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和江西诗派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黄庭坚(1045—1105),北宋诗人、书法家。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涪翁,分宁(今江西修水)人。他的父亲黄庶、舅父李常、岳父谢师厚都善写诗,并专学杜甫。黄庭坚深受他们的影响。治平年间,黄庭坚中进士,曾任校书郎、著作佐郎、国史编修官。后遭贬谪,死于宜州。他出于苏轼门下,与苏齐名,世称“苏黄”。与秦观、张耒、晁补之合称“苏门四学士”。他的诗多写个人日常生活,喜押险韵、用僻典、造拗句,缺乏形象的完整性。也有些诗表现了对生活的真实感受,较为清新婉畅、富于韵味,如代表作《寄黄几复》。

黄庭坚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主要不是靠诗歌创作,而是靠他的诗歌主张来确立的。他是江西诗派的创始者。黄庭坚写诗刻意追求出新,反对蹈袭前人,步其后尘,强调“自成一家”。但他生活面比较狭窄,沉迷于书斋中而脱离现实,只能走在书本知识和写作技巧上出奇制胜、标新立异的道路。论诗虽标榜杜甫,却强调写诗要“无一字无来处”和“夺胎换骨,点铁成金”、“以俗为雅,以故为新”,也就是承袭前人辞句而换个说法或避熟就生、借题发挥,以便出新意。

黄庭坚诗论的影响下,北宋后期形成了一个诗派,史称“江西诗派”,因黄庭坚是江西人而得名。北宋末,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列黄庭坚为其首,黄以下二十四人并不全是江西人。宋末元初,方回谈到江西诗派时,有“一祖三宗”的说法,以杜甫为“祖”,以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为“三宗”。江西诗派多袭前人诗意而略改其词,对后世有不良影响。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