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广定女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 张其峰 【本书体例】

陈寔

陈寔(104——187),字仲弓,汉代颖川(今许昌东)人。自幼有志好学,初为县吏,后任太丘长,死后谥文范先生。著有杂记体志怪小说集《异闻记》等,现已不存。佚文散见于《抱朴子对俗篇》及唐李元《独异志》卷下。鲁迅《古小说钩沉》辑得佚文二则。

郡人张广定者,遭乱常避地。有一女年四岁,不能步涉,又不可担负,计弃之。固当饿死,不欲令其骸骨之露。村口有古大冢,上颠先有穿穴,乃以器盛缒之,下此女于冢中,以数月许干饭与水浆与之,而舍去。

候世平定,其间三年,广定乃得还乡里。欲收冢中所弃女骨,更殡埋之。广定往视,女故坐冢中,见其父母犹识之,甚喜。而父母犹初恐其鬼也,人就之,乃知其不死。问之从何得食,女言粮初尽时甚饥,见冢角有一物,伸颈吞气,试效之,转不复饥;日月为之,以至于今。父母去时所留衣被,自在冢中,不行往来,衣服不败,故不寒冻。广定乃索女所言物,乃是一大龟耳。女出,食谷初小腹痛,呕逆,久许乃习。

(选自《异闻记》)

某郡有一个名叫张广定的人,曾因战乱而到外地去逃荒避难。他有个女儿年方四岁,尚不能跟随大人长途跋涉,又不可让人挑着背着出逃,便打算把她留下来。这样,固然知其必将被饿死,但也不想让她的骸骨就那样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当时,村口有一座古时候留下来的大冢,顶端有个早先凿好的洞穴。张广定出于无奈,就让该女坐在一个容器里,用绳子系着从洞口将她放进冢中,并往冢中放入可供女儿服用数月的干饭和水浆,然后舍她而去。

等到世事平定下来,其间已相去三年之久,张广定才得以返回乡里。他打算将当年留在冢中的女儿的骸骨拾出来,从新予以埋葬。不料,张广定等前往观看时,发现小女竟一如故往地打坐在冢中,并在看见父母时尚且认识,甚是高兴。她的父母起初还怕她是鬼怪,进到冢里就近观察之后,才知女儿真地未曾死去。问她这些年来是从哪儿得到食物度日的,女儿说,粮食刚吃完的时候甚是饥饿,后来发现冢的角落处有一个怪物,伸着脖子在吞咽冢中的气体。试着仿效它的作法吞气之后,转而便不饥了;日日月月就这么办,直到现在。父母离去时留下的衣被,由于整年呆在冢中,不曾往来行走,衣服没有破损,故而没受冻寒。听罢,张广定便去寻找女儿所说的怪物,却发现是一只硕大的乌龟。女儿从冢中出来回到家中以后,食用五谷起初小腹感到疼痛,且反胃呕吐,过了一段时间也就慢慢习惯了。

《张广定女》一文,记述了一个由传奇故事演绎出来的人间奇事:世事乱离,决定外出逃难的父母亲不得不冒着可能会被冻饿毙命的危险,将难以带走的幼女留下来;为着不使亲生骨肉的尸骨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便备以干粮和水将其置于古冢之中。三年后重归故里的父母前去收敛爱女遗骨时,竟发现小女仍一如故往打坐在冢中。究其原因,乃是由于她粮绝水尽之后,仿效冢中大龟吞咽空气获取营养,而得以活了下来。故事的结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看似荒诞离奇,却顺应事理人心。这便是故事得以留传下来的关键所在。加之文章叙写有头有尾,人物有血有肉,情节虽不曲折但却情挚动人,因而是一篇值得一读的佳作。

本文写作上的突出特点是叙事引人入胜。文章先写双亲“计弃”亲生骨肉,使人顿生关心小女命运的阅读兴趣;次写“下此女于冢中”,让人不能不接读下去,以便看个究竟;接下去当人们预料该女必死无疑、凶多吉少时,却又言说“女故坐冢中”,且“见其父母犹识之”。至此,探究如此结局是何缘故,便成了读者关注的焦点,也就不能就此卒读,而必欲顺藤摸瓜,不到看个究竟是不会罢休的。

贴近现实、贴近生活,是这篇笔记体小说的一个突出特点,它取材于社会传闻,虽言离奇,却可读可信,远比那些假借神鬼妖怪、以荒诞不经和扑朔迷离致胜的作品读起来新鲜、朴实、亲切、感人。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