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平:他的“抉择”永远是老百姓张平:他的“抉择”永远是老百姓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张平:他的“抉择”永远是老百姓

根据山西作家张平的长篇小说《抉择》改编的电影《生死抉择》,引起了社会各界强烈的反响,不仅成为大江南北的焦点话题和电影市场的全新景观,而且被评为“2000年全国影视圈电影十最”中“最轰动”的影片。与此同时,作家张平的名字也如热辣辣的西北风一样火爆神州。挟此力作,张平获得了全国最具影响的第五届茅盾文学奖,继而被山西省委、省人民政府授予“人民作家”的荣誉称号。张平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无疑步入了“会当凌绝顶”的境界,而在生活中,他却把自己当成“群山一块石”的角色。他待人平和、谦虚,虽身为名人,但始终保持着一种凡人的心态。

一只彩陶马,引出一串动人故事

走进张平的家门,一只断了一条腿的彩陶马赫然在目,那昂首奋蹄的造型,不仅是在奔跑,似乎还饱含着某种渴望。

由于张平对老百姓的疾苦感同身受,所以,他坚持文学的创作宗旨,就是捉笔为刀,直面现实。他所针砭的,正是群众司空见惯的丑恶现象,他所讨伐的,正是群众深恶痛绝的社会蠹虫,因此,他创作的《法撼汾西》、《天网》、《抉择》等几部作品,深受群众的喜爱,人们称他为“百姓作家”。于是,无数受了委屈不知找谁讨说法,有了疑惑不知到哪说明白的人,便把希望寄托在张平身上。

一年春节前夕,来自河南洛阳的一位老大爷,敲开了张平家的门,面对这气喘吁吁的不速之客,张平还是热情地把老人请进门,并递上了热腾腾的茶水。老人是来感谢张平的,一年前,老人为了村里的事给张平写了封信,张平很快地给他回了信,对老人提出的问题详细地进行了解答,并给相关的部门也去了封信,老人找到了相关部门,问题很快得到了解决。这次,老人带着全村人的嘱托要来见这位大作家一面。老人拉着张平的手,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他颤颤地从提包里取出一件用草毡层层包裹的彩陶马说:“俺大伙儿感谢你呀,感谢你为老百姓说话。这是俺自己烧的彩马……哟,这腿咋断了哩?可能是车上人太多,把腿给挤掉了。”看着老人因为自愧而涨红的脸,想想老人风尘仆仆由洛阳到太原,辗转打听找到自己家,就为了表示谢意,就为了对自己诉诉苦衷,这是多么大的信任,多么厚重的一颗心哪。为了时时提醒自己是一位百姓作家,他将这只彩陶马一直摆在家中最显眼位置。

常言说:“抒一己之悲欢易,抒百姓之悲欢难。”难就难在有的作家脱离现实,脱离百姓生活,而作家张平的心总是与百姓一起跳动、一起震颤,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是深入生活、深入群众的结晶,字里行间饱含着百姓的喜怒哀乐,言谈话语饱蘸着对百姓的挚爱真情。

在写《抉择》这部作品前,张平和几位同仁到几个大型企业进行采访,工人们听说作家要采访他们,而且要他们实话实说,情绪特别激动,大老远的工人闻讯后也蜂拥而至,工人们说:“这么多年了,很少有人来采访我们一线工人,有时来些采访的人,也都是想在企业弄点钱,到时候找几个经理信得过的,能说会道的人坐在一起把厂里领导夸一夸,然后照照相、吃吃饭,拍屁股走人,从来没人问我们到底想点啥,需要点啥。写写我们吧,写写反映我们工人生活,让我们工人爱看的作品。”作家的创作生命缘于热情的读者,而读者的热情会赋予作家更强劲的创作动力。面对众多企业工人的困苦与呼声,张平决心写一部大型国有企业改革的作品,于是,反腐力作《抉择》便适时而生了。

