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经典概说》国学经典解读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儒家经典概说

在中国文化中,儒家学派是历史上很重要的部分。儒家学派的思想,由春秋末期思想家孔子所创立,孔子概括继承了夏、商、周三代“尊尊亲亲”的传统文化基础,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最为高。” 也就是说,儒家以六经为圣经,遵循尧舜之道、以周文王、周武王的典章(周礼)为典范,以孔子为宗师,教化民众的流派。自从汉武帝采用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思想就成为中国学术的主流思想。

一、儒家学派的发展演变

儒家的学说简称儒学,它是在孔子学说基础上不断发展演变形成的。儒学发展史大致可分为六个时期,即先秦儒家、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清代朴学和现代新儒学。

先秦儒家诞生于春秋末年,为孔子所创立。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又是我国第一个职业教育家,他一生教学,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有二。又删订《诗》《书》,修起《礼》《乐》,赞《易》,修《春秋》,制定了儒家经典。他还精研覃思,形成“仁义礼”一体论、仁政德治论和“君子”道德论,为儒家学派奠定了理论基础。从此,作为有经典、有纲领、有徒众的儒家学派正式问世了。孔子创立儒家,其意义不仅仅在于一个学派的诞生,而且由于儒家讲学之风的影响,促成了诸子争鸣的形成和百家的诞生,带来了中国学术繁荣的第一个高潮。

战国是儒学壮大期。此时儒家得到初步发展,成为势力强大的一世“显学”。孟子和荀子是这时期儒家著名代表人物。

两汉儒学,趋于独尊。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学校之官,建博士之职,儒学成为指导中国政治、思想、风俗的经典学问,形成影响深远的经学。另一方面,儒学在两汉又出现了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之争。古文经学以西汉末年的刘歆开先河。东汉时期,朝廷虽然只设今文博士,但治古文经学者大师辈出,贾逵、马融、许慎、郑玄,各领风骚,特别是郑玄,他遍注群经,杂糅今古,从而以兼容并蓄的姿态息歇了今古文之争,时称“郑学”。

魏晋玄学使得儒学向异教蜕变。玄学以《易》《老》《庄》为谈资,号称“三玄”。他们毁弃名教,轻薄礼法,用“虚”“无”以释儒典,窈渺虚空,玄之又玄,大异儒家“修齐治平”之旨。

隋唐一统,儒学也复归统一。陈隋之际,陆德明综合南北训诂,著《经典释文》;唐贞观年间,孔颖达、贾公彦等奉诏修纂《五经正义》,广采博稽,玄学与汉经学熔为一炉。

宋明理学是儒学又一变种,统治中国意识形态的时间最长。理学由周敦颐、张载、邵雍开其端,程颖、程颐扬其波,而以朱熹集大成。降及元明,至于满清,皆以理学为最高的言论行为准则,理学统治中国达三四百年之久。这一时期,一些理学家忘却了孔子化时济世的传统,究心于“天理”、“人欲”之际,特别是王学末流,穷理尽性,以理杀人。儒学迂阔之弊,于此为极。

清代朴学,是对理学空谈误国的反动,也是中国儒学自身发展史上否定之否定的结果。清初学者以“复古”求解放,以经世致用相标榜,以汉学相号召,以切实为职志。顾炎武、黄宗羲、颜元、王夫之等并以求实、切理见称于时。但随着民族高压政策的实施和文字狱的兴起,发而为考据辨章、音韵训诂,形成了以名物训诂为特色的“朴学”风格。朴学盛于乾隆、嘉庆,故又称“乾嘉学派”。清代朴学总体特征是重名物而轻义理,为学术而忽实用,虽整理文献有余,而经世先王之志,亦已衰矣!

现代新儒学,是在西学东渐形势下,吸收现代思想资料重建的儒学新流派。“五四”运动打倒“孔家店”,彻底结束了“儒学独尊”的历史,提倡民主,追求科学。不甘失落的中国学者,如梁漱溟、冯友兰、熊十力等人,以新思维、新方法、新理论,对传统儒学重加梳理,使之注入新的灵魂,焕发新的活力,形成了以弘扬儒学、复兴本土文化为职志的现代新儒家学派。

二、儒家主要经典

儒家经典主要有儒学十三经。儒家本有六经:《诗经》《尚书》《仪礼》《乐经》《周易》《春秋》。秦始皇“焚书坑儒”,据说经秦火一炬,《乐经》从此失传;东汉在此基础上加上《论语》、《孝经》,共七经;唐时加上《周礼》《礼记》《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尔雅》,共十二经; 宋时加《孟子》,后有宋刻《十三经注疏》传世。《十三经》是儒家的经典著作,就传统观念而言,《易》《诗》《书》《礼》《春秋》谓之“经”,《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属于《春秋经》之“传”,《礼记》《孝经》《论语》《孟子》均为“记”,《尔雅》则是汉代经师的训诂之作。后来的《四书》是指《大学》(《礼记》中一篇)、《中庸》(《礼记》中一篇)、《论语》《孟子》,五经则指:《周易》《尚书》《诗经》《礼记》《左传》。本章介绍的儒家经典主要包括有《周易》《尚书》《三礼》《论语》《孟子》。

