐。他去田里的路上要经过一座庙,经常看到一个和尚坐在山门前的大树下,摇着蒲扇悠闲自得。他羡慕和尚舒服的生活,也想去庙里做和尚。他把这个想法告诉妻子,妻子虽然不同意,但聪明的妻子没有直接反对,她说:“出家做和尚是一件大事,去了就回不来了,我平时都是织布和做家务,田里的农活不在行,从明天开始我和你一起下地吧,一方面跟你学做农活,另一方面也可以快点把重要农活做完,让你早些到庙里去。”
从此,两人同出同归,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中午,妻子还经常提早回家做好饭菜,拿到田间地头,两人在树荫下一边聊天,一边吃饭。日子一天天过去,田里的主要农活已经做完了。妻子挑了个好日子,帮农夫收拾了个包裹,亲自把他送到庙里,他们向和尚说明了来意。和尚听了吃惊不小,说:“我看到你俩恩恩爱爱,同出同归,中午在田间地头一同吃饭,商量商量家事,讲个笑话,生活得有滋有味,比我一个人孤单寂寞强了千倍,我羡慕你们的幸福生活,都决心还俗了,你反而来做和尚?”
农夫羡慕和尚的悠闲,和尚羡慕农妻子的恩爱,生活就是这样,我们总盯着生活中不如意的地方,羡慕别人的得意洒,却不知道别人同时也在羡慕你。
一种生活方式就像一个人,有优势也有劣势,不可能全是享受,也不可能全是痛苦。当官的权力在握、前呼后拥,却不自由,话不能随便说,事不能随便做;老百姓自由自在,却人微言轻,好多事要求人解决;端个铁饭碗,生活有保障,却也因此受束缚;端个泥饭碗,收入不稳定,却因此更有前进的动力。
最近跟一位在大学做老师的朋友聊天,他向我抱怨工作环境封闭,如一潭死水,好多人都在混日子,他说都快到了忍耐的极限了。我开玩笑地跟他说,你觉得难以忍受的恰恰是好多人梦寐以求的,这就好比守着自己种的葡萄却羡慕别人院子里的苹果,以自己的“无”去比较别人的“有”,又怎么能快乐呢?
快乐和幸福其实很简单,只要你好好享用自己的葡萄,并告诉自己:这么可口的葡萄,有几个人能吃得上呢?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