张平与百姓心贴心,老百姓也以自己纯朴的方式支持张平。因《法撼汾西》和《天网》等几部作品在北京打官司期间,来自山西临汾的几位老农民,冒着七月火炉一样的天气,专程赶到北京丰台区法院声援张平,他们顾不得擦把汗,满脸皱纹都流露着关切,老农民们对丰台区法院的法官说:“我们几位先来探探消息,你们要是把张平判输了,宣判那天,我们全村的人都要来北京为作家挂匾。”这样的情景,一直印在了张平的心里,成为他进一步为百姓写作的精神动力。为此,张平总是对人们说:“这一切,都是为什么?我一个区区写了几本薄书的小作家,何以能得到这么多人的关心和支持?不就是因为在我的作品里,描写了一些深受百姓拥戴的领导干部,关注了一些老百姓所关注的社会问题,多多少少地为老百姓说了几句公道话吗?”这分明是作家内心深处的某种东西在说话,那就是他的灵魂,他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一位人民作家对百姓感人至深的情怀。

一本签名书,捧出了一副古道衷肠

由于到各地参加笔会、会议较多,所到之处,要求张平签名留影的又非常多,但无论日程多么紧张,身体多么劳累,只要遇到这种情况,张平都尽量满足人们的愿望。一次到云南昆明度假,一位中学生在人群中认出了张平,便追上来说:“您是张平老师吧,我在电视上看见过您,请您给我签个名吧。”谁知话刚出口,中学生脸就红了,因为他在激动之余,竟忽略了自己根本没带任何能签名的物品。这时,善解人意的张平从提包内拿出原打算送给朋友的一本《抉择》,郑重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递给了中学生,令中学生感动不已。

一般地说,作家本身应具备地球般的引力和太阳般的热力,以集众人之所有,予众人之所无,不仅应该做文学艺术的骄子,也应该是做人处世的典范。张平以谦逊的心态做人,以宽阔的胸怀处世,给人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还有一次,一位姑娘拿着刚刚买到手的《抉择》找到张平,张平简单翻阅了这本书后,便在扉页上签了名,然后对姑娘说:“你买的这是盗版书。”一句话,让姑娘遗憾得差点哭出来,见此情景,张平赶忙说:“没关系,我不是盗版的,我签的字也不是盗版的,这下放心了吧?”听到此,姑娘原本灰暗的心情顿时敞亮起来。他就是这样,无论在熟人面前,还是在陌生人面前,他从不以名人自居,更没有居高临下的颐指气使,他说:“什么是名人?那无非是罩在凡人头上的一顶帽子、一个光环,除去这些,不还是个凡人吗?干吗把自己架起来呢?”是的,当别人把你抬得很高时,自己不妨收敛些,脚踏实地心平气和,当别人对你不在意时,自己却一定要站起来,不能丢掉做人的尊严。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张平默默跋涉了十几年,今天,他已站在凯旋门下,但怀里揣着的依旧是一颗平常心。

随着电影《生死抉择》的轰动和张平的走红,追星族比比皆是,各类采访的人员更是摩肩接踵,对此,他既不张扬,也不回避,更不会生硬地拒绝造访者。笔者第一次预约张平,心里不免忐忑,作为名不见经传的业余作者,要采访当今走红的著名作家,实在不敢预期什么结果。但第一次接通电话,听到张平随和的语气和声音时,悬着的心就放了下来,就能感到他的确是一位平易近人的“百姓作家”。当时,他正准备到南方出席一个笔会,说好半个月后我们再联系,半个月后,我再一次约请见面时,他慨然应允,座谈时,他那谦虚内敛的平和态度,以及纵横捭阖的畅快性格,令我在身心愉悦之时,平添了几分敬意。临别时,我主动替他付回家的“打的”费,张平近乎发火似地说:“运生你咋这样呢,既然是朋友,这么客气干什么?”初次见面就如老朋友似的直呼其名,更加拉近了我们之间的情感距离,这热情的为人个性和豁达的处世胸怀,令人敬佩不已。

俗话说:“好篱笆修得好邻居。”邻里间只闻鸡鸣犬吠,老死不相往来,没有利益冲突,没有矛盾纠葛,才能相安无事。然而,张平始终认为:“作为一个作家,不仅写书要有法则,做人也要有准则,那就是诚实守信。不然你怎么能交到朋友?没有朋友哪来的生活?没有生活哪来的素材?没有素材谈什么创作?一个人的阅历也不过那么短短几十年,要想在浩瀚的生活海洋中撷取珍珠,还得靠大伙儿的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讲,做人与处世是作家面对的最重要的课题。”