《周易》,一名《易》,又称《易经》。在中华国学经典中,《周易》位列群经之首。在古人看来,《周易》是一部阐释宇宙变化规律的伟大著作,故有“《易》以道化”与“《易》以道阴阳”的说法。这部书的体例及表达方式与其他典籍不同,是一套由阴阳符号组成的完整卦画系统,同时配以简洁的文辞。这在国学经典中也是独一无二的。

《尚书》,又称《书》或《书经》,是我国历史上最古老的一部政治、历史文献汇编,也是古代“六经”之一。古人有“书以道事”之说,《荀子·劝学篇》称之为“政事之纪”。司马迁也认为,《尚书》“记先王之事,故长于政”(《太史公自序》)。书中保留了先秦时期虞夏商周的古代帝王政事、言论及号令等活动,是古代官方历史文献档案的汇编。长期以来,这部书作为古代帝王及士大夫们必读必尊的“大经大法”,为后世历代统治者所倚重,是中国古代王朝政治的治国宝典及政治教科书,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礼是政治伦理、行为规范的总称。今流传下来的所谓“礼”有三种,即《周礼》《仪礼》《礼记》。《周礼》原名“周官”,是一部记载周代官制的著作,通过叙述周代各种官职及其职掌,表达了“大一统”国家政治制度蓝图的基本构想。在后人看来,它是一部蕴含丰富的“经国治事”宝典,也是中国古代王朝政治传统的集中体现和制度模板,后世王朝的制度构建,都受到《周礼》的深刻影响。《仪礼》又称《礼经》,是记载古代礼仪规范的礼学著作,书中内容,从冠婚飨射,到朝聘丧葬,涉及古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保留了很多远古流传下来的古代习俗、制度及礼仪传统,犹如一部古代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后人了解古代社会生活的重要史料。《礼记》是一部先秦至两汉时期儒家礼学研究文献的汇编集,主要记载先秦儒家思想,或阐发古代礼制的本质内涵,或保存古代礼制的基本内容,对于我们进一步把握古代儒家思想的实质,了解中国古代文化传统,具有重要意义。

《论语》是一部记述孔子及其部分弟子言行的语录体著作,是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的重要资料。这部书篇幅虽然只有16000字左右,但它在国学经典中的地位,却极为重要,素有儒家“圣经”之誉。2000多年来,《论语》一直是国人蒙学的必读之书,其读者数量堪称世界之最。《论语》的内容包括政治主张、教育原则、伦理观念、品德修养等方面,对中华民族传统精神及道德理念的形成,曾产生过重大影响。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一位大师,他继承了孔子的政治思想体系。他提出了“民贵君轻”、对人民作一定的让步、反对掠夺性的战争等主张。他以“平治天下”为己任,游说诸侯,反对“霸道”,提倡以“仁”“义”为中心的所谓“仁政”“王道”。他发展了孔子的“宗周”思想,希望在诸侯中选出一个能够王天下的君主。《孟子》一书,是孟子及其弟子和同时代人的谈话记录。

三、儒家的道德思想

与当今的法治社会不同,儒家用道德构建人类社会的基本秩序,主张用道德来调节、维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概括出仁、义、礼、智、信五个德目作为最基本的道德要求,称之为“五常”。在整个古代社会,五常始终是儒家最基本的道德观念,是处理人际关系最基本的行为准则,是个人修养最主要的内容,并且贯穿于整个道德生活之中。千百年来,它对中华民族的道德素质和道德精神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

1.仁

从字源学上看,仁字从人从二,指人与人之间相依相耦,独则无耦,耦则相亲。可以说,仁是由人本身引申出来的行为原则,它要求人们以人为人,相亲相爱,具有浓厚的人道精神。孔子首先对仁作了全面、深入的阐述,建立了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故孔子的学说,后来又被称为“仁”学。

仁者爱人,要求人们在处理人际系时关心人、爱护人、帮助人。儒家经典《礼记·礼运》所设计的“大同”社会中,描述了人与人相亲相爱的情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孟子通过对人性的深刻反思,认为仁是人的本性之中所固有的一种内在的情感——“恻隐之心”或曰“不忍人之心”,用现代汉语来说,即人所固有的同情心。他说:“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我固有之也。”(《孟子·告子上》)“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