在单位,身为省文联副主席的张平,工作认真,乐于助人,有个好口碑。对年轻人,他热情帮助,以尽同事之谊,对年长的同志,无论职位高低,他都像对待自己的长辈似地关心得无微不至。一次,他与一位老同志到外地开会,旅途中上下飞机搬运行李都是他一个人的事儿,到了住地,每天还要提醒老同志按时服药,令与会的其它省市的同行们赞叹不已。

与邻里,身为著名作家的张平,宽容厚道与人为善,有个好人缘。由于他在百姓心目中的地位,他家经常门庭若市熙来攘往,而造访的成员中不乏布衣百姓,张平总是忙里抽空听听百姓的倾诉。写作任务紧张了,他不能一一接待,每当遇到这种情况,邻居的美术家李老师便主动担当起“传达”的角色,问明事情的原委后,让来人留个话或留下材料他给代转,或为其指明哪些事该找哪些部门解决,为张平的写作发挥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一句暖心话,映出了一种凡人心态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当一个人成为名人以后,他在协调社会关系中的作用,要远远超出其在处理家庭关系中的作用,对此,许多名人都难以做出完美的选择。但是,张平却尽其所能地在两者之间找到了平衡的支点。

座谈中笔者问:“您成名以后,在外面的应酬多了,是不是就顾不上常回家看看了?”张平说:“不是这样的。孩子念大学了,家里就剩我和爱人两个人,我若经常在家,她还能认真做点饭吃,要不,她指不定怎么凑合呢。所以,一般的应酬我能推就尽量推,就是为了多陪陪爱人。”在事业上,张平是一位有责任、有良知的作家,在家庭中,他同样具有很强的责任感。他爱人张德芳在机关做会计工作,说起自己的丈夫,更是钦敬有加:“我们儿子念高中那会儿,我在单位工作忙,每天都是早出晚归,家里的活几乎都落在张平身上了。”我问:“那他怎么进行创作呢?”“别人写作,有时都到外边包宾馆,而他从来不去,就在家里写,为的是能让我和儿子按时吃上饭,吃完饭,等我们上班、上学的都走了,他再接着写。有时白天开会或接待来访的客人写不成,晚上就得加很晚的班。”一个成功者的背后,必然有一个幸福而稳定的家,而这种亲情互动,为家庭幸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张平的儿子张满,在妈妈眼里是个“调皮捣蛋的娃娃”,而在爸爸眼里却是一个无话不谈的朋友。张平对儿子的管理原则是“严而不缚,宽而不娇”,只要有利于儿子成长进步的活动,他都给予热情的鼓励,儿子在学校或其他方面,无论遇到什么疑难问题,也乐于向爸爸讨主意。如今,儿子带着自己的理想,背负着父母的希望,已经跨入了中央戏剧学院,正在读三年级。我说:“儿子离开父母能行吗?”张平说:“不是儿子离不开我们,是我们离开儿子觉得受不了,有两天听不到儿子的电话,这心里就想,就惦记。”对这种恋家情绪,张平是这样理解的:“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的亲人和家庭都没有责任心,那他又怎么能关心别人、关注百姓呢?”是啊,人由个体走向群体,由家庭步入社会,他所付出的每一点爱心,都能从家庭的亲情中寻根溯源。

当历史刚刚迈入新纪元的时候,张平用他那特有的质朴情怀和凡人心态,表达了自己的心声:“没有什么事比布衣百姓的事更重要,没有什么事比贪官污吏的事更可恶。当新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时,我最想说的话依然是中国老百姓最想说的话,我最想做的事依然是用手中的笔去惩恶扬善,替我们的社会呼唤一种道义和良知,为我们的百姓伸张一种公理和道德。在刚刚过去的世纪里,党和政府给了我很高的荣誉,这使我备感鼓舞而又深感汗颜。新世纪里,我希望自己的作品能为政府和百姓之间架设一座沟通的桥梁,让政府更加贴近和深入百姓,让百姓更加理解和拥护政府。站在世纪的门槛上,我除了埋头苦干别无选择!”

张平再一次选择了人民,选择了百姓,人民也注定将他视为自己的作家。愿张平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收获更多的精品,为社会做出更积极的贡献,愿“人民作家”永远是人民群众的代言人。

(李运生 姜宁)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