仁是一种内在道德情感,爱人则是这种情感的外显,它必须通过现实的行为表现出来。儒家提出的行为模式是取譬于己,推及于人,也就是孔子提出的“忠恕”之道。关于忠恕的含义,南宋朱熹解释说:“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论语集注释》卷二)就是说,在以仁调节人际关系时,一方面,对人应尽心尽力,奉献自己的爱心;另一方面,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不苛求于人。“君子己善,亦乐人之善也;己能,亦乐人之能也。”(《大戴礼记·曾子立事》)孔子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中庸》曰:“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大学》说得更具体:“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

2.义

人们在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利益关系时,什么样的行为是应该的、正当的,什么样的行为是不应该的、不正当的,儒家提出的行为价值标准就是“义”。在儒家的孔子那里就已经明确提出:“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论语·里仁》)。意思是君子对天下人及天下人所作之事、所为之行,既不能一味肯定、顺从,也不能顽固地否定、拒斥,而要用义去进行判断,以义作为行为的准则和评价的标准。

孟子把义说成是“羞恶之心”。所谓羞恶,即指善恶观念,它是对善的喜好、肯定与遵循,对恶的否定、耻辱。以义为调节人际关系的价值准则,就是要求人们努力使自己的言行符合道义,追求道义,根除、消灭不符合道德的恶的现象,好善而恶恶。《大学》把它概括为“如恶恶臭,如好好色。”

3.礼

儒家对礼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把“三礼”作为自己的经典,经过历代学者的阐释、论证、发展,越来越丰富,成为儒家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构建了一个庞大、完善的礼的体系。从大的方面而言,儒家以五伦即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概括主要的社会道德关系,提出的五伦之礼是君令臣共,父慈子孝,夫义妇顺,兄友弟敬,朋友有信;具体到特定的关系例如父子关系,又规定子女孝顺敬父母之礼是敬顺、敬养、承教、继志、送死、祭祀等。

在儒家看来,礼是为人所必需的,是立人之本,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据。孔子说:“兴于,立于礼。”(《论语·泰伯》)“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儒家的礼,不仅规定了社会结构和秩序中各个角色的社会身份和社会地位,还详细规定了它们各自不同的行为规范,提出了各自不同的道德要求。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说,君要像一个君,臣要像一个臣,父要像一个父,子要像一个子。处于社会结构中任何地位的人,他的行为必须与自己的社会身份相符合,即必须遵守礼所规定的行为模式。

《论语》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和”,即是礼的内在精神价值。人际交往中有分则有别,有别即需敬,有敬斯有让,有让即为和。儒家讲的“礼之和”,既是目的又是手段。作为目的,它是为了造就人际关系的和谐;作为手段,则是处理人际关系、规范自身行为的标准。

4.智

所谓“智”即知识和理性,在儒家道德思想中主要指道德认识和道德理性,孟子把它规定为“是非之心”,即人们思想中的判断是非善恶的能力和观念,它是儒家强调的处理人际关系的理性原则。

“智”的核心功能即明辨是非善恶,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儒家认为,人们在道德行为选择中,不仅要知道哪些事情“可为”,还有明了哪些事情“不可为”,这样才能作出正确的道德决断。《中庸》就把智作为“三达德”(知、仁、勇)之首,就是要求人们首先获得认识,树立正确的是非善恶观念。

人是社会性动物,欲是人的自然物质需要,《孟子》说“食、色,性也。”就是肯定食欲与性欲是人类最基本的两大自然属性。但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不在自然物质情欲,而在于人有社会道德理性。孔子“克己复礼”、孟子“养心寡欲”的观点,都是强调以道德理性制约、疏导自己的自然情欲,只有这样,才能显示人的尊严。

5.信

信是儒家道德重要的德目。信从人从言,本指人所说的话,许下的诺言、誓言,故常与忠、诚连语为忠信、忠诚。作为道德范畴,它的核心内涵是真实无妄,即对某种信念、原则和语言出自内心的忠诚。《中庸》说:“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孟子》也说:“诚者天之道,思诚者人之道”,就是强调人应该效法天道真实无妄的品德。

信被儒家认为立人之本。“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信也是立国之本,孔子说一个国家可以去食、去兵,但不能去信,“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信作为人际交往的行为规范就是诚实不欺,讲究信誉,信守诺言。孔子以信为其“四教”科目之一(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要求人们讲究信义,做到言而有信,行而有信。“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信则人任焉。”(《论语·阳货》)

两千多年来,儒家思想对中国的影响,不仅体现在政治、文化方面,也体现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行为和思维方式之中。儒家学派原来只是中国古代学派中的一支,但是自从汉朝以来,各朝各代几乎都将儒家学派奉为正统思想,长期占有独尊的地位。因此,儒家思想不仅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也影响了一些亚洲国家。近年随着中国经济崛起,国力日益强盛,儒家思想的影响力已不仅限于中国和亚洲了,在全世界掀起了学习汉语的狂潮,孔子学院已经遍布许多个国家。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